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3篇
  免费   1039篇
  国内免费   1772篇
林业   1397篇
农学   1966篇
基础科学   1234篇
  2282篇
综合类   5726篇
农作物   1021篇
水产渔业   883篇
畜牧兽医   2364篇
园艺   797篇
植物保护   95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524篇
  2017年   719篇
  2016年   643篇
  2015年   862篇
  2014年   824篇
  2013年   909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307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其苏氨酸需要量。【方法】试验选用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1 600只,根据体重相同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肉鸡(公母各半)。采用玉米-花生粕型基础饲粮,5个处理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60%(基础饲粮)、0.67%、0.74%、0.81%和0.88%苏氨酸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屠宰采样,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公鸡、母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对于母鸡,0.88%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于公鸡,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0.81%苏氨酸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公、母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P<0.05);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1%和0.83%;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得出黄羽肉母鸡和公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分别为0.83%和0.86%。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母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黄羽肉公鸡全净膛率和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81%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60%和0.74%苏氨酸组,0.88%苏氨酸组腹脂率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母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0.60%苏氨酸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0.81%苏氨酸组,0.81%和0.88%苏氨酸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0.60%苏氨酸组(P<0.05);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6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最低,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苏氨酸组(P<0.05);苏氨酸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88%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最低,显著低于0.60%和0.67%苏氨酸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生长性能为主要判定指标,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母鸡饲粮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3%,黄羽肉公鸡最适苏氨酸水平为0.81%。  相似文献   
15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对育成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头7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额外添加1.25(Ⅱ组)、2.50(Ⅲ组)和5.00 g·kg-1(Ⅳ组)过瘤胃半胱氨酸(有效成分51.70%)的试验饲粮。试验预饲期15 d,正试期11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Ⅲ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Ⅲ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各组粗蛋白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组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Ⅰ组相比,添加过瘤胃半胱氨酸Ⅱ组和Ⅲ组甘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半胱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  相似文献   
153.
根据灌水器注塑模非平衡浇注系统的特点,给出了非平衡浇注系统的流动平衡数学模型,通过基于Pro/toolkit的二次开发,在Pro/E软件平台上实现了非平衡浇注系统的流动平衡计算及其自动生成,避免了反复的试模与修改,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4.
半挂牵引车车架异常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板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半挂牵引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半挂牵引车在使用过程中车架异常断裂问题,应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强度进行了静态及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车架断裂现象是由于第4横梁与纵梁连接铆钉处和侧翼板前部的第1个铆钉连接处,应力值已大于或接近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及在该处出现较大的交变应力而产生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车车架断裂结果相吻合,证明所采取的建模方法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根据实际工艺要求,给出了该车架结构的改造方法,实际改造结果表明改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断裂区的强度有明显提高。与原结构相比,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最大应力值分别下降38%和57%。  相似文献   
155.
《人造板工艺学》网络课件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人造板工艺学》网络课件的实际制作过程,参考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动态,依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将计算机与木材加工两学科进行整合方面。进行了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6.
超声波对野生柴胡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超声波对野生柴胡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和简化活力指数.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25min,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13.33%、88.89%,比对照提高11.11%、44.45%;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122.67,比对照高出98.23;处理时间在15~35min范围内,对种子的萌发以及种子的活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7.
许琨  舒昆 《种子》1997,(1):17-20
杂交水稻制种不同于水稻栽培、其结实由柱头外露结实和非柱头外露结实两部分构成;空壳中90%以上是由于没有授粉受精造成的:90%以上的受精拉都能正常发育结实。柱头外露率和受精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后期施肥、父本大龄秧和机械授粉能有效地提高柱头外露率、花遇优度和结实率及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58.
李焰焰  聂传朋  董召荣 《种子》2005,24(1):8-10,72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5-磺基水杨酸、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黑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适当浓度的两种酚酸均能提高小黑麦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浓度增高则抑制种子萌发.适当浓度的两种酚酸还能降低幼苗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总的看来,5-磺基水杨酸的效果比水杨酸好,且低浓度的效果比高浓度的好.  相似文献   
159.
用7个F1代具高竞争优势的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_2代和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鄂棉15(对照)为材料,研究了F_2代及皮棉产量等经济性状的竞争优势,又对它们与株高等在艺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正确选配亲本,能将高产、优质、早熟综合于一体,多代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种。384×361F_2,鄂荆1号(3247)×361F2显著优于对照,分别增产15.49%、12.16%,且纤维长度、早熟性与对照相近,在生产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决定F_2代皮棉产量主要是单株铃数、衣分以及它们之间的互作。同一农艺性状对不同经济性状影响程度很不相同,每个经济性状一般都受1~3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它们之间,或它们与其他农艺性状互作所制约。在湖北生态条件下,高产、优质、早熟的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_2代应具备棉抹较高,果位适中而果高偏低,纵横比较大,果枝夹角较小及主茎节距较大等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60.
以6 ̄7年生的设施杏(金太阳和凯特)为试材,研究了从扣棚升温至开花前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BA和ZR呈“升-降-升”的趋势;GA3变化较为复杂,IAA前期含量低且变化缓慢,后期含量急剧升高;四种内源激素中,ABA含量最高,IAA最少;ZR/ABA在升温后16d开始升高,而(IAA GA3 ZR)/ABA的升高,金太阳比凯特提前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