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5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1852篇
林业   2528篇
农学   2845篇
基础科学   1580篇
  3057篇
综合类   5069篇
农作物   887篇
水产渔业   761篇
畜牧兽医   2440篇
园艺   536篇
植物保护   137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667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771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888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109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1055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567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31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春大豆品种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2013年4月至10月对四川雅安地区两个春大豆品种子粒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粗蛋白质含量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随播期的不断推迟,过渡性物质积累丰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性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呈"S"型上升趋势,说明适时早播有利于子粒早期的品质形成;而晚播会造成子粒品质下降;日平均温度作为播期中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对春大豆子粒品质形成影响较大,且呈负效应;不同播期处理对春大豆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4月11日播种时两个春大豆产量最高,分别为2 910.45和2 927.70kg/hm2,表现为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因此,结合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综合考虑春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要求,两个春大豆品种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11日左右。  相似文献   
964.
孙学振  陈翠容 《种子》1994,(3):21-23
棉籽在4-5℃条件下吸水,发生吸胀冷害的程度随吸水速度的加快而减轻,随吸水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10-12℃、18-20℃的水中吸水分别超过16小时、12小时,会因吸水时间过长使部分棉籽的种子活力降低,而使正常发芽率降低。经温汤浸种和预冷处理的棉籽能耐72小时0-5℃的低温,且耐较长时间低温的能力强于干籽与晾干籽;干籽、晾干籽能耐24小时0-2℃的低温,且干籽耐短时间低温的能力强于湿籽。  相似文献   
965.
为了丰富玉米遗传变异,从1990年起,我们进行了玉米(Zea mays L.)和多年生二倍体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远缘杂交的研究。经过5年8个世代的杂交、回交和自交选择,目前已获得抗逆性、抗病虫能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14个。在测配1000个杂交组合中,所选系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导入外缘种质、拓宽玉米遗传基础,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增产潜力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66.
通过田间试验对国内31个蔓性长豇豆品种进行重复鉴定。结果表明,约有四分之一的品种质量不合格;约有十分之九的品种不早熟,产量与对照之豇28-2差异不显著,约有二分之一的品种抗病性比对照差。国内虽有众多品种育成,但由于遗传性状的局限性而不能取代老品种之豇28-2。长豇豆虽然是高度自花授粉作物,但忽视选择也极易混杂退化。黑子类品种和柱头外露品种在留种繁殖,更要注意品种间隔离,并要多次进行去杂去劣。  相似文献   
967.
GA1,3,4,7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碳二亚胺法将赤霉素A4与卵清蛋白连接,形成GA4-OVA复合物用于包板,利用GA4-Me与GA4-0VA对兔抗GA4-PAbs竞争结合反应,建立了GA1,3,4,7间接酶闻免疫检测法。其灵敏度,检测范围和最小检测样品量分别为45pg,0.2-200ng和50-500mg,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和4.8%。  相似文献   
96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orce property analysis,strength design and use of the clutch-screw press.  相似文献   
969.
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周文麟  王亚馥 《作物学报》1992,18(6):418-424
利用小麦自交后的花粉管通道,将C_4作物玉米或高粱的DNA导入小麦的种胚细胞,结果受体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变异,而且受体不同,所发生的变异不同。甘麦8号受体后代植株变矮,结实率低,分蘖多至5个,少至完全不分蘖;8347—2-4和8013—3品系后代中出现不育株;6873—20—3品系受体后代的籽粒由红色转变为白色而且稳定遗传;蓝粒麦受体后  相似文献   
970.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鉴定小金海棠F1代 杂种实生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具有多种抗逆特性,是苹果属植物中一种珍贵的野生种质资源。由于小金海棠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早期准确、快速、有效地鉴定其F1代杂种实生苗对于研究利用其众多抗逆基因具有重要意义。RAPD技术是现有鉴定果树杂种实生苗最为简单、快速和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但RAPD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笔者对小金海棠和山荆子(M. baccata)F1代杂交实生苗79个单株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SSR标记对RAPD标记的初步鉴定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显示,RAPD标记鉴定出的杂种实生苗有72.2%得到SSR标记的证实。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叠加”和“新带”两种RAPD带型,结合RAPD标记特异位点数可以为小金海棠F1代杂种实生苗提供可靠的鉴定依据。研究为利用RAPD技术早期快速鉴定果树杂种实生苗提供了新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