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4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2661篇
林业   1501篇
农学   1739篇
基础科学   1094篇
  2538篇
综合类   9304篇
农作物   1690篇
水产渔业   1092篇
畜牧兽医   3535篇
园艺   1413篇
植物保护   1264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1042篇
  2021年   1045篇
  2020年   1028篇
  2019年   1032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1105篇
  2016年   820篇
  2015年   1085篇
  2014年   1184篇
  2013年   1354篇
  2012年   1704篇
  2011年   1810篇
  2010年   1606篇
  2009年   1311篇
  2008年   1412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夏季高温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析了济宁夏季高温特征及其城市热岛效应对高温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宁夏季高温期日数多、范围广,年、月际变化特征明显;极端高温事件强度和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增强;济宁城市高温主要受白天热岛效应的影响,且影响主要集中于春末夏初,作用超过10%。  相似文献   
122.
楚原梦冉  董鑫  胡刚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266-266,270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南充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但关于夏季鸟类群落方面的报道很少。2013年3—5月对该地区的鸟类采用路线统计法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类34种,隶属4个目16科,其中非雀形目6种,雀形目28种。  相似文献   
123.
根据严重段塞流4个阶段的特点,针对L形立管系统不稳定流建立了一维准平衡态简化计算模型,其忽略摩阻和加速度的影响,立管中气相穿透过程应用漂移流模型。气相穿透、气液喷发阶段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并引入气相密度偏移修正过程,能够对典型严重段塞流和液塞长度小于立管高度的过渡严重段塞流进行模拟。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室结果以及其他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对L形立管系统中的两相不稳定流动进行较准确的模拟。(图2,表3,参16)。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 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5.
以一株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MTT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ATP生物发光法和高通量生长曲线法在活细菌高通量计数上的应用效果。用96孔培养板进行不同浓度细菌活菌计数,确定了上述3种方法在副溶血弧菌活菌计数的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的MTT比色法以DMSO溶解的MTT产物甲瓒在555 nm的吸光度(OD555 nm)为计数依据,活菌数的对数(LgC)与LgOD555 nm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为LgC=(1.0439±0.0200)LgOD555 nm+(8.0565±0.0125),相关系数R²=0.9965,线性检测范围为7.8×106~2.5×108 CFU/ml;ATP生物发光法以ATP产生的相对发光度值(RLU)为计数依据,LgC与LgRUL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为LgC=(0.9590±0.0065)LgRLU+(0.9949±0.0366),相关系数R²=0.9994,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4~3.0×108 CFU/ml;高通量生长曲线法以生长曲线达到拐点的时间(Ts)为计数依据,LgC与Ts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为LgC=?(0.8727±0.0230)Ts+(9.0128±0.1572),相关系数R²=0.9924,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0~1.0×107 CFU/ml。用3种方法对实际菌液测量并与平板计数法比较表明,ATP生物发光法与高通量生长曲线法有很好的准确性,MTT比色法准确度稍差,而高通量生长曲线法有最宽的线性范围,也最适合高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6.
藻类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直接反映池塘生态健康水平,影响养殖产量与品质。2019年开展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养殖池塘藻类调查过程中,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西关村图登农场的养殖池塘中,采集并鉴定了硅藻的中国新记录种-德国舟形藻(Navicula germanopolonica Witkowski&Lange-Bertalot)。藻类样品经离心、酸化、灼烧和洗涤得到硅藻外壳标本,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分析其形态和结构特征,参照Lange-Bertalot等建立的分类系统,并与国内外水域发现的相似属种比较后,将其鉴定为中国新纪录种-德国舟形藻。该物种主要鉴定特征是壳面为椭圆披针形,中央区明显,近壳缝端略膨大呈珠状,远壳缝端呈钩状,中部线纹呈辐射状且末端略汇聚。本文还分析了该物种的生境特征。该种的发现丰富了我国硅藻种类多样性,为该属种类的世界地理分布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7.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_(1/2β))、达峰时间(T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_(1/2α)、t_(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相似文献   
128.
本文详细介绍了长北气田C1井组GPS施工控制网和井位测量的技术方案及施测情况,测量成果均满足测量规范要求,为钻井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井位数据,对其他油气施工工程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9.
温室移动机器人避障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实现移动机器人在温室内的避障,应用虚拟力场法建市了避障模型,描述了目标点的虚拟引力和障碍物的虚拟斥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设计,实现了从机器人运动班杯值到控制量的转变。结果证明,机器人在多变的周边环境中能够实现避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0.
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也是“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分析山西发展苜蓿产业化在自然区位、政策支撑和经济比较三方面的优势出发,重点研究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发展苜蓿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