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4篇
  免费   1505篇
  国内免费   2177篇
林业   1667篇
农学   1687篇
基础科学   1174篇
  2440篇
综合类   10230篇
农作物   1450篇
水产渔业   1347篇
畜牧兽医   3524篇
园艺   1512篇
植物保护   1285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1020篇
  2021年   1116篇
  2020年   1042篇
  2019年   1081篇
  2018年   772篇
  2017年   1160篇
  2016年   848篇
  2015年   1204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1864篇
  2011年   1891篇
  2010年   1681篇
  2009年   1512篇
  2008年   1532篇
  2007年   1412篇
  2006年   1194篇
  2005年   969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浸没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浓度镉溶液(0、2、5、50mg·L-1)对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的膜系统、光合系统的损伤情况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匍灯藓外表伤害症状随Cd胁迫浓度增加而加重;湿地匍灯藓对Cd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且藓体Cd累积量与溶液Cd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湿地匍灯藓的总叶绿素含量随Cd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其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Cd胁迫引起湿地匍灯藓的丙二醛(MDA)积累,同时伴随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MD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Cd浓度增加均持续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却随Cd浓度增加而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可溶性蛋白和CAT活性均与MD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SOD活性则与MD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POD活性与MD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Cd胁迫抑制或降解光合作用相关酶类、细胞膜质过氧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可能是湿地匍灯藓遭受Cd毒害的主要原因;湿地匍灯藓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SOD和POD活性来抵御Cd的毒害,但由于CAT活性丧失,使湿地匍灯藓的防御系统崩溃,最终导致了湿地匍灯藓细胞的凋亡。可溶性糖、SOD和POD可以作为湿地匍灯藓防御Cd毒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基于GIS信息平台,采用土壤流失评估模型(USLE)对东苕溪典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估算评价,识别了土壤流失关键源区。结果表明:东苕溪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在时间上与降雨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730,P〈0.05),侵蚀方式以水力侵蚀为主;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347t·km-2,属轻度强度侵蚀,土壤侵蚀强度呈现南北两端高,中部地区低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差异显著,年均侵蚀模数城镇用地〉农村生活用地〉耕地〉林地〉园地;中度及强度侵蚀区主要发生在陡坡带及7°~12°的耕地,极强度及剧烈侵蚀区主要集中在坡度大于12°的耕地、城镇用地及农村用地。  相似文献   
993.
气候变化与土壤湿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洁  陈效民  张勇 《土壤通报》2012,(5):1271-1276
在分析气候变化与土壤湿度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该研究的进展。首先,描述了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气候变化与土壤湿度之间关系的现状;论述了该研究取得的成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次,简要总结了目前研究仍显薄弱的资料诊断分析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土壤湿度的监测与预报是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从而实现适时适量灌溉的基础,因此本文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湿度变化趋势的研究及节水灌溉(特别是干旱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石斛兰无土栽培基质优化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的选用是石斛兰无土栽培成败的关键。通过石斛兰无土栽培基质的优化筛选,研究来源广泛、价廉、无污染的基质配比,以适应石斛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及提高其观赏品质的要求。不同配比基质对石斛兰营养生长和开花性状各项指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火山岩∶木炭∶椰衣=1∶1∶2的基质配比最有利于石斛兰生长。  相似文献   
995.
基于DSSAT作物模型的中美大豆主产区单产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基于作物模型的大面积作物产量估测研究,可以为及时掌握全球重点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情况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以大豆为监测作物,选取中国吉林省和美国爱荷华州作为研究区域,基于DSSAT作物估产模型中的SOYGRO大豆模型,利用分辨率为0.5°×0.5°的生育期气象要素以及500 m×500 m绿色叶绿素植被指数,进行遥感数据融合作物模型估测大豆单位产量的模拟与验证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7年,美国爱荷华州大豆单位产量模拟值的平均误差为16.8%,均方根误差为762.8 kg/hm~2,平均偏差为107.2 kg/hm~2;中国吉林省大豆单位产量估测的平均误差为36.3%,均方根误差为1 088.4 kg/hm~2,平均偏差为-237.9 kg/hm~2。在县域尺度下,大豆单位产量模拟值与调查值的拟合度较好,尤其在产量较低的年份,其中美国爱荷华州的产量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8,中国吉林省的相关系数偏小,为0.59,表明对美国爱荷华州大豆单位产量的估测精度优于中国吉林省。研究所建立的大豆单位产量估测技术路线,可以为中美两国主产区作物单位产量的大面积有效估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王鹏  吴杰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1):299-306
针对不规则果形梨果,为构建适用于评估果形不规则梨果硬度的硬度指标,该研究采用傅里叶描述子对梨果轮廓进行描述,并将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相结合,研究果形变化对梨果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基于振动频率和果形描述子构建硬度评估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前15个傅里叶描述子可以准确描述啤梨果形轮廓特征,第1傅里叶描述子与啤梨低频弯曲、挤压、呼吸模态频率线性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22、0.700;挤压模态振动变形在赤道部较大,测试时易于提取共振频率,因此选取挤压模态频率构建含有第1傅里叶描述子的硬度指标,新指标评估硬度值与M-T穿刺硬度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892。研究结果可为果形不规则梨果硬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改良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肥力和番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不同改良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陕西省太白县秦西蔬菜种植示范园大棚为研究试点,选取草木灰、生物炭、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3种改良剂,设置了EM菌(E)、生物炭(S)、生物炭+EM菌(SE)、草木灰(C)、草木灰+生物炭(CS)、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和不施加任何改良剂的空白对照(CK)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在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及速效钾含量方面效果最显著,与CK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3.06%、130.94%、44.34%、52.78%、67.72%、126.71%、16.24%、119.48%;与CK处理相比,各种配施改良剂处理的植株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单施改良剂处理,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最显著,提高了25.17%;各处理的植株全磷含量较CK处理均显著增加,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效果最明显,且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是CK处理的2.09倍;除EM菌(E)处理外,其他5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植株全钾含量,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效果最显著,且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是CK处理的1.44倍;但6个处理均对植株灰分无显著影响;与CK处理相比,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的糖酸比最高,达69.23%;与CK处理相比,各处理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显著提高,而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效果最显著;通过对各处理的综合得分均值进行比较,草木灰+生物炭+EM菌(CSE)处理得分最高。综合分析得出,施加草木灰+生物炭+EM菌能有效改善太白县高山设施蔬菜种植土壤的酸化、肥力等,提高西红柿的品质。  相似文献   
998.
灌区蓝绿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水足迹多时空分布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物生产水足迹度量作物生产过程对不同类型水资源的消耗,为实现农业水资源管理与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新视角。该研究通过耦合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块,考虑输配水损失,构建灌区蓝、绿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水足迹多时间尺度分布式量化模型;以宝鸡峡灌区为例,定量评价不同典型年灌区蓝绿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水足迹多时间尺度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蓝绿水资源总量在2008-2017年呈上升趋势。各作物对绿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持续上升,而小麦蓝水资源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玉米、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73和779 m3/t;作物生产绿水足迹在拔节-灌浆期占比较高,成熟期占比较低;作物生产水足迹在日尺度波动幅度最大;平水年、丰水年灌区用水存在不合理现象,枯水年作物生产单产水平最高,总水足迹最低,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该研究所构建模型可移植适用于无排水渠系灌区水文模拟,准确量化灌区农业生产耗水,解析日-月尺度作物生产水足迹演变特征,有助于明确灌区作物耗水规律,进而高效利用绿水资源,合理配置蓝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实现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99.
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全球老年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华  陈杰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5):324-332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老年食品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1990~2020年全球老年食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为中国老年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全球有64个国家/地区、852个研究机构,236种期刊开展了老年食品研究,跨区域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频繁,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均表现出较大的研究体量和较强的合作关系,美国、荷兰老年食品研究的总体质量较高,优势研究机构大多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营养学、食品科学技术、老年医学等,重点关注膳食补充、健康状况和相关风险。研究前沿有粮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健康状况(health statu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康复(rehabilitation)、超重(overweight)、有效性(validity)、吞咽困难(dysphagia)、滋味(taste)等。中国老年食品以糊粉类为主,分类混乱、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年食品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未来老年食品研究应以老年医学和营养学理论为基础,重点开发营养强化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加强食品的感官修饰研究力度,以满足老年人营养和健康的多元化需求,积极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方式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4个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配置4个组合进行混合间栽组合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间栽区各品种的平均叶瘟和穗瘟发病率均比净栽区低,尤其对优质易感病糯稻品种,穗瘟相对防治效果达到46.90%~77.36%。混合间栽较之净栽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675.0~921.3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