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篇 |
农学 | 38篇 |
基础科学 | 26篇 |
51篇 | |
综合类 | 135篇 |
农作物 | 15篇 |
水产渔业 | 19篇 |
畜牧兽医 | 55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指出了“禅”从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禅宗文化。艺术设计师们运用禅宗思想进行艺术设计,使禅意设计渗透到园林、服装、陶器、家居、广告、包装等许多艺术领域。分析了禅宗思想的精神内涵和掌握禅意设计的意境营造、物象型塑、符号联想等基本手法,提出了将禅意元素运用于艺术设计,可以将艺术作品推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并最终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2.
杧果蒂腐病菌潜伏侵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西大学杧果园的两个杧果品种果树及果实不同时期带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就有蒂腐病菌潜伏在春梢上。从各时期组织中至少分离到10种引起杧果果实腐烂的真菌,其中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et Cif.、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Diplodina sp.为主要病原菌,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 (P.Henn.) Sutton.、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 为次要病原菌,其它真菌只在一定情况下引起蒂腐病症状。D. dominicana.、B. theobromae和 P. mangiferae于开花期之前一个月潜伏侵染枝条,Diplodina sp.从幼果期侵入并潜伏至贮藏期发病,P. mangiferae从青熟果期开始潜伏侵染。 相似文献
33.
2021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西隅水库发生一起疑似野禽H5N8亚型禽流感疫情,共17只鸳鸯、大雁感染死亡。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指导连云港市按照国家相关方案和规范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诊断和应急处置工作。经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初诊,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诊断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同时,指导当地政府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封锁相关区域,开展应急监测、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消毒等应急处置工作。经果断处置,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造成扩散和蔓延。本次疫情提示:野禽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对于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至关重要;林业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协作要继续加强,日常的禽流感监测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家禽的禽流感疫苗免疫要更加科学,群众的禽流感防控意识要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34.
Diqiu LiuXiangqing Wang Junwei GeSongmei Liu Yijing Li 《Comparative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2011,34(1):73-81
The major structural protein VP2 of porcine parvovirus (PPV) was used as the model parvovirus antigen, which has been expressed in Lactobacillus casei fusing with Escherichia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 (LTB) as mucosal adjuvant. The VP2-LTB DNA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vector pPG611 or pPG612 to generated inducible surface-displayed and secretion expression systems based on xylose promoter, designated as rLc:pPG611-VP2-LTB (recombinant L. casei) and rLc:pPG612-VP2-LTB, respectively. Express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was verified by SDS-PAGE, Western blot immunofluorescence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level of IgG or sIgA from mice orally immunized with VP2-LTB was higher than that from mice received VP2 and negative control, which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Especially, the titer of IgG or sIgA in mice immunized with rLc:pPG612-VP2-LTB is the highest in this study. In summary, LTB as mucosal adjuvant was able to effectively facilitate induction of mucosal and systemic immunity by L. casei-expressing VP2 fusion protein. 相似文献
35.
纤维素超低酸水解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基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为人类提供乙醇等能源、化工产品的重要性,该文以定量滤纸模拟生物质的主要组分-纤维素,以其超低酸水解试验得到的最佳工况下液体产物和固体残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KS-802糖柱对产物质中糖的种类进行了划分,以GC-MS对副产物进行定性,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热重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对固体残渣作了从表观到内部的研究,发现纤维素超低酸水解主要生成纤维四糖、三糖和二糖等低聚糖和葡萄糖及果糖,反应副产物有糠醛、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及一些小分子酮、醛类和酸类极性化合物,水解残渣已完全改变了原始形貌,热裂解活性增强,残留物中碳和灰分含量有较大增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纤维素超低酸水解的反应途径,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技术的规模化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6.
仿自然鱼道是具有一定自然特征的过鱼设施,适用于中低水头工程,是目前鱼道形式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获得一种具有综合生态功能的鱼道,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芦苇模块构建的植物型鱼道,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其水力特性和过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芦苇为基本单元构建植物型鱼道是合适的。植物模块交错布置的植物鱼道内可形成蜿蜒的水流,流态丰富,过鱼通道内流速均小于1.1 m/s,满足过鱼要求。过鱼试验表明,过鱼对象可以在该鱼道内顺利上溯,植物模块下游侧可形成低流速的鱼类休息区,验证了鱼道体型的合理性。该文提出的植物型鱼道丰富了鱼道的形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对今后类似鱼道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基于GIS软件平台Areinfo9.0,从1987年和2002年两个时期的TM和ETM遥感数据中提取了甘州区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2年该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荒漠地、耕地及城镇及交通用地增加,其中面积增长最多的是荒漠地,增加了6.18×104hm2,其次是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及其他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减少最多的是牧草地,减少了3.74×104hm2,占总减少土地面积的50.9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改变着工农业用水、地表蒸发、土壤水分状况及地表覆被截留量,进而对区域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地表年径流量在入境莺落峡径流量略显增加的状况下,而出境高崖水文站水量却持续下降,1987-1994年平均为11.135亿m3,1995-2002降至平均7.645 7亿m3,降幅达32.01%;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新沟测点地下水位下降为原来的67.99%,石岗墩测点下降了47.58%,且水位下降幅度呈现不断增加趋势,使泉水溢出量减少,给甘州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8.
Xie C Yu K Zhong D Yuan T Ye F Jarrell JA Millar A Chen X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20):11078-11087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hybrid quadrupole/ion mobility/orthogonal acceleration time-of-flight (oa-TOF) mass spectrometry (UPLC-IM-MS) was used to study the isomeric transformations of trans-5-caffeoylquinic acid, an extremely active compound present in multiple vegetables, fruits, and beverages. The UPLC/oa-TOF MS results proved that in phosphate buffer (pH 7.4), plasma, or urine sample, trans-5-caffeoylquinic acid first isomerizes to trans-4-caffeoylquinic acid and then to trans-3-caffeoylquinic acid by intramolecular acyl migration. When exposed to UV light, trans-3-, -4-, and -5-caffeoylquinic acids undergo cis/trans isomerization to form cis isomers. The isomerization was solely dependent on the pH of the matrix, as well as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and was independent of metabolic enzymes. UPLC-IM-M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reversible cis/trans isomerization of caffeoylquinic acids could also be induced by the electric field in an electrospray source. Thus, understanding the possible role of electric field-induced isomerization of caffeoylquinic acids may help lessen the confusion between gas phase phenomena and liquid state chemistry when applying IM-MS analysis.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affeoylquinic acid isomerization transformations is crucial for the appropriate handling of sampl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39.
岩-土界面是石漠化区露石岩面流和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裂隙流的主要路径。作为地下裂隙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土界面流对坡面降雨径流转化、水分地下快速渗漏以及土壤侵蚀/漏失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喀斯特石漠化区露石岩-土界面流形成过程与转化机制,通过模拟典型露石岩-土界面,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露石面-土壤组成的岩-土结构单元下地表径流及地表下壤中流、岩-土界面流及非岩-土界面流的形成过程及输出特征,探究其对岩周径流形成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界面流产流量在降雨过程中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相同条件下,有出露岩面流形成的岩-土界面流(岩面倾角45°、60°、75°)产流量远大于仅有土壤水分下渗形成的岩-土界面流(岩面倾角90°),前者是后者的4.78~16.58倍。岩面倾角是影响岩周径流形成、转化的主要因素,岩面倾角越大则岩-土界面流对水分漏失总量贡献越小,而非岩-土界面流则相反;雨强次之。然而,雨强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稳定产流时间的主要因素,二者均随雨强增大显著减小(P<0.01);岩面倾角次之。岩-土界面的存在不仅直接形成岩-土界面流,同时对非岩-土界面流表现出较强的补给效应,约有一半的岩-土界面流最终以非岩-土界面流的形式流失。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区产流过程及机制的深度揭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TiO2纳米粒子气固相光催化降解乙烯初探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该文对TiO2纳米粒子气固光催化降解果蔬贮藏环境乙烯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薄膜作光催化剂,利用自行设计的气固光催化实验系统,研究了乙烯浓度、紫外光作用时间对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探讨了乙烯的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结果显示:该研究所制备的TiO2锐钛矿型含量为48.766%,比表面积为47.186 m2/g,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降解乙烯比直接紫外线光降解效果显著,光照10 min时光催化乙烯降解率比直接紫外线光降解提高23.76%;乙烯的降解率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乙烯的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可以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