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7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林业   441篇
农学   358篇
基础科学   228篇
  525篇
综合类   3079篇
农作物   458篇
水产渔业   339篇
畜牧兽医   919篇
园艺   467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猪种ESR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运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皮特兰、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荣昌猪、苏太猪等9个国内外猪种的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约克夏猪、二花脸猪、枫泾猪和苏太猪中检测到了AA、AB、BB 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皮特兰猪中检测到AB、BB 2种基因型,在长白猪、梅山猪、荣昌猪中只检测到了AB基因型.在本研究中不同品种的A、B基因频率差异显著,总体上在国外猪群体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地方猪种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02.
四川紫色丘陵农区坡耕地饲草种植模式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把饲草作为主要作物引入耕作制,通过3年3重复随机区组定位试验研究,构建适于四川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应用的粮饲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冬季以小麦为主,间套黑麦草、燕麦等冬季饲草,夏季以苏丹草、菊苣等夏季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与对照麦/玉/苕种植模式相比,能够稳定小麦籽粒产量,8~9倍的提高饲草鲜产,提高50%以上的可饲用干物产出,提高粗蛋白产出1倍以上,增加产值30%以上。冬季以小麦为主,间套黑麦草、燕麦等冬季饲草,夏季以苏丹草、菊苣等夏季饲草为主的种植模式能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提高紫色丘陵区旱坡耕地饲料产出,为区域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保障,是适用于该区域的可持续高效旱坡地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3.
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阳性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阳性血清,本实验将4头非免疫健康猪进行猪瘟活疫苗基础免疫和猪瘟石门强毒株反复强化免疫后,采血分离血清,过滤、分装、冻干、熔封,获得4批产品,并进行了检验和验证。结果显示: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均一性检验、支原体检验、真空度测定均合格;剩余水分均小于4%;特异性检验表明,口蹄疫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抗体均为阴性;残余猪瘟病毒免疫荧光和套式RT-PCR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兔体中和效价分别为1∶800、1∶800、1∶800和1∶1 600;对猪瘟兔化弱毒种毒和5种猪瘟活疫苗的验证结果均良好。该4批血清可以用于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  相似文献   
104.
罗婧婧  杨学军 《草原与草坪》2010,30(5):74-76,83
大沙鼠(Rhombimys opimus)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沙生荒漠植被造成严重危害。试验选取5种化学药剂,在民勤县荒漠梭梭林内进行大沙鼠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大卫和磷化锌的防治效果较好,校正灭洞率分别为88.24%和83.39%;克鼠星1号和C型肉毒素的校正灭洞率分别为78.70%和71.24%;鼢鼠灵的防治效果最差,校正灭洞率为9.67%。0.5%大卫与克鼠星1号、C型肉毒素、鼢鼠灵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磷化锌与C型肉毒素、鼢鼠灵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0.5%大卫、磷化锌对大沙鼠的防治效果最佳,克鼠星1号和C型肉毒素对大沙鼠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季节动态感染情况,分别于2015年冬至、2016年春分、夏至和秋分,在策勒县某牧业合作社采集和田羊和策勒黑羊血液样本共120份,应用PCR对无浆体的MSP4基因和16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检测绵羊的无浆体总阳性率为99.2%(119/120),以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和嗜吞噬无浆体(A.phagocytophilum)混合感染为主,占阳性样本比例为61.3%(73/119),A.ovis和A.phagocytophilum占阳性样本比例分别为31.1%(37/119)和7.6%(9/119)。在不同季节,和田羊和策勒黑羊无浆体均普遍感染,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新疆策勒县某羊场绵羊的无浆体病全年均可流行,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06.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64周龄罗曼灰父母代种鸡81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葡萄籽粕替代基础日粮中3%、4.5%、6%、7.5%、9%玉米的试验日粮(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葡萄籽粕能够明显抑制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降低,对于日均产蛋量,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产蛋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38%、14.76%、18.09%(P<0.05),各试验组蛋鸡的日均采食量、料蛋比及破软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籽粕处理组鸡蛋的哈氏单位、蛋黄重及蛋壳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但随葡萄籽粕添加量的增加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葡萄籽粕能够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1);并能够提高种鸡新城疫HI抗体水平(P>0.05)。综上,在种鸡产蛋高峰后期日粮中以葡萄籽粕替代玉米,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改善鸡蛋品质,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且以替代6%的玉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鸡新城疫Lasota株病毒(NDV)和鸡新城疫灭活疫苗按6组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12只12周龄SPF公鸡,以探索快速制备效价较高的鸡新城疫高免血清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的NDV剂量可以影响抗体水平增长的速度,免疫剂量越大,抗体水平增长越快;但是NDV两次免疫后只能使抗体水平增长到10log2,而再以灭活疫苗免疫可使抗体水平达到14log2。  相似文献   
108.
四川省部分地区山羊沙门氏菌健康带菌率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四川省山羊沙门氏菌带菌情况,本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部分地区5个规模化山羊养殖场表观健康山羊粪便196份,经BPW预增菌、TTB选择性增菌后,采用靶向invA基因的PCR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的带菌率;对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随机选择25株沙门氏菌分离株测定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山羊沙门氏菌的平均带菌率为54.5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均对丁胺卡那敏感,而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株占88%,其中耐2~7种药物的占52%,耐9~13种药物的占36%。结果表明,四川省部分地区山羊的沙门氏菌健康带菌率较高,且多重耐药性普遍,其公共卫生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一种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PCR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VP72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一种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PCR方法。应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与OIE参考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参考实验室提供的非洲猪瘟病毒1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以及本实验室收集的野外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猪的其他病原没有交叉反应;其敏感性与OIE参考的方法相当;所建立的PCR方法能够成功扩增非洲猪瘟病毒1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野外样品检测均为阴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够用于非洲猪瘟疫病的诊断以及防控。  相似文献   
110.
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lar stomatitis virs,VSV)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病毒载体,可应用于制备疫苗和治疗肿瘤,但该载体仍存在安全性问题,高剂量注射实验动物可导致产生神经毒性.为减低乃至去除野生型VSV的致病性,作者针对VSV毒力因子,构建了Matrix蛋白和G蛋白双位点突变型重组VSV,该病毒敲除了原来Matrix蛋白的第51位精氨酸和G蛋白C末端的28个氨基酸.相比野生型VSV,新病毒的致病性显著降低.试验也证实这个致弱的病毒是由于2种不同弱化机理共同作用所致,即Ⅰ型干扰素作用和复制能力减低.新型VSV病毒载体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疫苗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