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28篇
  免费   9847篇
  国内免费   15404篇
林业   11060篇
农学   8652篇
基础科学   8456篇
  16633篇
综合类   79924篇
农作物   11540篇
水产渔业   6817篇
畜牧兽医   26740篇
园艺   12729篇
植物保护   7728篇
  2024年   1097篇
  2023年   3437篇
  2022年   7616篇
  2021年   7453篇
  2020年   6885篇
  2019年   6920篇
  2018年   5115篇
  2017年   7899篇
  2016年   5241篇
  2015年   7992篇
  2014年   8344篇
  2013年   10201篇
  2012年   14111篇
  2011年   14556篇
  2010年   14013篇
  2009年   12288篇
  2008年   12577篇
  2007年   11326篇
  2006年   9137篇
  2005年   7150篇
  2004年   4621篇
  2003年   2811篇
  2002年   2867篇
  2001年   2618篇
  2000年   2491篇
  1999年   84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7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54篇
  1955年   28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 mRNA丰度在产后14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d至产后14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92.
对高寒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和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草地建植时间的延长,人工草地群落垂穗披碱草高度异质性逐渐减小.(2) 不同建植期(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和群落平均地上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 ~20cm冠层中,约占平均地上生物量的61.03%、90.64%、84.55%和67.47%、92.54%、86.08%.(3) 不同建植期 (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群落平均地下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中,约占地下总生物量的85.97%、81.73%和78.47%.(4) 建植的人工草地如果其组分单一,即物种的丰富度很低时,均匀度增加,物种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力和利用率提高,导致土壤资源库中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因此而降低。  相似文献   
293.
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市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的组织嗜性、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性状等方面对鹅副粘病毒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4.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了屋顶遮阳系统在猪舍夏季降温中的应用效果,应用红外热图像摄取及分析系统获取猪舍屋顶内表面和猪体表面的热图像,结果表明屋顶上架设铝箔遮阳网对减少太阳辐射进入猪舍进而降低猪舍环境温度和减轻猪热应激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95.
本研究采用A 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种兔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兔舍内需氧菌含量分别为1.73~85.8×103CFU/m3、2.71~9.66×103CFU/m3空气,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0.94~7.84×103CFU/m3、1.02~6.54×103CFU/m3空气。兔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马胃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占葡萄球菌总数的26.3%~29.6%,其次是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还对需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 ndersen-6级收集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约有56.4%的需氧菌和49%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在3~6层上,空气动力学直径(A erody-nam ic d iam eter,D ae)在6~0.2μm,它们能进入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饲养员和动物的呼吸道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96.
番鸭在南京地区进行冬、夏两批饲养,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冬、夏两 批饲养的番鸭只平均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与冬季的料重比分别为1:2.62和1: 3.07,冬季饲养的鸭子饲料利用率低,料重比大于夏季。冬季在塑料大棚中饲养番鸭精饲料减 少1/3,添加青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增重效果。温度与增重无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番鸭的增 重呈负相关(P<0.01)。鸭舍内平均温度在11.05℃-30.93℃之间,相对湿度在76.28%以 下,番鸭能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度在9.8℃以下,番鸭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相 对湿度在77%以上,其增重受到影响。特别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严重地影响番鸭的生长。在 相同的饲养期内,周平均温度9.8℃,平均相对湿度91%,番鸭周平均增重22 g,周平均温度 27.42℃,平均相对湿度71.29%,番鸭周平均增重355 g,相差333 g(P<0.01)。  相似文献   
297.
试验将槐花蜂花粉进行振动磨超微粉碎破壁,分别按1 g/kg、5 g/kg、10 g/kg三个不同剂量混到蛋鸡饲料中,从7日龄开始饲喂至50日龄,每个剂量分两个试验,试验一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雏鸡,利用β-微量法监测血清中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试验二用大肠杆菌油乳苗免疫雏鸡,利用间接血凝法监测血清中大肠杆菌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分别定期称重捕杀取脾、胸腺、法氏囊,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取肠道内容物计数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测定肠道内pH值。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破壁蜂花粉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病毒抗原性抗体效价和菌体抗原性抗体效价,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以及肠道内环境、菌群的平衡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98.
中国香瓜与菜瓜地方品种资源白粉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春秋2个季节在温室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对搜集的102份香瓜和14份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鉴定出7份香瓜和1份菜瓜高抗白粉病,其病情指数为零,1份菜瓜抗病,其病情指数0.9,表明我国香瓜和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甜瓜白粉病抗性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99.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不一样,影响机理还不很清楚。营养斑也是生物活性较强、种群数量较多区域,在养分循环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营养斑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氮营养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0.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生态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业十分普遍 ,造成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因此旅游产业生态化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内势在必行 ,有利于保护和发展二者齐头并进。该文对自然保护内开展旅游业所造成对环境的潜在威胁作了分析 ,提出自然保护区内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主要措施 ,以及实现产业生态化的方法 ,最后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