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6篇
  免费   1537篇
  国内免费   2435篇
林业   2848篇
农学   2422篇
基础科学   1584篇
  3825篇
综合类   9713篇
农作物   2148篇
水产渔业   1736篇
畜牧兽医   7352篇
园艺   1552篇
植物保护   161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820篇
  2021年   911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892篇
  2018年   725篇
  2017年   1228篇
  2016年   1013篇
  2015年   1397篇
  2014年   1395篇
  2013年   1586篇
  2012年   2350篇
  2011年   2294篇
  2010年   1911篇
  2009年   1732篇
  2008年   1663篇
  2007年   1566篇
  2006年   1368篇
  2005年   1771篇
  2004年   1343篇
  2003年   997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3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211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104篇
  1979年   139篇
  1978年   96篇
  1975年   137篇
  1974年   130篇
  1973年   116篇
  1972年   138篇
  1971年   120篇
  1969年   103篇
  1968年   115篇
  1967年   125篇
  1966年   10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51.
在饲料资源十分缺乏的宁南山区,将当地玉米秸秆微贮后喂猪,并对其生长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的快速生长阶段比对照组增长22.3d,且该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7.98g和43.31g;在整个育肥期,试验组猪平均日增生463.89g,比对照组的366.67g增加97.22g,提高26.51%,差异显著(P<0.05),利用秸秆微贮饲料不但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养猪业的大力发展开辟了新的饲料资源途径。  相似文献   
952.
湖北九宫山香果树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分析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属不稳定型群落,具有次生性质,香果树种群具有退化的趋势,需要人为干预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53.
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DA平板对峙试验研究了华南地区17种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拮抗关系,结果表明菌丝对峙生长可分为5种类型。稻小黑菌核病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稻黑粒病新月弯孢霉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不能共生,花生冠腐病菌株的菌丝能覆盖大部分供试菌株的菌落,茶云纹叶枯病菌株、桑炭疽病菌株和柚子炭疽病菌株的菌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54.
柑橘品种间糖积累差异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测定了本地早、柑、香柠檬和宫川汁囊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以及ABA的含量 ,分析了酸性转化酶 (AI)的活性 ,并模拟汁囊条件对蔗糖的酸水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糖含量和构成比例、酸含量、ABA含量以及AI活性都存在明显差异。在果实发育后期 ,汁囊中的ABA与糖含量都明显升高 ,呈极显著相关 ,表明ABA对糖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本地早和宫川以积累蔗糖为主 ,香柠檬以积累己糖为主 ,柑介于二者之间。在酸度较高的香柠檬中 ,蔗糖的酸水解是影响汁囊中糖分构成的主要因素。在酸度较低的本地早、宫川和柑中 ,果实发育后期汁囊中的AI活性对糖分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55.
黄土高原地区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简要介绍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EPIC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组建黄土高原EPIC模型逐日气象要素、土壤剖面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EPIC模型中田间耕作措施参数、肥料特性参数和径流曲线代码的有关情况,为EPIC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6.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和皮层为材料 ,对 2种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中行筛选出了适合库尔勒香梨的提取方法 ;并利用RT PCR反应体系成功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 ,在此基础上 ,对影响杂交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当探针浓度为 4 0 0ng·ml-1,甲酰胺浓度为 4 5 % ,4 2℃杂交反应 6h ,可获得最高灵敏度。进口硝酸纤维素膜的灵敏度最好 ,基本无背景。Tween2 0的封闭效果比牛血清白蛋白好。对不同组织和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了杂交检测 ,结果表  相似文献   
957.
在年降水量 4 1 5 m 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上 ,以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 ,研究地膜覆盖 (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 30 d、覆膜 6 0 d和全程覆膜 )、底墒 (设低、高 2种底墒 )和施氮 (设不施氮和施氮 75 kg/hm2 )对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膜后作物根系生长加快 ,中下层根系比例增加 ,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水分。相对发达的根系保证了作物吸收器官 (根 )和失水器官 (叶 )间的平衡 ,协调根冠间的干物质分配关系 ,能在不影响根系吸收能力的前提下 ,提高光合产物的繁殖分配比例。适时揭膜能够改善光合产物分配 ,促进根系生长下扎 ,维持生长后期活性。全程覆膜处理的表层和中层 (30~ 6 0 cm)土壤中 ,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原因在于后期覆膜使土壤温度急剧升高 ,造成根系大量死亡和活性下降。因此及时揭膜 ,有利于作物生长后期的根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全程覆膜对维持作物生长后期较高的根冠比不利  相似文献   
958.
杉木第2代种子园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了广东龙山林场杉木第2代种子园母树生长、结实情况和种子播种品质及2代园子代测定与现实增益等.结果显示:嫁接6~8年,2代园母树保存率74.39%,正冠率87.65%,母树生长正常.结实株率50.45%,单株结实指数1.52,母树结实力中下。球果出籽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3.24%、6.554g、31.74%和23.16%,种子播种品质总体上优于同龄初级种子园,但劣于1.5代种子园.来自广东、广西的建园亲本,在结实力及子代速生性方面均优于来自福建、贵州、湖南的亲本.4年生子代测定结果表明,2代园材积现实增益7.58%~10.60%,建设2代园提高种子遗传品质的关键目的已实现,广东龙山2代种子园营建基本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59.
对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区大气降水特征及人工林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3~9月份,其中以5月份最大,日降雨量低于5.0mm的小雨较多。以木荷林的干流量最大,为100.54mm,其次是蓝桉,为66.96mm,其它的顺序分别是:枫香41.21mm、喜树36.73mm、苦楝28.26mm,湿地松最小,为15.97mm。6种森林类型干流量的月际变化基本上都是随着降水量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木荷林较为明显。但是各森林类型的干流率则大致相同,有时降水量增大干流率反而减少,如2月份降水量仅8.3mm,6种森林类型的干流量分别只有0.57mm、0.39mm、0.03mm、0.16mm、0.12mm和0.41mm,干流率却分别达到6.87%、4.60%0.36%、1.93%、1.45%和4.94%;4月份的降水量达到了218.9mm,干流率却分别只有6.03%、2.61%1.05%、2.45%、1.87%和4.33%。  相似文献   
960.
天津地区鱼塘中的HCHs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津郊区选择2处代表性鱼塘,采集了水、悬浮物、沉积物、鲫鱼和鲢鱼样品,测定了各种样品中的六六六含量,发现六六六在各相中均有较高残留。水相、悬浮物和沉积物中六六六平均浓度分别为19.2ng·L-1,1160.5ng·g-1和8.4ng·g-1。两鱼塘相差2~10倍。鱼塘各相六六六含量与周边土壤状况密切相关。各相六六六含量高的鱼塘位于农业土壤遭受严重污染的地区。污染严重的鱼塘中鱼体六六六富集量也大大高于相对浓度较低的鱼塘。采自两鱼塘的鱼的肌肉中平均六六六含量分别为71.4ng·g-1和19.7ng·g-1。以水相浓度为基准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2.06×103和5.36×103。肝胰脏、肠、鳃、卵巢等器官都富集了更高浓度的六六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