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47篇 |
免费 | 1012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3篇 |
农学 | 210篇 |
基础科学 | 289篇 |
541篇 | |
综合类 | 2280篇 |
农作物 | 334篇 |
水产渔业 | 153篇 |
畜牧兽医 | 994篇 |
园艺 | 447篇 |
植物保护 | 2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158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30篇 |
2019年 | 210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274篇 |
2016年 | 199篇 |
2015年 | 280篇 |
2014年 | 218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412篇 |
2011年 | 425篇 |
2010年 | 375篇 |
2009年 | 342篇 |
2008年 | 346篇 |
2007年 | 311篇 |
2006年 | 265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9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为探究黄河口近岸海域鮻(Liza haematocheila)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本研究根据2020年4—11月黄河口渔业生产定置网的采样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重要渔业种类鮻群体的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繁殖、生长和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率。结果显示,鮻体长分布范围为45~460 mm,优势体长组为55~185 mm;体重范围为2~1100 g,优势体重组为2~80 g。方差分析表明,鮻的平均体长、体重均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各月及全年鮻的体长–体重关系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生长类型为负异速生长。黄河口近岸海域,鮻在7月肥满度最大,而6月最小;产卵盛期为4—5月。鮻的生长速率为0.31 a?1,总死亡系数为1.42 a?1,自然死亡系数估算结果为0.51 a?1,捕捞死亡系数为0.91 a?1,其开发率为0.64,鮻种群资源被过度利用。定置网渔业生产对于黄河口渔业资源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幼鱼和补充群体资源影响较大,应对定置网渔业生产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天水市核桃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天水市核桃病虫害发生种类,并从清洁田园,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合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6.
林业排种器实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排种器实验台是林业播种机研发和性能试验的关键设备。主要介绍林业排种器实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基于计算机与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讯协议;开发了排种器实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林业排种器实验台计算机与变频器的串行通讯。 相似文献
107.
108.
苗木培育是渭北旱原柿树生产面临的困难之一。嫁接是培育高质量柿树苗的主要措施。本文对柿树砧木苗培育,砧木苗龄、粗度选择以及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技术等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一条本地区比较实用的柿树嫁接苗培育技术,期望在生产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红河引种云油茶新品种的早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从广南油茶研究所引种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5个优良品种到金平和绿春两地进行田间试验,以广南油茶研究所苗圃地5个油茶新品种的生长情况为对照,分析了引种地其幼林早期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对干旱和低温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油茶新品种早期在金平和绿春生长正常,当地的环境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金平试验地造林1年时的苗高、地径和春梢生长量分别为广南油茶研究所苗圃地同龄大苗的88.7%、95.3%和94.9%,绿春试验地造林2年时3项指标分别为广南的91.1%、92.7%和91.8%;并且在两地都表现出很强的抗寒和抗旱能力,但金平试验地虫害的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0.
以川中丘陵区\"带状采伐+补阔\"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1)采伐带、保留带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明显高于对照样地(P<0.05)。10m、8 m、6 m、4m采伐带、保留带的天然更新幼树幼苗分别是对照的10.63倍、9.38倍、7.92倍、7.50倍和3.33倍、3.75倍、4.38倍、6.04倍。(2)采伐带、保留带、对照样地内的更新幼树幼苗的树高均显现为左偏单峰结构,且均以树高≤0.1m的幼苗数量最多。不同带宽采伐带和保留带内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高度分级占比不尽相同。(3)所有处理下的天然更新的幼树幼苗均呈聚集状分布的状态,且聚集强度较大。(4)除柏木外,天然更新的树种种类多以香樟、香椿、乌桕等喜阳或半喜阳的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