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38篇
  免费   8443篇
  国内免费   14989篇
林业   10328篇
农学   8252篇
基础科学   7300篇
  16046篇
综合类   74327篇
农作物   10436篇
水产渔业   6017篇
畜牧兽医   24038篇
园艺   12053篇
植物保护   7573篇
  2024年   1380篇
  2023年   3297篇
  2022年   7356篇
  2021年   7145篇
  2020年   6568篇
  2019年   6601篇
  2018年   4864篇
  2017年   7294篇
  2016年   4764篇
  2015年   7512篇
  2014年   8016篇
  2013年   9325篇
  2012年   12921篇
  2011年   13335篇
  2010年   12895篇
  2009年   11355篇
  2008年   11270篇
  2007年   10286篇
  2006年   8291篇
  2005年   6474篇
  2004年   4221篇
  2003年   2618篇
  2002年   2556篇
  2001年   2457篇
  2000年   2199篇
  1999年   77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5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2篇
  195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51.
西北灌区薯/豆连续套作对系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马铃薯/大豆连续套作下复合群体产量优势,为实现持续高产的生产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11-2014年,在西北沿黄灌区会宁县郭城镇,选用马铃薯品种克新4号和大豆品种冀豆17作为试验材料,设置马铃薯连作(PM)、大豆连作(SM)、薯-豆轮作(P-S)、薯/豆套作连作(IC)和薯/豆套作轮作(IR)5种种植方式开展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模式连续种植4年对系统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分析系统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特点,进而揭示薯/豆套作系统的生产价值。结果表明, 1)薯/豆套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4年间,IC和IR系统产量与连作相比,分别提高了28.54%~254.07%和39.39%~283.98%,与轮作相比,分别提高了57.51%和70.81%。2011和2012年,IC与IR系统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IC和IR与PM、SM、P-S处理间系统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013和2014年IR系统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9912.79和9589.90 kg/hm2,较IC处理分别提高了15.38%和8.45%,且与其他处理间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不同种植模式在年际间变化显著,对于PM,2012年(连作1年)与2011年(正茬)产量差异不显著,而2013年(连作2年)和2014年(连作3年)产量较2011年分别下降了22.07%和42.11%;SM和IC变化趋势与PM表现一致,连作2年后,降幅分别为31.15%~53.60%和13.91%~24.17%;对于P-S和IR而言,年际间系统产量无显著变化。3)不同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肥力性质指标的影响程度是:有效磷>碱解氮>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钾>pH。较PM、SM和P-M,IC和IR连续套作4年,耕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有效磷和速效钾,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6.24%~42.87%和18.48%~30.22%。马铃薯和大豆连作2年后产量显著下降,薯/豆连续套作4年(IC或IR),相对于连作或轮作具有明显的生产力优势,尤其是薯/豆套作轮作模式,基于养分吸收量的增加和养分利用效率的提高,连续4年系统产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52.
张明莉  常宏磊  马淼 《草业学报》2017,26(10):179-187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对比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与本地植物苍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对土壤碳源利用的差异,以未种植任何植物土壤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显著高于本地植物苍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意大利苍耳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31种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72 h, P<0.05),AWCD变化规律如下:意大利苍耳>苍耳>CK(对照);意大利苍耳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和丰富度指数(S)均显著高于苍耳和空白对照,与苍耳相比,意大利苍耳的H,D,S分别增加了3.13%,0.77%和21.67%,与CK相比,意大利苍耳的H,D,S分别增加了4.59%,0.89%和35.18%,CK最低;碳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意大利苍耳和苍耳的碳源利用存在显著差异,意大利苍耳显著提高了根际微生物对胺类、酚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等碳源的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两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意大利苍耳集中在第一主成分,得分系数3.3103,苍耳主要分布在第二主成分,得分系数-1.9616;糖类物质、羧酸类化合物、多聚物和氨基酸类是根际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形成对自身有益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可能是意大利苍耳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3.
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优良的乳酸菌微生物制剂对于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奶牛肠道中的乳酸菌本身已适应奶牛肠道中的环境,并且与奶牛肠道中的致病菌长期拮抗竞争,因而是奶牛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株的最佳来源。本试验利用改良MRS培养基从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牛粪便中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获得瘤胃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等18株乳酸菌。该试验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多角度开发我国乳酸菌资源和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4.
玉米秸秆机械打捆包膜技术可实现青饲料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对成型的饲料进行拉膜包膜,整个工作流程可在田间一次完成。该技术为玉米青饲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储藏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畜牧场和奶牛场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55.
作者从1999-2000年共解剖鄱阳湖草洲钉螺87146只,先后发现裸头类、矛口类、单盘类、微尾类、叉尾类、对盘类、无尾类尾蚴共15种,本文将各种尾蚴的形态特征予以简介。  相似文献   
956.
黄鹏  张恩和  柴强 《草业学报》2001,10(1):86-91
在甘肃秦王川新灌区的大田试验表明,春小麦//蚕豆、春小麦/油菜、春小麦/马铃薯及春小麦//草木樨等4种间套种植模式均能提高农田的生产力;豆料作物与牧草显著地改善耕层的茬口养分特性,草木樨茬口不但速效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降低土壤容重也有明显效果。施氮能显著提高各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产量,但过量施氮时增产效果又有所下降,且在各茬口的速效磷含量产生较弱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957.
苜蓿褐斑病的离体叶接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研究和鉴定苜蓿褐斑病抗病性的离体叶接种技术。结果表明,离体叶接种鉴定比传统的整株鉴定效率高,结果可靠。在0.3%水琼脂培养基中加入50μm/mL苯骈咪唑,即可达到最佳保绿效果。接种所需的适宜条件是,相对湿度接近100%,温度20℃,接种时间20h,无光照。培养所需的适宜条件是,生长箱内光照(光强度9000lux)和黑暗每12h交替一次,有光时22℃,无光时18℃。  相似文献   
958.
7种委陵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沈阳地区7种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委陵菜上、下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浪状增厚,使表皮细胞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叶的抗逆性和机械支撑能力,根据表皮细胞形状可将叶表皮微形态分为3种类型:1)多边形:蔓委陵菜P. flagella、莓叶委陵菜P. fragarioides、翻白委陵菜P.discolor、伏委陵菜P.paradoxa和三叶委陵菜P.freyniana的上表皮;2)近多边形:羽叶委陵菜P.multicaulis、蛇含委陵菜P.kalinin的上表皮和莓叶委陵菜、伏委陵菜的下表皮;3)不规则形:蔓委陵菜、翻白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7种委陵菜气孔器分布特点: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上表皮无气孔器分布;蔓委陵菜上表皮的气孔器零星分布;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和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在7种委陵菜的下表皮中莓叶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的气孔指数相对较大,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气孔指数相对较小,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气孔指数明显小于其下表皮。通过对7种委陵菜气孔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59.
替米考星明胶微球在兔体内的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旨在研究替米考星明胶微球在兔体内的靶向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内注射给药不同时间兔体各脏器组织的药物浓度,利用3p97药动学软件无房室模型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替米考星明胶微球肺脏的靶向效率较心脏、肌肉、肝脏和肾脏提高了5.18±0.13、3.11±0.06、3.94±0.06和3.74±0.02倍;肺脏、心脏,肌肉、肝脏和肾脏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8.23±0.04、1.59±0.03、2.65±0.04、2.09±0.02和2.20±0.01;肺脏、心脏、肌肉、肝脏和肾脏的峰浓度比分别为2.22±0.04、0.42±0.02、0.46±0.01、0.61±0.02和0.71±0.02.表明替米考星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肺靶向性,同时可以减轻替米考星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960.
张炳武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13,30(12):2029-2034
对成都平原典型代表区饲用玉米(Zea mays)-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植系统(简称CIS系统)内氮素需求、转移、利用、通量与氮素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施氮条件下饲用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分别达26 756.82和317.39 kg·hm-2,与施氮条件下相比差异不显著。施氮改变土壤氮含量,影响了饲用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但不影响收获期最终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不同处理条件下,饲用玉米生长期内土壤(0-50 cm)氮素矿化量(283.34 kg·hm-2)和播前土壤矿质氮量(139.58 kg·hm-2)是饲用玉米氮素需求主要供给来源,分别占不施氮条件下氮素有效累积(地上植株和根系)的86.53%和42.50%;施氮(纯氮246.30 kg·hm-2)条件下,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0.49 kg·kg-1、5.95%和5.45%;土壤氮素残留和其它损失是氮素转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氮肥总量的41.60%和51.44%,氮素地表径流、淋溶及其它损失分别是不施氮条件下的13.17倍、16.67%和46.9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