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8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541篇
林业   632篇
农学   417篇
基础科学   282篇
  717篇
综合类   3736篇
农作物   495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976篇
园艺   529篇
植物保护   21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01.
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猪场沼气池细菌群落,对基于16S rDNAV3区的PCR-DGGE电泳的最佳变性剂梯度范围、电泳时间、染色时间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变性剂梯度范围为35%~60%,电泳时间为12h,SYBR Green Fluorescent Dye染料的染色时间是30min,优化后的PCR-DGGE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运用此优化后的PCR-DGGE技术对5个猪场沼液细菌群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丰富的多样性。该实验为深入研究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的菌种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2.
广东叶菜测土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磷素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省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田,设置以小白菜和菜心为代表的叶菜田间施肥试验,对施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叶菜相对产量和相对吸磷量等一系列试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求取相应的同归方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此初步建立广东叶菜基于土壤Olsen-P含量的土壤有效磷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磷素肥力土壤的推荐施磷指标.建立叶菜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相对产量)=12.36ln(x)+38.495,相关系数R为0.685;y(相对吸磷量)=18.513ln(x)+11.517,相关系数尺为0.685.建立叶菜推荐施磷量的数学模型菜心为y=-1.274ln(x)+8.3839,相关系数R为0.649.小白菜为y=-0.3871ln(x)+3.2416.相关系数R为0.637.根据所选数学模型求取相对产量为50%、50%~75%、75%~95%和>95%的叶菜土壤有效磷丰缺范围分别为<5 mg/kg、5-25 mg/kg、25~95 mg/kg和>95 mg/kg.当土壤Olsen-P含量<5 mg/kg时,推荐每667 m2总施磷量菜心为6.3 kg、小白菜为2.6 kg;土壤Olsen-P含量在5-25 mg/kg时,推荐每667 m2总施磷量菜心为4.3~6.3 kg、小白菜为2.0~2.6 kg;土壤Olsen-P含量在25~95 mg/kg时,推荐每667 m2总施磷量菜心为2.6~4.3 kg、小白菜为1.5~2.0 kg;土壤Olsen-P含量在>95 mg/kg时.推荐每667 m2总施磷量菜心不超过2.6 kg、小白菜不超过1.5 kg.  相似文献   
203.
田间试验得出:玉米施用磷肥最大效益与最高产量用量同土壤有效磷测得值的两个函数方程及其代表吉林省有效磷含量不同土壤的磷肥最大效益与最高产量推荐量;通过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同(2.1~81.2mg/kg)的白浆土、黑土和淡黑钙土,74个磷肥量级田间校验得出,玉米施用磷肥最大效益与最高产量用量及其变幅(0~109.5 kg/hm2与10.1~125 kg/hm2);通过上述两项结果运算得出,"应用土测值直接推荐磷肥最佳用量法"的准确程度(田间校验获得的实际量与推荐量的吻合率高达92%)和精度(田间校验获得的实际量与推荐量的差值仅仅为-14.7%~15.3%与-13.1%~13.9%)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4.
对蚕蛹蛋白的食用安全性、制备工艺和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从其现代食品、医药工业、饲料、纺织工业以及日化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5.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相似文献   
206.
本文介绍了弱势群体和公共信息服务的内涵,分析了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面临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弱势群体获取公共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7.
2年生三尖杉生长和2种酯碱种源变异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幼龄收获阶段生长、干物质积累和药用成分等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并为福建明溪选育出多个药用优良种源,在福建明溪、浙江淳安和安吉等3个地点开展种源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三尖杉树高、地径、分枝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枝、叶药用成分均存在显著的种源变异。三尖杉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分化可较多地归因于长叶和短叶类型间的差异。较之于短叶类型三尖杉种源,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其种源间分化也较大。除种源效应外,栽植地条件对三尖杉生长影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叶片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质量分数差异较小,而枝条2种酯碱质量分数差异却较大,且长叶类型枝条的2种酯碱质量分数均值高于短叶类型。相关分析发现,种源干物质积累量和枝叶2种酯碱质量分数较多地受其产地经度的控制,而与产地纬度的相关性较小。根据福建明溪点的测试结果,以枝叶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产量为选育指标选择出福建武夷山、柘荣等优良药用种源。表8参14  相似文献   
208.
木荷是我国的重要建材树种,幼苗需求量逐年递增,为探索不同基质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并筛选出利于木荷容器苗的生长的最佳基质成分配比,以泥炭土、珍珠岩及浙江当地的稻壳、锯末为基质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15种基质(A~O),选择可降解无纺布[40 mm(φ)×100 mm]为育苗容器,进行木荷容器育苗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木荷容器苗的移苗存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及N、P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基质成分配比的理化性质以及对木荷容器苗移苗存苗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显著地影响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A基质的总鲜重与质量指数显著地优于其他基质,而L基质的生物量、质量指数则显著地低于其他基质;O基质的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显著地高于其他基质,C基质的P_n,G_s、水分利用率(WUE)显著低于其他基质,其较低的光合参数导致了该基质的木荷苗质量指数较低,生长缓慢。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的存苗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A、O基质为比较优良的轻型基质,对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9.
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发酵饲料的制作与投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海带粉、扇贝边粉、豆粕、虾粉、马尾藻粉按照40∶18∶20∶7∶15的配比混合,经浸泡、研磨等预处理后,加入0.25%~0.5%的水产诱食酵母,发酵72h。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过发酵处理后,饲料中的大分子蛋白发生降解。按照刺参体重3%的投喂量进行为期50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生长明显优于普通饲料组(未发酵饲料),可见发酵饲料能够更好地满足刺参健康、快速生长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210.
育秧历来是水稻栽培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都要求培育壮秧.但是壮秧的标准基本上从形态上衡量,不能形成1个量化的指标.秧苗分蘖结构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用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可以量化中、大秧苗素质.本试验的研究认为,中、大种苗情况下不同分蘖结构的秧田秧苗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差异,分蘖结构合理的秧苗移栽时植伤轻,栽后活棵快,早生快发,有效穗高,最终产量较高;而分蘖结构不合理的秧苗前期生长迟缓,无效分蘖增多,有效穗不足,因而产量难以提高.本试验的结果说明,用秧田秧苗分蘖结构衡量水稻秧苗素质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