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104篇
  235篇
综合类   1210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576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猪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对核移植重组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通过激素促排获得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和收集废弃卵巢获取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分别构建核移植重组胚,比较其卵裂率、囊胚率及胚胎移植受孕情况。结果显示,PGC+PMSG+HCG组的平均排卵数(27.8枚/头)显著高于PGC+HCG (12.5枚/头)、PMSG+HCG (13.7枚/头)及自然发情组(11.5枚/头)(P<0.05),体内收集到的卵母细胞,可用于构建核移植重组胚的可用卵率均达到90%以上,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激素处理可获得更多的可用卵母细胞,而且卵母细胞的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以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受体构建的克隆胚胎,二者的胚胎融合率(80.31%和79.29%)和卵裂率(90.40%和86.51%)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来自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克隆的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将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构建的核移植重组胚分别移植代孕母猪,头平均移植30或60枚时,体内成熟卵母构建的克隆胚胎移植出生仔猪10头,而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构建的克隆胚胎均未着床受孕,表明通过激素促排获得的卵母细胞质量更好,能显著提高克隆胚胎的囊胚率,减少胚胎移植数量,提高代孕母猪的怀孕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亚麻油对中后期蛋用种公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只399日龄蛋用种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亚麻油(0%、1%、2%和4%)日粮。预饲期7d,正式期28d。于试验期末,取血液、肝脏和睾丸,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2%亚麻油组血浆、肝脏和睾丸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亚麻油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但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添加2%亚麻油可显著增强种公鸡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93.
以开发一种启动时间短、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负荷和不利环境能力强、能耗低的厌氧处理反应器为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在水中呈水草型摇摆状态的生物带作为半固定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人工模拟高浓度废水,进行启动与运行试验,考察和评估其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上升流速为0.104~0.124 m/h的运行条件下,COD去除率在试验第30天时达到最高的96%,稳定运行状态下去除率为88%左右;反应器在温度和负荷双重冲击条件下,7d后COD去除率下降至67%,出现酸化倾向,负荷维持不变,仅温度恢复正常,11d时COD去除率回升并稳定在88%左右,恢复至原稳定状态,表现出很好的抗冲击负荷和不利环境能力;负荷启动与运行阶段,反应器平均沼气产率为0.43m3/kg,产气状况良好;生物带载体上形成的生物膜活性较高,VSS/SS达到0.7,且生物相较为丰富,说明反应器的半固定床结构设计优良,可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Vero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病毒感染初期(6h),尽管细胞结构完整,部分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扩张,胞浆出现空泡;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12h),病毒粒子逐渐增多,细胞质内出现较多空泡状结构,病毒粒子先后出现在胞浆及细胞核内部;感染24h后,病毒粒子数目显著增多,空泡化明显,出现细胞核分解,细胞融合更加明显;感染最后阶段(48h),空泡化严重,核质固缩,细胞间大量融合,病毒粒子出芽排出。以上结果,为揭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积累了数据。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其发病机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合并球囊拉伤的方法,模拟人类自然发病过程,建立小型猪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饲喂高脂饲料后第30天造模,动物存活率100%,随时间的增加体重逐渐升高;与基础值相比,血液中甘油三酯(TG)含量变化不显著,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变化显著(P!0.05);饲喂高脂饲料后第120天,与基础值相比,总胆固醇含量升至其5.6倍,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至其8.4倍,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至其4.4倍;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均大于4;病理学观察显示血管损伤部位管腔狭窄,病变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特征。上述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在4个月内成功复制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与其他现有的As动物模型相比,具有成模时间短,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脓毒症的治疗效率不高。更为严重的是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其内部的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清楚。许多种类的脓毒症的动物模型已经建立,其中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代表临床脓毒症最理想的模型。然而就CLP模型造模的死亡率、炎症反应以及病理变化而言不同的实验室之间结果有较大差异。目的:为了建立在有限实验条件下稳定性重复性好的大鼠模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方法:1、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盲肠结扎程度与大鼠死亡率之间关系。2、收集组织切片,确定其病理改变。3、在相同造模程度下,2种不同麻醉(水合氯醛和异氟烷)分别麻醉的大鼠,观察CLP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成功确定模型中大鼠盲肠结扎的程度。2、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脓毒症的典型病理组织损伤,符合进一步研究的需要。3、在研究中发现相同造模程度下异氟醚麻醉组CLP大鼠死亡率为25%;水合氯醛麻醉组CLP大鼠死亡率达68.75%。  相似文献   
997.
At present, the usual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ing the cow disease caused by pathogens is still antimicrobials.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s makes bacteria produce resistance, and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The main pathogens of dairy cows include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eptococcus, Escherichia coli and so on, which show a trend of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It not only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airy cow, but also gives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s far more than the speed of people developing antimicrobial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efficacy of existing antimicrobials for treating infections.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master the bacterial resistance mechanism, such as bacterial molecular resistance mechanism, antibiotic efflux mechanism or reducing the intake mechanism, biofilm, so as to help us find the adequate therapeutics; On the other hand, taking differe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emergence bacterial resistance, such as plasmid elimination, antibiotic substitutes,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safe antimicrobials, clinical rational drug (combined treatment) and so on. This article reviews dairy cow's main pathogen resistance,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drug resistanc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ke a prospect for this. It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drug resistance, regulating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s and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及降血糖作用。[方法]以玉米须为材料,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玉米须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16倍70%乙醇,回流2次,每次浸提2 h。动物试验表明,玉米须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持续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辽宁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现状,2005~2008年连续四年七次采集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户井水样品1 307个,利用TU-1810 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了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8.96 mg/L,大于20 mg/L的样品占32.08%。保护地蔬菜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26 mg/L,个别的蔬菜种植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396.67 mg/L。水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0.62 mg/L,玉米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为17.8 mg/L。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UBXN1在大黄鱼抗盾纤毛虫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涉及的免疫信号通路,本实验采用RT-PCR鉴定了大黄鱼UBXN1基因,并利用在线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探究UBXN1在多个组织的表达情况,及盾纤毛虫感染下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分析UBXN1的亚细胞定位;转录组筛选UBXN1过表达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UBXN1基因cDNA全长为915 bp,编码304 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同源比对和结构预测表明UBXN1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蛋白,包含UBA和UBX结构域。qPCR分析表明UBXN1呈组成型分布表达,脑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心脏和肾脏,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盾纤毛虫感染大黄鱼,UBXN1在脾脏、脑、肝脏和肾脏表达量早期显著升高,后期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UBXN1在大黄鱼肾脏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在293T细胞过表达UBXN1,转录组分析筛选到12个上调基因,4个下调基因,其中RPL41/RPL39/XIST/RNA45SN4表达量显著增加,而ATP8/ND4L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UBXN1在大黄鱼抗寄生虫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UBXN1的免疫调控信号通路奠定基础, 这是目前在鱼类首次报道UBX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