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641篇
林业   711篇
农学   950篇
基础科学   511篇
  878篇
综合类   1787篇
农作物   376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722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interaction of 5-Iodouracil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investigated in aqueous solution b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spectrum in combination with UV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modeling method. The quenching mechanism and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5-Iodouracil with HS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The binding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Lineweaver-Burk equ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enthalpy change (ΔH) and entropy change (ΔS), were calculated by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binding of 5-Iodouracil with HSA. The binding distance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Föster’s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theory. The effect of some normal ions on the binding constants was discussed. Model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elucidate the interaction mode between 5-Iodouracil and HSA, which was agreed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 by thermodynamic method. Moreover, th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technique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quantify total protein in human body fluids including serum, urine, and saliva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was stable, reliable, selective, sensitive, and practica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SA.  相似文献   
992.
在北京顺义隔离试验圃内研究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重点在于观察该线虫对北京地区栽培作物种类的寄生性和致病力、对北方低温的抗逆生存能力及对北方碱性土壤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自然露地环境条件下不能越冬存活。但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环境中,该线虫均可获得适合的寄主、温度及土壤酸碱度(pH)等条件,并可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温室和大棚等设施条件下有着极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饲料含毒法,测定了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1日龄幼虫连续取食含不同浓度Cd2 或Cu2 的人工饲料,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二种重金属离子能诱导昆虫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并且存在浓度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在0~1600μg/g饲料浓度范围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与幼虫取食Cd2 和Cu2 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所求回归方程分别为y=0.2789 0.0002x和y=0.3141 0.0002x。当处理浓度为800μg/g时,在0~120h时间内,MDA含量与幼虫取食Cd2 和Cu2 的时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3041 0.0042x和y=0.3251 0.0029x。  相似文献   
994.
土地退化是中国和加拿大共同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介绍加拿大的土地资源管理、退化土地恢复、森林资源管理、农业环境保护和矿区复垦等政策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列举并分析加拿大实施的退化土地防治措施、经验和成效,指出我国应借鉴加拿大在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995.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动物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衡量标准之一。文中从野生动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生存力、分布格局以及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总结了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 提出几种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对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以期为今后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确定‘郑单958’玉米品种在晋南盆地夏播的合理种植密度,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效能,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正常年份,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和单穗重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存在差异,而出粒率、穗行数和收获指数不存在差异;种植密度对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单穗重>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出粒率>收获指数;穗长、穗粗和穗轴重对单穗重(籽粒)的贡献大小为:穗长>穗粗>穗轴重。晋南盆地夏播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其籽粒产量是随干物质积累的增加而协同提高,对收获指数性状影响较小。该项研究为晋南盆地夏播玉米增加种植密度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为北方苦荞生产中提供合理利用‘晋荞麦2号’的依据,根据2006-2008年度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和2008年度国家苦荞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06-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和2008年国家苦荞生产试验中,‘晋荞麦2号’平均产量分别为2006.0 kg/hm2和2152.5 kg/hm2,分别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3%和24.4%;高稳系数分别为39.80%和5.4%,均小于对照‘九江苦荞’;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1.58%和38.85%,均小于对照‘九江苦荞’;适应度分别为48.7%和100%,均高于对照‘九江苦荞’。由此得出,‘晋荞麦2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强的中熟苦荞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品质好,适宜加工各种苦荞保健产品和进行产业化开发,在中国北方苦荞种植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2):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重点介绍了西方科技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队伍管理、招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提出把好人才队伍入口质量关,提升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整体质量的改革建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