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80篇
  245篇
综合类   1285篇
农作物   26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358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沙糖桔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土壤速效氮、钾和有效镁、硼缺乏的,可沙糖桔果园进行氮、磷、钾、镁、硼肥平衡施肥技术及其营养需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配合施用氮、磷、钾、镁、硼肥提高砂糖桔老熟秋梢叶片N、K、Mg和B养分含量,改善树体营养状况,比当地施肥及仅施用氮钾肥分别增产37.7%和10.1%.增收49.0%和11.0%,而且果实品质较好.在砂糖桔产量约为20 000kg/hm2的条件下.每生产50 kg果实需要吸收N 100.6 g、P 8.6 g、K 65.5 g、Mg 5.2 g和B 106.4 mg.  相似文献   
122.
分别对黑龙江地区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Cu、Zn、Cr、Ni不同化学形态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和Cr主要以有机物结合的可氧化态和残留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酸溶态和可还原态2种不稳定形式存在,Ni广泛分布于上述4种形态之中。污泥中重金属潜在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顺序为:Zn〉Ni〉Cu〉Cr。  相似文献   
123.
对橡胶木中的变色成分进行甲醇浸提,浸提液浓缩后用极性从小到大的石油醚、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经过化学分析认为橡胶木中产生红变的成分存在于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变色成分主要是鞣质单宁、酚类及蒽醌类物质。同时进行鞣质单宁引起橡胶木红变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木抽提液无论是加酸性还是加碱性溶液都会产生红变,为此采用具有漂白功能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减轻或消除橡胶木抽提液的红变。  相似文献   
12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污染土壤上施用石灰、硫酸镁、硫酸锰和活性炭不同用量以及交互作用对小麦生长和吸收重金属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用适量的硫酸镁、硫酸锰或与石灰配合能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单施石灰或与活性炭配合施用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与对照(CK)相比, 所有处理秸秆产量均下降。施用硫酸镁能显著降低小麦籽粒和秸秆中Cd浓度,且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低量硫酸锰能有效降低小麦籽粒和秸秆中Cd浓度,高量反而增加小麦对Cd的吸收。石灰、活性炭单独施用或配合施用都能明显减少小麦对Cd的吸收,但籽/杆中Cd比却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叶面喷施硫酸镁对降低小麦吸收镉的效果与土施相当,但叶面喷施硫酸锰却比土施硫酸锰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中的镉浓度与吸收量。硫酸镁与硫酸锰,或石灰、硫酸镁和硫酸锰3种物质配合施用,对小麦籽粒镉浓度和吸收量的降低表现出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抑制小麦体内镉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5.
贵州地方辣椒品种品质分析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主要地方品种、部分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干物质、粗纤维、维生素C、脂肪、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灰分、盐酸不溶性灰分等进行分析,8个指标范围分别是:干物质18.18%~25.12%,粗纤维15.3%~24.3%,维生素C 0.774~2.248 mg·g-1,脂肪11.45%~16.71%,辣椒素0.097%~0.812%,辣椒红色素0.137%~0.516%,灰分4.03%~5.4%,盐酸不溶性灰分0.173%~0.526%。鉴定筛选出了多个高维生素C、高脂肪、高辣椒素含量的优质品种,一部分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一部分可作品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6.
氮肥水平对Y两优585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为水稻生产中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采用4种施氮水平(无氮0 kg/hm2、低氮150 kg/hm2、中氮225 kg/hm2和高氮300 kg/hm2)研究 Y 两优585稻米品质指标的差异及其食味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碾米品质,高氮肥施用量(300 kg/hm2)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稻米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2)外观品质,4种氮肥处理的粒长(7.1 mm)、长宽比(3∶1)和透明度(1级)无差异;无氮(0)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于其余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3)蒸煮品质,碱消值为低氮>无氮>高氮>中氮,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4)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7.5%~10.4%)。  相似文献   
127.
播期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嘉早17和陵两优21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的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直播越晚,出苗率和成苗率越高,而生育期随之变短,水稻株高随生育期缩短而逐渐变矮;直播时期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大于播种量,4月5日播期的产量最高,中嘉早17的平均实际产量为524.1 kg/667m2,陵两优211为491.5 kg/667m2;中嘉早17的直播量以10粒/穴(6.0 kg/667m2)的产量为最高,陵两优211的直播量以7粒/穴(4.5 kg/667m2)最为宜;另外,早稻品种中嘉早17比陵两优211更适合直播。  相似文献   
128.
丛枝病是我国毛竹的重大灾害性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已成为发展毛竹生产的一大障碍。专用农药“竹康乳油”和毛竹专用有机复合肥及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丛枝病防治效果和毛竹生长有良好的作用,推广防治面积1 666.7 hm2。林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病虫兼治的策略和实施修山、清理病原、施肥、注射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连续3年综合治理后,严重感病的竹林得到恢复,新竹量、立竹密度分别达793.69根/hm2.年和3450根/hm2,比对照增加91.4%和74.2%,防治效果极显著,达97.4%;面上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防治效果达82.7%。  相似文献   
129.
7株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株解有机磷的微生物。对这7株解磷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GenBankaccessionNo:S2,AY651922;S3,AY661923;X1,AY651925;Y1,AY651924;H1,AY663435;H2,AY663436andHe,AY663436)。其中S2、S3、X1和He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Y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H1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H2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进一步通过G C含量和DNA-DNA杂交研究,结果表明,S2、S3和X1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aligenes),Y1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相似文献   
130.
不同中微量及有益元素对小麦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对小麦生长和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硫酸钙、硫酸锰和氯化铜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而氯化镁、硫磺粉、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硼酸处理却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在受Cd污染的土壤上施用不同中微量及有益元素肥料对土壤Cd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镁、锰、铁、硼砂、硅酸钠和亚硒酸钠处理降低小麦对Cd的吸收;而钙、铜、锌和硼酸处理增加了小麦对Cd的吸收,特别是氯化钙。中量及微量元素的盐酸盐比硫酸盐处理促进小麦对Cd的吸收;小麦秸秆中Cd的积累量远远大于籽粒。因此,建议在Cd污染的旱作土壤上要避免施用硫磺粉、硼酸、氯化钙、锌肥和铜肥;施用铁、锰、镁肥及硼砂、硅酸钠和亚硒酸钠对降低土壤Cd的活性有明显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