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88篇 |
免费 | 1086篇 |
国内免费 | 205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56篇 |
农学 | 2440篇 |
基础科学 | 1280篇 |
3039篇 | |
综合类 | 7849篇 |
农作物 | 1625篇 |
水产渔业 | 1027篇 |
畜牧兽医 | 3278篇 |
园艺 | 1021篇 |
植物保护 | 13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339篇 |
2022年 | 738篇 |
2021年 | 868篇 |
2020年 | 836篇 |
2019年 | 847篇 |
2018年 | 607篇 |
2017年 | 909篇 |
2016年 | 735篇 |
2015年 | 964篇 |
2014年 | 987篇 |
2013年 | 1184篇 |
2012年 | 1573篇 |
2011年 | 1617篇 |
2010年 | 1497篇 |
2009年 | 1376篇 |
2008年 | 1405篇 |
2007年 | 1264篇 |
2006年 | 1190篇 |
2005年 | 967篇 |
2004年 | 493篇 |
2003年 | 422篇 |
2002年 | 402篇 |
2001年 | 367篇 |
2000年 | 399篇 |
1999年 | 457篇 |
1998年 | 351篇 |
1997年 | 307篇 |
1996年 | 288篇 |
1995年 | 274篇 |
1994年 | 246篇 |
1993年 | 244篇 |
1992年 | 205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48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100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0篇 |
1974年 | 7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8篇 |
1956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山羊鼻内腺瘤和腺癌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某地的山羊鼻内肿瘤呈地方性流行,临床上病羊初期流出大量浆液性鼻液,随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和鼻塞音,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眼球突出和头颅变形,最后死于窒息。14例山羊鼻内肿瘤的病理学研究表明,肿瘤起源于筛骨迷路粘膜的腺体(包括浆液腺和粘液腺),组织学上为腺瘤,以后可转变为腺癌,并向周围组织作浸润性生长,未见转移。2例作透射电镜检查见瘤组织有异型性,瘤组织和瘤组织内未见病毒样颗粒。发生 相似文献
95.
2002年,为提升动物外来病入侵和生物恐怖袭击的应对能力,美国以联邦、州立和大学动物卫生诊断实验室为基础,组建了国家动物卫生实验室网络(NAHLN)。十多年来,NAHLN几乎覆盖了美国所有公立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网络体系趋于完善;通过联邦和各州持续投资,NAHLN实验室强化了生物安全设施、标准化快检技术、质量体系、电子报告系统、人员素质和应急监测预案等6方面建设,能力大幅提升;按照早发现、快反应、有序恢复(无疫)的理念,设置了风险监测、应急监测、无疫监测3种模式,对10余种优先防范和控制病种实施分类监测,在发现疫情和证实无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HANLN的名字由此得到了美国政府、国会和行业的认可。同时,HANLN也面临着经费支持不足、被动监测组织性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屠宰生猪旋毛虫和弓形虫感染情况,2019年在广东(5个)、山东(4个)、云南(6个)等省份的15个大型、中小型生猪屠宰场,采集猪膈肌样品315份,用PCR方法进行旋毛虫和弓形虫病原学检测;在以上3省15个大型、中小型生猪屠宰场(每省5个),采集血清样品254份,用ELISA方法进行旋毛虫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经PCR检测,采样地区所有膈肌样品均为旋毛虫阴性,仅在云南省120份膈肌样品中检出1份弓形虫阳性;经ELISA检测,采样地区血清样品的旋毛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7%和2.36%,不同省份的阳性率分布不一致,中小型屠宰场阳性率均高于大型屠宰场。结果表明,广东、山东、云南等省份屠宰生猪的旋毛虫和弓形虫携带率极低,基本可以保证猪肉的产品安全;部分地区屠宰生猪存在一定的弓形虫感染抗体,尤其是中小型屠宰场,表明此类猪群需要加强饲养环节的弓形虫感染控制。本研究为保障猪肉食品安全及饲养环节的猪旋毛虫和弓形虫感染控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7.
98.
99.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中强度耐盐碱豆科牧草,在盐碱地种植苜蓿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阐述了盐碱地苜蓿的适应机制及栽培策略: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保护膜系统,维持代谢平衡;苜蓿通过改变根、茎、叶的组织结构抑制毒害离子进入植物体和提高水分的运输代谢效率;制定适宜的灌排水制度改造盐碱土,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利用根际有益微生物改善根际微环境,以提高苜蓿的抗逆性;常规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是培育耐盐碱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整合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方法,是未来苜蓿耐盐碱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