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2篇
  免费   852篇
  国内免费   1653篇
林业   831篇
农学   830篇
基础科学   652篇
  1471篇
综合类   6696篇
农作物   1216篇
水产渔业   722篇
畜牧兽医   2323篇
园艺   1092篇
植物保护   794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747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312篇
  2010年   1181篇
  2009年   936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904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44头平均体重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母猪分成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实测粗蛋白质含量为18.10%的普通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饲喂实测粗蛋白质含量为16.08%和14.12%的氨基酸平衡饲粮。试验期37 d,前7 d为预试期,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3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日氮素总排泄量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8.69%、38.68%,3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试验1组、试验2组猪每增重1 kg所需要的饲料成本分别较对照组节省0.11和0.23元。综合考虑,生长猪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以作为实现养殖效益与环保双赢的主要技术措施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四川省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分析分离株espp2基因,本试验从2013年8月到12月分离该菌并扩增其esp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12株副猪嗜血杆菌,镜检发现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卫星试验表明分离株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产生卫星现象;生化试验显示分离株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蔗糖、果糖、木糖、甘露醇、山梨醇、尿素、D-核糖和精氨酸水解酶;PCR鉴定发现均扩增到约821bp的目的片段。药敏试验显示分离株对氟苯尼考、先锋霉素V、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和环丙氟哌酸敏感。扩增SC-1和12株分离株的espp2基因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SH0165、ZJ0906和Nagasaki的espp2基因共计16条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相似性大于98%,这16条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大于97%,表明副猪嗜血杆菌espp2基因变异度低,较保守。  相似文献   
993.
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奶牛瘤胃内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H降低,导致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瘤胃内异常代谢产物(细菌内毒素、组胺等)增加,甚至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其中,组胺是机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高浓度的组胺转运至血液后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引起奶牛多种疾病,并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奶牛瘤胃异常发酵时组胺的产生和转运以及组胺诱导炎性反应的机制进行综述,同时,介绍一些限制组胺生成和转运的方法,为控制和减少组胺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粪肠球菌,研究其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指数和腹泻率、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选取120头(28±2)日龄平均体重为(7.60±0.81)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4头,每个重复为1圈。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mg/kg硫酸黏菌素和400 mg/kg杆菌肽锌,3个粪肠球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200和1 000 mg/kg粪肠球菌,试验期31 d。试验结果显示:1)在1~14 d,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和粪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在15~31 d,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200和1 000 mg/kg组可极显著提高ADFI和ADG(P0.01)。在1~31 d,与对照组相比,200和1 000 mg/kg组的ADFI均极显著提高(P0.01),而ADG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和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1 000 mg/kg组可极显著提高ADFI(P0.01),而200和1 000 mg/kg组的ADG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和P0.01)。2)在1~14 d,与对照组相比,40 mg/kg组的腹泻指数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在15~31 d和1~31 d,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40和1 000 mg/kg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腹泻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粪肠球菌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总蛋白含量(P0.05),其中200和1 000 mg/kg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这2组分别可以显著和极显著提高球蛋白含量(P0.05和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200和1 000 mg/kg组可以显著提高总蛋白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1 000 mg/kg组的白球比显著降低(P0.05),另外,抗生素组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200 mg/kg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1 000 mg/kg组的肝脏重量和脾脏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200和1 000 mg/kg组可显著提高肝脏重量(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可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饲喂15~31 d),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免疫力,其中添加量为1 000 mg/kg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Reyan No.5')-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利用水培试验对接种7株不同根瘤菌的柱花草进行3个磷浓度的处理,通过对柱花草干重、植株含氮量、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的测定及分析确定磷对共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不利于柱花草及根瘤菌共生体系的生长;菌株YM11-1,FS3-1-1在高磷时固氮促生效果最佳,菌株LZ3 2,RJS9-2,BS1-1,CJ1则在中等磷条件下固氮促生效果最佳,磷对菌株PN13-3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6.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极为发育,形成大量侵蚀劣地,对该区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差异较大,草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且坡下部与坡上部和坡中部之间草被生长状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同等降雨状况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现指数递减趋势,但其衰减速率不同,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衰减速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相反顺序;3)监测时段内土壤水分(土壤平均含水量和末次土壤含水量)与草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侵蚀劣地不同坡位下土壤水分差异是决定草被生长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以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辐照剂量对蜂球囊菌的杀灭效果,以期明确有效杀灭蜂球囊菌的最低辐照剂量,为Co60γ射线辐照蜜蜂饲料(特别是蜂花粉)时的辐照剂量选择提供依据。利用细菌纯化技术从患白垩病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蜂球囊菌,并结合形态学、乳酸酚棉兰染色及5.8S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同时制备不同梯度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悬液加入到蜜蜂幼虫饲料中,以饲喂方式侵染3日龄意蜂幼虫,确定半数致死浓度(LC50);蜜蜂幼虫饲料中添加上述确定LC50的孢子,以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并通过侵染幼虫试验,确定有效杀灭蜜蜂饲料中孢子的最低辐照剂量。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患白垩病的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即为蜜蜂白垩病的病原——蜂球囊菌;蜂球囊菌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意蜂幼虫的LC50为9.5×104个/mL;当Co60γ射线辐照剂量为7.0kGy时,幼虫患病率与未辐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确定对添加半数致死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饲料的最低有效辐照剂量为7.0kGy。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纳帕海、属都湖、碧塔海和剑湖4个高原湖泊矢量数据,利用Arc Map 10、Fragstats 3.3、Excel等软件,系统分析了1955~2012年4个高原湖泊水域面积和形状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泊时空演变规律各异。纳帕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都处于无规律的波动变化过程中。属都湖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1955~1994年都处于增加状态,1994~2011年保持不变。碧塔海水域面积和形状复杂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剑湖水域面积1957~2012年呈减少趋势,形状复杂程度呈增加趋势。(2)时空变化程度各不相同。4个高原湖泊时空变化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纳帕海﹥剑湖﹥属都湖﹥碧塔海。(3)演变驱动因子不尽一致。纳帕海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疏浚落水洞、建闸控水、泥沙淤积、改造河道、气候变化、湖水污染和旅游干扰。剑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疏浚河道、泥沙淤积、湖滩开发、建闸控水、气候变化和湖水污染。属都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筑坝蓄水。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没有导致碧塔海湖泊的变化。(4)受人为干扰程度有差异。4个高原湖泊受人为干扰程度由重到轻的排序为纳帕海﹥剑湖﹥属都湖﹥碧塔海。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不同核背景下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对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明确其与花药败育的关系.以同质异核不育系K932S、K169S、近等基因恢复系K932R和保持系K169为材料,采用植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对花药发育不同时期的5个线粒体复合体活性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除花粉母细胞时期复合体Ⅱ、Ⅳ外,其余时期不育细胞质复合体Ⅰ、Ⅱ、Ⅳ活性在K169核背景下显著高于K932,绝大多数时期复合体Ⅲ、Ⅴ的活性则相反,但存在恢复基因时,K932R可改变部分时期不育细胞质不同线粒体复合体的活性.在二分体时期,不育细胞质复合体Ⅱ、Ⅲ、Ⅴ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可育胞质,而其他多数时期5个复合体的活性则相反.由此可见,在花药发育不同时期,核背景对玉米CMS-C不同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均有显著影响;相同核背景下,二分体时期不育细胞质复合体Ⅱ、Ⅲ、Ⅴ活性比正常细胞质显著降低,可能与CMS-C花药败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在自然界中,植物体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在这种复合侵染中不同病毒间会引起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方式,如协同效应、拮抗效应或共存效应.其中拮抗效应中最为著名的是交叉保护现象,也被称为次级排斥现象,其引发的效应表现为病毒复合侵染植物时先侵染病毒会抑制同属或近源的其他病毒的侵染.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同属的不同种病毒间或同种病毒的不同突变株系之间.对于这一现象机制的可能解释有蛋白质介导的阻力、植物体本体防御介导的阻力以及植物体中RNA沉默途径介导的作用机制等,此外有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子(VSRs)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可能在病毒复合侵染植物的组织的侵染模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完整的解释这种现象,交叉保护作用的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主要概述了已知的关于植物病毒拮抗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此外还阐述了当前这一现象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