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90篇
  免费   2068篇
  国内免费   3329篇
林业   2729篇
农学   2685篇
基础科学   1976篇
  3881篇
综合类   14175篇
农作物   2332篇
水产渔业   1632篇
畜牧兽医   4634篇
园艺   2150篇
植物保护   1593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564篇
  2022年   1255篇
  2021年   1408篇
  2020年   1336篇
  2019年   1292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1508篇
  2016年   1124篇
  2015年   1670篇
  2014年   1689篇
  2013年   1988篇
  2012年   2657篇
  2011年   2780篇
  2010年   2587篇
  2009年   2337篇
  2008年   2323篇
  2007年   2139篇
  2006年   1817篇
  2005年   1421篇
  2004年   903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710篇
  2000年   585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镉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992.
嗜酸小球菌对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嗜酸小球菌投喂凡纳滨对虾,并在投喂后的20、40和60d,分别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溶菌活力(Bacteriolytic activity)、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分析了这5种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嗜酸小球菌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体内的NOS、溶菌活力、T-SOD、ACP、AKP的活性;NOS与溶菌活力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SOD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溶菌活力与AKP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嗜酸小球菌(剂量10mg/kg)可使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因子活力到达较高的水平;凡纳滨对虾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对于嗜酸小球菌的添加量较为敏感,可作为评价嗜酸小球菌使用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弓形虫SAGⅠ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AGⅠ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KG,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6ku。免疫印记分析显示此表达产物能被猪抗弓形虫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为进一步进行弓形虫病的免疫预防和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倪氏复口吸虫尾蚴和后囊蚴体壁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复口吸虫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均有分布,能引起淡水鱼类复口吸虫病的广泛流行,其中尤以华中一些省份为甚[1-2]。研究发现引起华中地区复口吸虫病流行的主要是倪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niedashui)和湖北复口吸虫(D.hupe-hensis)[1]。为了对尾蚴和后囊蚴的形态分类  相似文献   
995.
石菖蒲提取物对玉米象的驱避和触杀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测定了石菖蒲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石菖蒲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均有很好的驱避效果,60 h驱避等级均达到Ⅲ和Ⅳ级。4种溶剂的提取物均对玉米象成虫有明显的触杀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分别为:无水乙醇提取物:y=4.37 2.13x,1.97 mg/cm2;丙酮提取物:y=4.53 1.42x,2.14 mg/cm2;乙酸乙脂提取物:y=4.52 2.10x,1.69 mg/cm2;石油醚提取物:y=4.23 2.32x,2.15 mg/cm2。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来源于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牛的皮特不动杆菌对小鼠的致病性,对其进行相关毒力基因的检测和小鼠致病性试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和各器官载菌量的测定.结果显示,牛源皮特不动杆菌ZZCNC1807-6和ZZCSF1807-9菌株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死性,对小...  相似文献   
997.
豪猪肉常规成分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豪猪肉的营养价值,以便更好地对豪猪进行开发与利用,作者对豪猪肉进行了常规养分的检测分析,并与其它常用食用动物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豪猪肉是一种高蛋白、高谷氨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且口感良好的肉食品。其常规养分的含量符合现代人既营养又保健的科学膳食理念。  相似文献   
998.
在上海地区收集血液样品(猪、牛、山羊、马、鸡、鸭、鸽、犬和部分珍禽等)964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抗HEV抗体。结果表明,猪抗HEV抗体的阳性率为72.18%(301/417),其中母猪阳性率最高,为82.53%(222/269),育成猪阳性率为52.54%(62/118),保育猪阳性率为50.00%(15/30);22个猪场均检测到抗HEV抗体阳性猪,阳性率高于60%的猪场有16个,占阳性猪场的72.72%。在牛、山羊、马、鸡、鸭、鸽等血清中也检测到了抗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24.00%,16.00%,1.90%,12.77%和4.44%,明显低于猪群的阳性率。在宠物犬中检测到了抗体阳性犬,阳性率为17.82%(18/101),说明犬对HEV易感。珍禽中野鸭、火烈鸟对HEV也有一定的敏感性,阳性率分别为6.60%(1/15)和10%(1/10),在孔雀和鸵鸟的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HEV抗体。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存在较普遍,其他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多种动物也对HEV敏感。  相似文献   
999.
对原核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的美洲型与欧洲型PRRSV特异N蛋白抗原表位区段进行了变性、复性与纯化研究。将美洲型PRRSV重组质粒pGEX-6P-1-N转化入E.coliBL21(DE3)细胞中,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GST-N,超声裂解复性后目的蛋白经GSTrap FF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将欧洲型PRRSV重组质粒PQE30-N转化入E.coliM15细胞中表达了重组蛋白His-N。超声裂解后目的蛋白经HisTrapHP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两种蛋白分别被美洲型和欧洲型PRRSV阳性血清识别。纯化出的大量美洲型与欧洲型PRRSV特异N蛋白抗原表位区段,为PRRS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抗原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引进和收集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多样性,本研究选择11个表型性状和221对SSR引物对114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4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范围为4.57%~87.79%,主穗直径的变异最大(87.79%),籽粒直径的变异最小(4.57%);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2.29,单株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2.29),茎秆长最小(0.47)。46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扩增出16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59,观测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1.65,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值为1.50,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平均值分别为0.39和0.27,平均多态性比率为64.35%。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14份藜麦种质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和差异,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被分到了不同的类群,来源地不同的种质被分到了同一类或单独聚成一类,说明参试藜麦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分子遗传信息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