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1篇
  82篇
综合类   56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新疆艾比湖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及其对风蚀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比湖已经干涸的湖底常年经历强烈风蚀,形成危害较大的沙(盐)尘暴。为了解风蚀过程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变化特征,在干涸湖底选择无植被覆盖(S1)、芦苇荒漠带(S2)、梭梭荒漠带(S3)3个区域作为研究区,运用粒径分布参数表征粒径分布特征对风蚀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由于不同区域沉积物形成时间差异,S1、S2、S3之间粒级组成、平均粒径均差异显著。S1的沉积物为黏粒-粉粒-极细砂类型,其中,粉粒含量最高,为80.60%,相比其他两个区含量较大,但是平均粒径最小,在6.10Φ~6.30Φ之间;S2为粉粒-细砂-中砂类型,砂粒含量最高为87.71%,质地较粗变化幅度较大,平均粒径在2.25Φ~3.54Φ;而S3为粉粒-极细砂-细砂-中砂类型,各粒级含量相对比较平均,不同深度含量差别较大,平均粒径在3.38Φ~5.65Φ。② 干涸湖底不同区域沉积物粒级含量、粒径分布参数对风蚀的响应特征不同。由于风蚀程度不同,S1和S2 0~10 cm的沉积物,无覆盖区域和覆盖区域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显著,且随深度的增加,差异显著性呈现降低趋势。S3无覆盖和覆盖区域的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2.
根据伊塞克湖1950—2010年期间的年平均水位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伊塞克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时间序列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1950—2010年期间,伊塞克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共下降1.27 m,1950—1997年水位持续下降,1998年开始转为上升。(2) 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类活动是引起湖泊水位下降的主要驱动因子;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下,该地区降水量的增加影响到径流量的增加,从而引起湖泊水位的缓慢上升。(3) 1950—2010年间的周期性分析结果显示,伊塞克湖年平均水位存在21 a的主周期,并且201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伊塞克湖水位处于偏高时期。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梨形虫病是一类由蜱传播的人畜共患血液原虫病的总称,呈地方性流行.早期查出托克逊县部分地区牛梨形虫虫病的病原,为该地区的牛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托克逊县部分地区随机采集疑似牛血样(N=50),采用病原学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结果]在采集的50份疑似牛血样中,血液涂片结果阳性率为30; (15/50);PCR诊断结果阳性率为40; (20/50);其阳性率与动物接种实验(兔)的结果基本一致(34;和40;).[结论]血液涂片法直观、简便、经济实用,是基层工作者检测寄生虫病原的常用方法之一,而PCR检测法敏感性高于血液涂片法,易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该地区的牛染虫率较高,可能与蜱虫较多的原因有关,为控制环形泰勒虫病的进一步传播,需加强灭蜱工作.  相似文献   
114.
采用遥感技术,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年TM和2001年ETM遥感影像和实际收集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在对影像准确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盐渍化发生发展规律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盐渍化向加重方向发展,中、重度盐渍地分别由1989年所占11.22% 和4.37% 上升至2001年17.68% 和5.17%,12年来人类活动对于土壤盐渍化过程干扰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5.
基于模糊优选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历年统计资料及绿洲水资源一生态环境一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描述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且末绿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且末Ⅸ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综合对且末绿洲2003-2007年的水资源系统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且末绿洲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2007年且末绿洲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0.239 5为5 a最高,但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度还比较低,且水资源丰富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提升空间.研究成果可为且末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围封对昭苏马场春秋草场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不同围封恢复年限种群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围封自然恢复进程中,建群种针茅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呈减小趋势,其余大部分种群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是群落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与种群的分布均匀程度有很大关系.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间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随着围封时间的延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系数平均值呈增加趋势,反映了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种间竞争增强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7.
 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测定20个陆地棉花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个品种的皮棉产量、生育期、株高、始果节、果枝数、有效铃、铃重、衣分、纤维长度、整齐度、麦克隆值、伸长率和断裂比强度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性状的5个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方程和主成分综合函数方程,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4.087%。通过计算主成分值和综合主成分值,对供试的20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了湘YC3F1、晋棉38、豫宝8号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实际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制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研究山药下脚料干燥的工艺.[方法]研制利用太阳能为热能源的干燥装置,将山药下脚料进行清洗、切条处理并置于干燥箱内,利用白天太阳能热能、夜间停止供热的间歇干燥方法进行干燥,试验过程分量通过调节板调节.[结果]不同进风量对干燥速度影响显著;当环境温度约为-3 9C,千燥室内的热空气流量为1.05 m3/min时,历时31h可将山药下脚料千燥至安全水分.[结论I研制的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具有较好的集热性能,干燥室内空气流量大、空气流速快并且利用间歇干燥时,可以显著缩短山药下脚料的干燥时间.利用太阳能能够满足山药下脚料干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9.
新疆大沙枣大田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昌吉大沙河生态林基地对南疆3个地区大沙枣品种进行了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并用GGR 6号生根粉对大沙枣硬枝插穗进行处理,同时配合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了大沙枣硬枝扦插苗生根率及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大沙枣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运用生根粉的苗木平均成活率可达93.9%,而对照的成活率是88.9%。  相似文献   
120.
五种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配合比例的微肥对苜蓿草产量的影响,试验以Zn、Mn、Cu、B、Mo五种微肥作为试验因子,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微肥对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苜蓿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锰肥和钼肥,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锌肥与铜肥、锰肥与钼肥;而且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较大量的锌、铜肥或施用较少的锌、铜肥苜蓿易获得高产,施用较少量的锰肥和钼肥,苜蓿可获得高产。通过模拟寻优得到微肥配施最佳方案为:Zn为10 kg/hm2,Mn为2 kg/hm2,Cu为2.5 kg/hm2,B为0.5 kg/hm2,Mo为75 g/hm2。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