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46篇 |
免费 | 878篇 |
国内免费 | 19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37篇 |
农学 | 2133篇 |
基础科学 | 1481篇 |
2910篇 | |
综合类 | 5933篇 |
农作物 | 989篇 |
水产渔业 | 646篇 |
畜牧兽医 | 2602篇 |
园艺 | 626篇 |
植物保护 | 1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264篇 |
2022年 | 587篇 |
2021年 | 778篇 |
2020年 | 699篇 |
2019年 | 724篇 |
2018年 | 468篇 |
2017年 | 736篇 |
2016年 | 598篇 |
2015年 | 852篇 |
2014年 | 827篇 |
2013年 | 971篇 |
2012年 | 1205篇 |
2011年 | 1253篇 |
2010年 | 1215篇 |
2009年 | 1073篇 |
2008年 | 1033篇 |
2007年 | 1039篇 |
2006年 | 933篇 |
2005年 | 824篇 |
2004年 | 430篇 |
2003年 | 293篇 |
2002年 | 288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300篇 |
1999年 | 378篇 |
1998年 | 300篇 |
1997年 | 271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250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203篇 |
1992年 | 172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23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3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明确灌水对小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调控效应,在池栽条件下,以河南主推品种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模式对籽粒中抗氧化物含量、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间灌水可提高籽粒中抗氧化物含量和积累量,其中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以灌拔节水1水处理最高;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则以灌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3水处理最高。灌水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提高37.5%(2012-2013年)和37.2%(2013-2014年),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籽粒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与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表明较高土壤氮素含量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中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促进抗氧化物积累。 相似文献
992.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O4·3H2O0.02%、KH2PO4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35℃,接种量3%,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22~26h。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活菌数达到8.52×1010cfu/mL。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智能化识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作物种植覆盖面广、分散度高,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区域性发生规律复杂,传统的人工鉴定技术从效率、能力与精度方面均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重大病虫测报要求。针对这一实践需求,以测报灯下害虫图像数据库(约18万张)、田间病虫害图像数据库(约32万张)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病虫害种类特征自动学习、特征融合、识别和位置回归计算框架,并研发了移动式病虫害智能化感知设备和自动识别系统。通过近2年的精确度和实操运行效率检验,该系统在自然状态下对16种灯下常见害虫的识别率为66%~90%,对38种田间常见病虫害(症状)的识别率为50%~90%。随基础数据库的不断丰富、神经网络深层特征提取的不断完善,该系统有望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从而真正实现田间病虫害识别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划设计应从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湿地环境的完整性和湿地资源的稳定性着手,进行合理的规划功能分区和景观元素设计。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灌溉对华北农牧交错带无芒雀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坝上地区不同水分处理下无芒雀麦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无芒雀麦的植株高度、分蘖数、叶面积、地上和地下植物量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9月初刈割前,植株高度顺序为W3>W4>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叶面积大小顺序与植株高度变化规律相似,叶面积大小顺序为W4>W3>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利于叶片的增大;对于分蘖数则相反,不同水分处理分蘖数顺序为W1>W2>W3>W4,灌水越多分蘖越少,说明整个生长季里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分蘖;不同水分处理下地上植物量的大小次序为W2>W4>W3>W1,但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处理根系重量的大小次序为W2>W1>W3>W4,说明适当干旱有利于无芒雀麦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Han Y Sun B Hu X Zhang H Jiang B Spranger MI Zhao 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7,55(23):9373-9379
Ginsenoside bioactive compounds, namely, compound K (C-K), compound Mx (C-Mx), and ginsenoside Mc (G-Mc), were the metabolites of ginsenosides Rb 1, Rb 2, Rb 3, and Rc by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humans or rats,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nd C-K showed beneficial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 as an antitumoral ag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biotransformation of these bioactive compounds. Thus, a filamentous fungus, Fusarium sacchari, was first obtained from the soil-cultivated ginseng, which was verified to possess a potent capacity of transformation of C-K, C-Mx, and G-Mc. The optimal bio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of F. sacchari with C-K, C-Mx, and G-Mc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transforming temperature, 30 degrees C; transforming time, 6 days; rotary speed, 160 rpm; pH of the medium, 5.5. HPL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se three bioactive compounds were key metabolite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1)H and (13)C NMR analysis. Moreover, the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C-K, C-Mx, and G-Mc and the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transformed product mainly containing these compounds were also evaluated. Among C-K, C-Mx, and G-Mc, C-K exhibited the most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ies. The in vivo study showed that the transformed products by F. sacchari had much more antitumor activity than those of commonly used ginsenoside Rg3 and Paclitaxe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