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6篇
  免费   878篇
  国内免费   1989篇
林业   1837篇
农学   2133篇
基础科学   1481篇
  2910篇
综合类   5933篇
农作物   989篇
水产渔业   646篇
畜牧兽医   2602篇
园艺   626篇
植物保护   115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852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205篇
  2011年   1253篇
  2010年   1215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933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明确灌水对小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调控效应,在池栽条件下,以河南主推品种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模式对籽粒中抗氧化物含量、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间灌水可提高籽粒中抗氧化物含量和积累量,其中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以灌拔节水1水处理最高;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则以灌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3水处理最高。灌水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提高37.5%(2012-2013年)和37.2%(2013-2014年),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籽粒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与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表明较高土壤氮素含量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中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促进抗氧化物积累。  相似文献   
992.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O4·3H2O0.02%、KH2PO4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35℃,接种量3%,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22~26h。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活菌数达到8.52×1010cfu/mL。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智能化识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作物种植覆盖面广、分散度高,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区域性发生规律复杂,传统的人工鉴定技术从效率、能力与精度方面均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重大病虫测报要求。针对这一实践需求,以测报灯下害虫图像数据库(约18万张)、田间病虫害图像数据库(约32万张)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病虫害种类特征自动学习、特征融合、识别和位置回归计算框架,并研发了移动式病虫害智能化感知设备和自动识别系统。通过近2年的精确度和实操运行效率检验,该系统在自然状态下对16种灯下常见害虫的识别率为66%~90%,对38种田间常见病虫害(症状)的识别率为50%~90%。随基础数据库的不断丰富、神经网络深层特征提取的不断完善,该系统有望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从而真正实现田间病虫害识别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划设计应从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湿地环境的完整性和湿地资源的稳定性着手,进行合理的规划功能分区和景观元素设计。  相似文献   
995.
以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及其最适寄主斜纹夜蛾2龄幼虫为研究对象,研究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对斜纹夜蛾幼虫几种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寄生的斜纹夜蛾幼虫在生长发育后期的位移、取食和分布均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被寄生的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后期位移和取食均极显著受到抑制,被寄生的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其它地方的分布比例均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在被寄生的1~6 d,被寄生幼虫爬行速度均大于未被寄生的幼虫。  相似文献   
996.
KAP6.1基因是编码羊绒的结构蛋白基因之一,以辽宁绒山羊和岢岚本地山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QRT-PCR技术对KAP6.1基因在2个品种皮肤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KAP6.1基因在两个山羊品种皮肤中均有表达。辽宁绒山羊的表达量是岢岚当地山羊表达量的1.3倍。品种内部,公山羊的表达量都高于母山羊,其中,辽宁绒山羊公羊的表达量是母羊的2.5倍,岢岚当地山羊公羊的表达量是母羊的1.8倍。  相似文献   
997.
灌溉对华北农牧交错带无芒雀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坝上地区不同水分处理下无芒雀麦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无芒雀麦的植株高度、分蘖数、叶面积、地上和地下植物量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9月初刈割前,植株高度顺序为W3>W4>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叶面积大小顺序与植株高度变化规律相似,叶面积大小顺序为W4>W3>W2>W1,表明较多的灌水利于叶片的增大;对于分蘖数则相反,不同水分处理分蘖数顺序为W1>W2>W3>W4,灌水越多分蘖越少,说明整个生长季里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分蘖;不同水分处理下地上植物量的大小次序为W2>W4>W3>W1,但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处理根系重量的大小次序为W2>W1>W3>W4,说明适当干旱有利于无芒雀麦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8.
鸡慢性氟中毒部分器官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氟中毒对鸡内脏器官的影响,本试验选用36只1日龄罗曼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饲喂相同的日粮和进行常规免疫。Ⅱ~Ⅵ组饮水中添加NaF,Ⅰ组饮自来水作对照,试验期90d。捕杀后将部分内脏器官制作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氟对实验组的内脏器官组织结构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9.
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得出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客观依据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对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对其进行修正,获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根据整理潜力和南岸区实际情况,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进行了规划,并制作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00.
Ginsenoside bioactive compounds, namely, compound K (C-K), compound Mx (C-Mx), and ginsenoside Mc (G-Mc), were the metabolites of ginsenosides Rb 1, Rb 2, Rb 3, and Rc by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humans or rats,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nd C-K showed beneficial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 as an antitumoral ag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biotransformation of these bioactive compounds. Thus, a filamentous fungus, Fusarium sacchari, was first obtained from the soil-cultivated ginseng, which was verified to possess a potent capacity of transformation of C-K, C-Mx, and G-Mc. The optimal bio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of F. sacchari with C-K, C-Mx, and G-Mc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transforming temperature, 30 degrees C; transforming time, 6 days; rotary speed, 160 rpm; pH of the medium, 5.5. HPL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se three bioactive compounds were key metabolite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1)H and (13)C NMR analysis. Moreover, the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C-K, C-Mx, and G-Mc and the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transformed product mainly containing these compounds were also evaluated. Among C-K, C-Mx, and G-Mc, C-K exhibited the most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ies. The in vivo study showed that the transformed products by F. sacchari had much more antitumor activity than those of commonly used ginsenoside Rg3 and Paclitax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