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148篇
  182篇
综合类   654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143篇
畜牧兽医   267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导致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选育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品种是改良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位于小麦2A和2D染色体上PPO基因分子标记PPO18和STS01,对扬麦158×淮麦18组合的300个F4代分离株系进行PCR扩增,说明不同带型与PPO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用PP018扩增的300个分离株系中有59个扩增出876 bp(2aaa型)的目标片段,其活性均值为82.01;46个同时扩增出685 bp和876 bp的目标片段(2Aab型)其活性均值为163.41;其余195个扩增出685 bp的目标片段(2Abb型)其活性均值为233.73.方差分析表明三者的PPO活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基因型为2Aaa型的PPO活性值明显低于2Abb型;PPO18在本试验群体中对PPO活性的决定系数为66.61%;用STS01扩增的300个株系中都扩增出了560bp的片段,群体间没有差异.文中说明了两对引物在该群体中的效应及其与PPO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在致突变实验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在药物致突变研究中应用银染 m RNA差异显示的方法 ,试验提取未经过 /经过环磷酰胺处理的 Balb/c小鼠肝组织的总 RNA ,并以此为模板 ,采用 d T1 2 CG、d T1 2 AG、d T1 2 GG为锚定引物 ,通过反转录、差异显示 PCR反应 ,以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差异条带 ,回收后将其再扩增。结果表明 ,RNA投入量为 3μg、镁离子浓度为 1.5~ 2 .0 mm ol/L、退火温度为 4 0℃时 ,扩增的片段条带清晰、背景低 ,差异条带明显 ,再扩增条带单一。银染 m RNA差异显示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药物致突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e depressive effect on the reactive T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 immunologic injury mechanism of beta cells of islet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M-1). METHODS: pAd5/ PD-L1-GPI adenovirus vector with target gene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NIT cells which are known as a mouse insuloma cell line. The highly expressed membrane protein of PD-L1-GPI wa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peripheral blood non-adherence lymph leukocytes and target cells were cultured to detect lymph leukocyte proliferation and the T cell function. The level of IL-2, TNF-α and IFN-γ were detected in the cell culture flui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IT cells modified with PD-L1-GPI inhibited the sensitized lymph leukocyte proliferation effectively and down-regulated the level of some cytokine secretions such as IL-2, IFN-γ and TNF-α (P<0.05). CONCLUSION: The islet cells expressed the PD-L1 gene inhibit the reactive responsive T cells, block up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autoimmunity T cells, and induce the immunotolerance, which would be a value direction of the therapy of DM.  相似文献   
44.
褐色酸奶是以牛乳和葡萄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加热产生美拉德反应,对褐变后的牛乳进行接种和发酵,得到褐色酸奶制品。本研究以感官得分和乳清析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并确定了褐色酸奶的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褐色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葡萄糖添加量6%,褐变温度95 ℃,褐变时间5 h,发酵剂接种量5%,果胶添加量0.2%,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42 ℃。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褐色酸奶感官评定分数为93分,乳清析出率为5.3%。  相似文献   
45.
乌药种子性状产地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乌药自然分布区14个产地采集的乌药种子进行取样观测,分别测定其种子的长、宽、重,并进行播种试验,观测种子的出苗率;分析了乌药种子形态的产地差异、地理变异规律及种子形态对种子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乌药种子形态存在显著的产地差异,种子的大小存在一定的经向变异,种形指数(宽)与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种形指数与苗期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海南北部地区热带雨林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海南东北部农村周边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分布在这一区域的青梅林。基于与海南其他热带雨林的植物区系成分和群落结构的比较,认为此青梅林是海南东北部原有森林的幸存者,与海南现有的典型热带雨林属一个类型,是海南北部地区热带雨林幸存的活证据,所不同的是次生性强,优势种明显。  相似文献   
47.
森林公园是新疆的重要资源之一。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新疆森林公园资源整合、共享进行初步的探索,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森林公园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巴马小香猪构建空肠弯曲菌致GBS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致人GBS源空肠弯曲菌株,采用3×1012 cfu/m L、3×1011 cfu/m L、3×1010 cfu/m L、3×109 cfu/m L等浓度对4组巴马小型猪灌胃攻毒,每头猪攻毒10m L,同时设立对照组。从第二周开始定期采集组织样及血液样本,通过免疫学检测及组织病理切片判定病变情况。[结果]免疫学检测发现,在16份攻毒组样品中有12份血清中GM1-Ig G抗体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1.25%。但是,并没有显著的攻毒浓度梯度差异。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抗体阳性试验猪的大脑出现了噬神经元、小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神经中央染色溶解等现象;切片LFB染色显示,在发病模型动物的小脑白质和腰膨大出现了轻度脱髓鞘现象。[结论]结果表明空肠弯曲菌诱导GBS的浓度在3×109 cfu/m L~3×1012 cfu/m L均可,组织样本及血液采集在攻毒后4~5周较理想。  相似文献   
49.
广东省李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李的南缘分布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李产业稳定的经济效益使得广东成为了全国主要的李产区。为了给李产业生产和研究规划的制定提供基本数据,采用走访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李的分布、种质资源、产业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广东已演化形成了一个需冷量低的南亚热带特色李品种群,共有原产品种26个,其中既有像三华李那样的古老品种,也有如华蜜大蜜李和岭溪李那样品质优良的新品种;2013年,广东全省规模化李果园面积有5.52万hm2,总栽培面积约7.1万hm2,其李果总产量分别52.10万和66.39万t,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9.35 t/hm2,说明广东省是全国李树栽培面积最大、李果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最高的省份;由于水热丰富,花期日照充足,广东李具有成熟早、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李产业是广东省山区的支柱产业。文中还分析了广东省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广东省李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0.
针对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对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作用不明晰的问题,基于反硝化分解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DNDC),采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气候与种植结构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农业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15年,研究区气候向暖湿化方向发展,其中年均最高温度无显著变化,年均最低温度上升0.7℃,年降水量增长46.5 mm; 1995年研究区玉米、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分别约为7.9×106、1.4×107、2.9×106 hm2;2015年3种作物种植面积均增大,而水稻、小麦种植比例减小。气候变化影响下,黄淮海地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灌溉需水量小幅减小。与1995年相比,2015年CO2、CH4、N2O排放强度分别增长至3 730.5、443.2、5.9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