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9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1591篇
林业   1418篇
农学   1579篇
基础科学   977篇
  1821篇
综合类   6213篇
农作物   1018篇
水产渔业   723篇
畜牧兽医   2389篇
园艺   904篇
植物保护   76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570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931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198篇
  2010年   1196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猪原始生殖嵴细胞(PGCs)建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五指山猪(WSZP)近交系第8~13代培育群中,先后选用21头5~10月龄青年母猪,分别于授精后25~30d采集胎儿106个,进行原始生殖嵴(PGCs)细胞分离、培养等建系技术研究。以DMEM F10(1:1)为基础培养液,按添加或不添加生长因子,将培养液分为A、B、C3种,并以STO细胞作饲养层,在38℃、5.0%CO2和湿润的气相中进行培养建系。结果获得胚胎生殖嵴细胞(EG)细胞系6个细胞株,其中1个EG细胞株传至11代、2个传至5代、1个传至4代、2个传至3代冻存。并进行了AKP染色、体外分化、冷冻-解冻复苏和嵌合体制作等鉴定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胚龄对EG细胞建系具有一定影响,不同培养液对EG细胞建系效果不同,STO细胞饲养层的质量是建株、传代、冷冻-解冻复苏的关键因素之一。EG细胞系的初步建立,为今后筛选进入种系的EG细胞系、实施体外基因操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2.
对从国外和北京引进的13个牧草品种在金衢盆地进行了栽培及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籽粒苋、苏丹草、俄罗斯饲料菜、甜高梁等鲜草产量高;紫花苜蓿、白三叶、鲁梅克斯、欧洲菊苣、籽粒苋等牧草粗蛋白含量较高,在20%以上;冬牧70黑麦草出苗后可在严寒的冬季生长,且产量高;特早熟二倍体和意大利四倍体黑麦草生育期长,可延长黑麦草利用期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43.
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 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4.
旨在筛选出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科学合理的补饲料,改变牧区由于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甘肃高山细毛羊2.5岁才能配种的饲养方式。试验选择甘肃高山细毛羊(12月龄)48只,随机分为试验a(1号料)、b(2号料)、c(3号料)组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90 d放牧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瘤胃pH试验a组和b组差异极显著(P<0.01)、c组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瘤胃氨态氮、蛋白氮、总氮浓度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试验a组和b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乙酸和丙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和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乙/丙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瘤胃纤维降解菌和原虫数目试验组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补饲均能正向影响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瘤胃代谢参数及瘤胃微生物数量,以1号料补饲效果最优,2号料也能起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5.
低温胁迫对狗牙根生理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寒性差异较大的杂交狗牙根品种运动百慕大、天堂419和普通狗牙根品种保定狗牙根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昼夜温度为适温(30 ℃/25 ℃)、亚适温(18 ℃/12 ℃)、冷害(8 ℃/4 ℃)和冻害(4 ℃/-4 ℃)4种温度处理下,低温对狗牙根生长速率和草坪质量、MDA含量、叶绿素荧光(Fv/Fm)、光合作用(Pn、Gs、Ci、Tr)、H2O2O2·-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APX)、抗氧化酶及耐寒相关基因(CBF1、COR、LE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狗牙根草坪质量、生长速率、Fv/Fm和光合作用显著下降,但在耐寒性强的运动百慕大中下降幅度较小;低温下叶片MDA和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显著升高,其中在耐寒性弱的保定狗牙根中升高程度更大;狗牙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升高,其中在运动百慕大中更为明显;狗牙根CBF1、COR和LEA基因表达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升高,尤其是在耐寒狗牙根运动百慕大中更为显著。低温诱导的抗氧化酶和耐寒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增强了细胞内的抗氧化防御,有助于狗牙根植株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和细胞膜稳定性,延缓叶片的衰老,从而提高了狗牙根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46.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咸干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鲅鱼)的品质特征,以市售产品中感官品质较为突出的咸干鲅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含盐量、NaNO2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咸干鲅鱼中的优势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与鉴定。结果显示,咸干鲅鱼样品含水量为54.40%、含盐量为3.1%,属于半干低盐制品;NaNO2含量为5.07 mg/kg,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TVB-N含量高达40.12 mg/100 g,说明发酵过程蛋白质降解程度较大;TBARS值为10.00 mg/kg,脂质氧化程度在感官可接受的范围内。咸干鲅鱼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长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lides)和香坊肠杆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sis)为优势菌。其中,清酒乳杆菌具有发酵菌的典型特征,可能在咸干鲅鱼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马铃薯块茎淀粉组分(直链/支链淀粉比AM/AP)影响淀粉特性以及决定其在食品和其他工业上的应用。AM/AP的测定对其合理利用以及选育特异淀粉组分的专用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96孔板双波长法对马铃薯不同AM/AP比率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当测试样品AM/AP比率超过制作标准曲线的AM/AP比率(33.3%)时,测试结果明显高估直链淀粉含量。基于96孔板的碘染分析,建立了马铃薯AM/AP比率和最大吸收峰下波长的标准曲线:y=601.88x0.0215,R2=0.9999。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测试准确度和应用范围。利用该方法测试了198个马铃薯品种(系)以及高直链淀粉组分的转基因块茎,明确了收集的马铃薯品种(系)的直链淀粉组成范围为17.4%~33.3%。新建立的马铃薯淀粉组分测试方法为高效准确筛选遗传育种材料以及改良淀粉组分株系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8.
通过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创制附加系、代换系及易位系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利用长穗偃麦草优良基因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染色体计数、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及非变性原位杂交(ND-FISH)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硬粒小麦Langdon (AABB)与小偃麦8801 (AABBEE)的杂交后代群体进行分子细胞学鉴定,创制出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3E、6E染色体双体附加系Du-DA3E和Du-DA6E,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1E (1B)染色体双体代换系Du-DS1E(1B)以及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1AS-1EL染色体易位系Du-T1AS·1EL。创制的4个种质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均能稳定遗传,这不仅增加了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附加系和代换系的类型,还为后续利用长穂偃麦草优良基因改良小麦提供了特殊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9.
镉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结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实验,以多叶苜蓿和准格尔苜蓿2个品种为材料,研究镉胁迫(0、5、10、20、50mg/kgCd)对紫花苜蓿生长、叶绿素含量和根瘤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镉处理浓度为5mg/kg时,2个品种的株高、主根长、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瘤数和根瘤重较之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上述指标呈显著降低趋势,尤其是当处理浓度达到50mg/kgCd时,其下降幅度则是多叶苜蓿明显小于准格尔苜蓿。在重度镉胁迫下,2个品种地上部和根系的镉含量都增大,但准格尔苜蓿的镉含量高于多叶苜蓿。可见,镉浓度较低时(5mg/kg)对苜蓿生长的影响不大,甚至有促进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其毒害作用也随之增强,因此在镉浓度超过10mg/kg的土壤中不宜种植紫花苜蓿。而2个品种相比较,多叶苜蓿比准格尔苜蓿具有更强的耐镉性。  相似文献   
50.
通过分离培养鉴定认为,山东栖霞、沂源两地发生的套袋苹果黑点病均由粉红聚端孢(Trictochecum roseum Link)、链格孢菌(Altemaria mali Roberts)、点枝项孢(Acremonium stictum Link)三种病原菌引起。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种杀菌剂对这3种病原菌的毒力,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总司令、扑海因对这3种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5%氟硅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对苹果黑点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