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4篇
  免费   990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林业   691篇
农学   294篇
基础科学   373篇
  717篇
综合类   3998篇
农作物   664篇
水产渔业   375篇
畜牧兽医   1059篇
园艺   635篇
植物保护   30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02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江西大豆育成品种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大豆育种现状,对江西育成的8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西大豆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不同耕作方式对机插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不同机械土壤耕作方式对机插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我国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深翻耕与农户浅旋耕对机插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连续翻耕对水稻的生物量、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均无显著影响。翻耕降低了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 SPAD值),特别是早稻,但对早晚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并无显著影响。与旋耕相比,翻耕有降低早稻植株氮素含量的趋势,而晚稻趋势不明显。翻耕显著提高了下层(10~20 cm)水稻根系的质量及其比例。但这种对水稻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并未带来地上部生物量或产量的提升。因此,在本试验点翻耕和旋耕之间机插双季水稻产量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3.
主要说明带乘法白噪音的随机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能够求解,并且它的唯一的解可生成一个随机动力系统,在区间I的长度L满足一定条件时,这个系统在L2(I)中有一个紧的随机吸引子.
Abstract:
It is shown that the stochastic Kuramoto-Sivashinsky equation with multilicative white noise can be solved pathwise and the unique solution generates a random dynamical system S. This system S possesses a compact random attractor in (L)2 (I) under the assump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length L of internal I.  相似文献   
74.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为原料,从粒度选择,乙醇浓度,浸渍时间,提取次数四个方面进行单因子试验,以紫杉醇回收率作为判断标准,研究渗漉法提取紫杉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渗漉工艺.得到的最佳渗漉方法为:原料过筛孔径为0.38~0.83mm,渗漉溶剂90%乙醇,渗漉流速2~5mL/min,渗漉前用90%乙醇浸渍2次,每次24h.  相似文献   
75.
广西东南沿海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广西东南沿海甘蔗种植区北海和钦州两地甘蔗根际土壤中从枝菌根真菌(AM真菌)的分布状况,为广西甘蔗AM真菌资源保护和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蔗区甘蔗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根据形态结构鉴定孢子种属.[结果]分离出6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球囊霉属两个类型,无梗囊霉属3个类型,盾巨孢囊霉属1个类型.[结论]供试蔗区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中,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占优势,A.sp1在两地蔗区出现数量最多,为共有种,两地蔗区特有种:钦州为未定种A.sp2,北海为S.gregaria.  相似文献   
76.
[目的]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最佳配比,为其混剂研发及现场桶混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为70∶30和60∶40即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4∶243.00和0.12∶324.00时毒效比分别为1.34和1.45,表现出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25.93和151.08.[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2∶324.00混配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增效作用最明显,为防治斜纹夜蛾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研究非乙烯敏感型菊科植物的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XTH)基因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Trizol方法从菊花花瓣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和T/A载体克隆XTH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大小为911bp,编码293个氨基酸残基,具有XTH蛋白家族的7个活性位点,命名该基因序列为CmXTH(基因登录号为HM752243);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9种植物的XTH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非洲菊、蕃茄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猕猴桃、草莓、胡杨等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克隆片段确为XTH基因的cDNA序列,可能与菊花花瓣的生长与衰老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8.
樟子松是沙地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沙地樟子松林天然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红花尔基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半湿润、短无霜期。沙地樟子松于20 世纪50 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引种成功,但一直不能天然更新,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梢直至死亡的现象,而天然沙地樟子松林无论在更新还是生长上却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为了认识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天然林的更新特征,于 2004 年 7-8 月对红花尔基天然沙地樟子松林的20 块样地、3 种林窗(2 圆形、5 窄长方形、3 宽长方形)樟子松天然更新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龄大的林分(大于 50 年)总平均更新指数高于林龄小的林分(小于 50 年),最大更新指数达29株m-2。更新的苗龄绝大多数小于10年生。回归分析表明,林龄是决定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虽然樟子松是阳性树种,但林冠的郁闭度似乎对天然更新没有直接影响。林窗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林窗内更新指数都较高;对于圆形林窗更新高峰出现在林窗南缘和东缘,而对于窄长方形林窗,更新高峰则出现于东缘;而且更新苗龄相对较大(最大达 38 年)。上述结果表明樟子松更新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如果没有较大林窗或较大的其它干扰,如火、风雪害或皆伐等,更新苗木将很难进行入主林冠层。  相似文献   
79.
鸡肠道抗菌肽的提取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新鲜鸡肠黏膜超声波破碎,乙酸浸提,经Sephadex G-50层析后,收集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进行超滤离心,抑菌实验表明滤过物具有抑菌活性.滤过物经SDS-PAGE分析为一个条带,分子量约为6.078KD,得到电泳纯的鸡肠道抗微生物肽.该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经90℃以上热处理后活性下降较大;pH值对其活性影响较大,在pH6~8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80.
选取1日龄皖江黄鸡240只,随机分成4纽,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mg·kg-1、250mg·kg-1、350mg·kg-1姜黄素.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50mg·kg-1、350mg·kg-1的姜黄素能显著提高皖江黄鸡的胸肌率、腿肌率(P<0.05),降低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P<0.05),改善肉色(P<0.05).添加250mg·kg-1、350mg·kg-1姜黄素对皖江黄鸡全净膛率、半净膛率以及鸡肉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的趋势.添加250mg·kg-1的姜黄素能显著提高皖江黄鸡的屠宰率(P<0.05).添加350mg·kg-1的姜黄素能显著降低失水率(P<0.05).各试验组中以250mg·kg-1姜黄素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显著减小皖江黄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值(P<0.05),使鸡肉嫩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