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7篇
  免费   1180篇
  国内免费   1653篇
林业   1428篇
农学   1213篇
基础科学   752篇
  1735篇
综合类   9399篇
农作物   1508篇
水产渔业   830篇
畜牧兽医   2617篇
园艺   1505篇
植物保护   70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807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22篇
  2018年   599篇
  2017年   877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617篇
  2011年   1637篇
  2010年   1554篇
  2009年   1417篇
  2008年   1419篇
  2007年   1326篇
  2006年   1054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验采用1日龄AA肉仔鸡19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3只.6组核黄素添加量分别为0.3.6(1NRC),7.2(2NRC),14.4(4NRC),21.6(6NRC),28.8 mg·k-1(8NRC),其中0添加组为对照组,后5组为试验组,试验期49 d,试验选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7-8月份),试验期间鸡舍温度30~38℃,湿度60%~80%.测定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水平对28,49日龄肉仔鸡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28.8 mg·kg-1核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7~49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能显著降低29~49日龄的料重比(P<0.05);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7,14日龄时的体重无显著影响,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黄素对肉仔鸡死亡率无显著影响,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21日龄肉仔鸡呼吸率无显著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添加3.6,28.8 mg·k-1核黄素组与7.2 mg·kg-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28日龄肉仔鸡的呼吸率(P<0.05),添加21.6 mg·kg-1核黄素组与7.2 mg·kg-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35日龄肉仔鸡的呼吸率(P<0.05),添加14.4 mg·kg-1核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21,28日龄肉仔鸡的肛温(P<0.05).  相似文献   
992.
从发达国家现代种业发展看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发达国家种子产业百余年历史变迁和跨国种业公司发展趋势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指出实施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我国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阐述了种子科技价值链的概念、结构、系统功能和企业环境生态要素,以及实施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1 591份亚洲栽培稻14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和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47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共24个,占51.1%;基因频率在0.05~0.95的18个,占38.3%;基因频率高于0.95的有5个(Amp1-1、Adh1-1、Icd1-1、Est1-1和Est5-1)。1 591个台湾品种共有182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Est9-null仅存在于3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Amp2、Cat1、Pgi1、Est2和Pgi2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4.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目前中国教育事业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对高校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遮阳网在鹤望兰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资料说明:遮阳网使棚内0.5m及以下气层降温,0.5m气温平均降低0.3℃,0.1m平均降低0.9℃,0cm,5cm,10cm土温平均降低5.0℃,3.1℃和2.6℃。相对浊度基本为适宜生长范围。而网外及棚内叶面喷水使生态环境更佳。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定量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剖析了天2井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并追踪了其油源。研究结果表明,天2井原油中C31-C35藿烷丰度依次降低,含有较高丰度的伽马蜡烷,无重排藿烷和重排甾烷,C27-C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C28甾烷丰度较高。甾烷的异构化成熟度参数、甲基菲指数均暗示原油成熟度低。在对本区可能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生物标志物指纹和绝对浓度特征确认了天2井原油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有成因联系,指出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为天草凹陷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subsp.dilatata)不同外植体叶片、茎尖及茎段进了行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其中以茎尖的诱导效果优于其他外植体;MS+6-BA 2.0 mg/L+NAA 0.05 mg/L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的分化效果最佳;1/2 MS+IBA 0.5 mg/L诱导丛生芽的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 CD 25 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了解它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25例SLE患者(SLE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抗CD 4单抗,F ITC标记的抗CD 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 4 CD 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RT-PCR检测T细胞Foxp3 mRNA表达。结果:SLE组外周血CD 4 T、CD 4 CD 25 T细胞百分率及T细胞Foxp3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CD 4 CD 25 T细胞百分率与Foxp3mRNA水平呈依赖关系(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 4 CD 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Foxp3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降低"雪青"梨的外植体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雪青"梨为材料,以第6代茎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作用.3因素设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巯基乙醇(B)和活性炭(C)浓度;每因素设3个水平,A分别为1/4MS,MS和1/2 MS无机盐浓度,B分别为0.5,0.1和0g/L,C分别为2.5,5和0g/L.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均含2,4-D 2 mg/L,6-BA 0.1 mg/L,琼脂8g/L,蔗糖30g/L,pH=5.8),于25±1℃,2 000k光照培养,30d后统计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外植体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1C2,B,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以1/4 MS为基本培养基,并于1/4MS+MC 0.5g/L+AC 5g/L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褐化率可降至5%.  相似文献   
1000.
佛香茶与大叶茶香气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C/MS法分析了佛香茶与大叶茶的香气组成。结果表明,佛香茶与大叶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如下:佛香茶是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大叶茶是芳樟醇、十六碳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α-松油醇、香叶醇。佛香茶与大叶茶的香气成分最高的都是芳樟醇,但是,两者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两者香型类似率为0.4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