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70篇
  免费   2711篇
  国内免费   4296篇
林业   2822篇
农学   2808篇
基础科学   2389篇
  4810篇
综合类   20274篇
农作物   3028篇
水产渔业   2171篇
畜牧兽医   7195篇
园艺   3247篇
植物保护   1933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884篇
  2022年   2118篇
  2021年   2118篇
  2020年   1953篇
  2019年   1938篇
  2018年   1346篇
  2017年   2208篇
  2016年   1500篇
  2015年   2170篇
  2014年   2335篇
  2013年   2735篇
  2012年   3802篇
  2011年   3883篇
  2010年   3538篇
  2009年   3168篇
  2008年   3095篇
  2007年   2797篇
  2006年   2238篇
  2005年   1812篇
  2004年   1131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选定影响土壤蒸发能力的17项气象影响因子并进行不同尺度的观测,获得日实测数据,同时将日序数也列入分析范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与沙地土壤蒸发能力有关的18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水文上的信息浓缩及指标简化的研究方法;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沙地土壤蒸发的特点。结果表明:①埋深距地面0.05 m、0.15 m地温、高距地面为3.5 m气温、埋深距地面0.20 m地温及高距地面为2.0 m气温,这5个系列与土壤蒸发量的相关性最不显著,因此首先将其舍弃;②从单个影响因子来看,距地面高2.0 m处的风速和湿度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他们的因子载荷量均达到了0.94,而Φ20 cm型水面蒸发的载荷量相对最小,载荷量为80%;③与草甸子地的日土壤蒸发相比沙地的日土壤蒸发量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沙地的日温度极值差较草甸子地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992.
深入探讨了陕北农村教育问题,探寻改革陕北农村教育的对策,以切实保障陕北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和谐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3.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初步筛选IBDV VP2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扩增VP2 cDNA并克隆入诱饵载体pSos,与鸡法氏囊cDNA文库中分离的质粒DNA共转化cdc25H,筛选阳性酵母克隆;用酵母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再分别与诱饵载体pSosVP2共转化酵母细胞,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阳性克隆进行验证.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初步确定IBDV VP2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结果显示,经酵母双杂交共筛选出48个候选阳性克隆,分别转化酵母菌,经酵母双杂交验证后,获得阳性克隆19个.进一步的序列分析显示,在19个插入序列中,共编码8种不同的多肽,分别是Ras超家族中的RRAS2、Rit1和N-Ras,肿瘤相关蛋白TCTP和PARP14,抗病毒Mx蛋白,LAMB3蛋白以及蛋白激酶PRKX.VP2候选结合蛋白的获得为IBDV受体、诱导细胞凋亡或逃逸宿主抗病毒机制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选用6只胆汁产量稳定,体况相近的黑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添加1%的麦饭石复合添加剂,对照组不加.进行熊胆汁引流和熊胆粉成分分析试验.经过90d的熊胆汁引流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熊胆汁产量分别为233.97mL、204.58mL,差异显著(P<0.05);干粉率分别为5.08%和4.66%,干粉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熊胆粉产量分别为11.87g和9.53g,干胆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熊胆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含量分别为20.42%和37.38%,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95.
Using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is the developing tide for main 500 kV configuration to reduce line holding ground, so analyzing it's lightning protection performance is important to extend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in ultra high voltage network.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500 kV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is studied with EMTP and EGM. The statistical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ing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back stroke by considering the randomness of working voltage's phase when lightning stroked the top tower. The result is that the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level is different when the working voltage of conductor is different. It also improved the EGM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wind speed when analyzing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shielding failure.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are given that wind speed has effects on the protection angle and the rate of shielding failure by using the program to calculate it.  相似文献   
996.
新型豆粕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OSS2300瑞士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和德国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新型豆粕的粗蛋白质为453.092g/kg,18种氨基酸含量为327.65 g/kg,占粗蛋白质含量的72.31%,氨基酸的总消化率为79.31%。生长畜禽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163.36 g/kg,占18种氨基酸总量的49.86%,以70日龄未取盲肠公鸡测定其消化率为74%~90%。以蛋鸡和肉仔鸡理想蛋白质为模型计算平衡性指数,表明新型豆粕为家禽的良好蛋白源。  相似文献   
997.
植物群落构建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关键生态学过程,但如何定向培育植物群落以加快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恢复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优先效应是指在植物群落重塑中,早期到达物种对随后到达物种的建植、生长及繁殖等产生促进、抑制或无影响的现象,其对群落结构调整、功能维持及演替动态等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植物群落的人为构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欧洲国家,用于解决外来物种入侵、多样性保护、植被建设与管理等问题,而在我国的研究尚十分少见。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综述了物种优先效应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其主要驱动因素、响应机制及量化方法等内容。结果表明:优先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受物种特性、组装顺序、环境条件及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两个主要的驱动机制为生态位抢占和生态位修饰;存在研究区域较为局限,试验观测时间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交互研究少及理论支持缺乏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我国退化植被恢复的迫切需求,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生态恢复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旨在探究五指山猪和杜洛克猪免疫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选择信号差异。本研究从海南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采集30头4月龄健康(10公,20母)五指山猪的耳组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从NCBI数据库下载29头杜洛克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SRA:PRJNA378496);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59个样本WGS数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SNPs过滤,定位SNPs在基因组的位置,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基因型频率,并注释对应基因的功能;使用XP-CLR方法筛选五指山猪基因组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分析两个品种相关通路基因的功能差异。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平均每个样本共筛选到36 961 902个SNPs位点,内含子区域分布最多,平均每个样本16 729 364个,约占45.26%,编码区(起始、终止密码子)平均有2 073个SNPs;五指山猪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主要集中在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通路;免疫反应通路中,9个基因(TGFBR2、IL26、IL15、BMPR2、TNFSF15、TNFSF4、TNFSF8、ACKR4、TNFRSF11B)功能区域SNPs位点在五指山猪中只存在一种突变纯合基因型,而在杜洛克猪大部分个体中存在3种基因型(野生纯合基因型、杂合子、突变纯合基因型),其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比例最高;脂类代谢通路中,关键调节基因IRS2、PRKG1、ADCY5的基因型频率与免疫反应基因类似。在五指山猪中突变纯合基因型比例为100%,在杜洛克猪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所占比例为48%~93%(14/29-27/29)。本研究筛选出与五指山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9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3个,发现五指山猪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基因的受选择程度强于杜洛克猪,为揭示五指山猪特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腹腔注射苦参碱前后昆明小鼠粪便和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并通过与此前16S rDNA测序结果联合分析探究苦参碱发挥药理作用的可能机理。将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苦参碱处理组(MT)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C)。苦参碱处理组每天腹腔注射40 mg·kg-1的苦参碱,连续给药5 d,每天给药2次。生理盐水处理组按照同样方式和体积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第6天,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粪便和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并与苦参碱处理组肠道菌群的16S rDNA测序结果进行联合分析。苦参碱处理组的粪便及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粪便中共鉴定出97种,血浆中有44种。聚类分析显示,粪便中苦参碱组有35种代谢物上调,104种代谢物下调;血浆中苦参碱组有20种代谢物上调,35种代谢物下调。KEGG通路分析显示粪便及血浆差异代谢物被映射到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等代谢途径。与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的显著差异菌种嗜酸乳杆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粪便及血浆代谢物与嗜酸乳杆菌存在相关性。苦参碱可调节昆明小鼠的体内代谢,在粪便和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及与菌群之间的互作可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精准检测FecB突变的荧光qPCR技术,为滩羊多羔性能研究、群体改良及肉用多羔滩羊新品系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基于荧光qPCR技术基本原理,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开发基于荧光qPCR检测绵羊FecB突变的方法;对85只已知FecB基因型的健康、适繁雌性滩羊血液基因组DNA样品分别采用PCR-Sanger测序法、TaqMan探针法和荧光qPCR法进行FecB基因分型,统计3种方法的准确率;采用开发的荧光qPCR方法对939只健康、适繁滩羊进行FecB基因分型,统计不同FecB基因型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结果表明,使用TaqMan探针法、PCR-Sanger测序法和开发的荧光qPCR法对已知FecB基因型样品检测的比较中,荧光qPCR法对各基因型鉴定的准确度均达100%,高于前两者。939只滩羊FecB基因分型结果显示,6只滩羊为FecB突变纯合型(BB)、57只为杂合型(B+)、876只为野生型(++),BB型、B+型和++型滩羊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6.07%和93.29%,其中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等位基因频率为0.96;监测母羊群体的产羔数发现,FecB突变纯合型滩羊产羔率为166.67%,突变杂合型滩羊产羔率为153.12%,野生型滩羊产羔率为105.78%,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母羊群体的产羔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群体(P<0.01)。综上所述,与TaqMan探针法及PCR-Sanger测序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绵羊FecB突变荧光qPCR分型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廉价高效的优点,在绵羊的分子选育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本研究证实了滩羊FecB突变可显著提高母羊产羔率,为多羔滩羊的分子选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