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8篇
  免费   4446篇
  国内免费   1960篇
林业   2110篇
农学   2918篇
基础科学   1488篇
  4023篇
综合类   6554篇
农作物   1293篇
水产渔业   3229篇
畜牧兽医   6574篇
园艺   826篇
植物保护   243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701篇
  2021年   956篇
  2020年   1209篇
  2019年   1785篇
  2018年   1389篇
  2017年   1656篇
  2016年   1574篇
  2015年   1698篇
  2014年   1660篇
  2013年   2095篇
  2012年   1846篇
  2011年   1872篇
  2010年   1967篇
  2009年   1428篇
  2008年   1324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1124篇
  2005年   881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与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缺乏钾素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单茭重减低率与病级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始病期越早,危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病害危害程度与有效分蘖数(孕茭数)减少率、单茭重减低率、产量损失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在产量损失构成中,有效分蘖数的减少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一种监测棉铃虫对Bt杀虫晶体蛋白抗性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诊断试剂盒监测棉铃虫对苏云金杆菌(Bt)杀虫晶体蛋白(ICP)抗性的技术。将1日龄幼虫在含诊断剂量的饲料中(每毫升饲料含Bt ICP0.01mg)取食7天,以生长至3龄以上的个体作为抗性个体的判断指标;筛选出人工饲料中防腐剂剂量的最佳值为每350毫升饲料中含丙酸2.5ml。经对多个棉铃虫不同抗性种群的验证试验,证明诊断试剂盒检测抗性个体频率较为精确且应用简便。  相似文献   
83.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84.
85.
梁继农 《长江蔬菜》2002,(12):33-34
菌丝融合型测定结果表明,32个茭白纹枯病菌菌株隶属于两个菌丝融合群:30个属AG1群,占测定菌株的93.95%,其中AG1-IA、AG1-IC两亚群菌株依次为24与6,有两菌株为AG4,占6.25%。显然,AG1-IA为优势融合群,占测定菌株的75%。融合群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AG1-IA致病性强,AG1-IC弱,AG4基本不致病。茭白与水稻两种纹枯病菌交互接种,其发病基本一致。由此,作者认为这两种纹枯病菌为同一病原物,或者说茭白、水稻是同一病原物的两个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86.
滑菇优良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 6个不同滑菇品种进行了菌丝体生长和制种观察 ;在栽培试验过程中进行了多点小试和中试 ,初选出Ph0 8号和Ph0 6号两个品种。Ph0 8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5 8% ,比CK2 高出 35 3% ;Ph0 6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1 5 % ,比CK2 高出 30 6 %。它们均属早生品种 ,适合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幼菇期菌盖呈半球形、桔红色、附着的粘液多 ,菌柄比对照短 ,菇体健壮 ,符合商品收购和产品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外源腐胺对糯米糍荔枝座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腐胺(Put)在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喷施对糯米糍荔枝座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盛花期喷施30-40mg/L的座腐胺1次,对提高糯米糍荔枝的座果率效果最好,而对果实体积和单果重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8.
香菇杂交新菌株1363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孢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香菇新菌株 136 3号。它具有产量高 ,质量好 ,遗传性状稳定 ,抗逆性状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
 ‘渝红6号’番茄是新育成的一代杂种, 自封顶类型, 生长势强, 叶片肥大, 叶色浓绿, 不卷叶, 不早衰; 果面光滑, 无绿果肩, 成熟果红色, 平均单果质量230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 24%, 维生素C 含量0. 181 mg / g; 皮厚, 耐贮运; 中抗TMV, 抗枯萎病; 耐低温, 耐弱光; 适宜长江流域早熟大棚栽培和春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0.
黄花蒿粗提物对几种害虫拒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花镐为原料进行浸提,经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Artenisia annua L.粗提物对供试的6种害虫均具有拒食性。其中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赤拟谷盗Thibolium castaneum Herbst、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拒食性极强,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棉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及豇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 也具有较强的巨食性。使用黄花蒿粗提物时,以稀释500倍和800倍效果最好,处理与对照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