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46篇
  372篇
综合类   701篇
农作物   232篇
水产渔业   265篇
畜牧兽医   841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采用虫体浸渍法,测定了海南澄迈和儋州两地的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对480克/升毒死蜱EC、77.5%敌敌畏EC、40%辛硫磷EC、40%丙溴磷EC、25%丙溴?辛硫磷EC、20%三唑磷EC等6种杀虫剂对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澄迈和儋州两地区的香蕉假茎象甲的毒力大小顺序相同,毒死蜱>丙溴?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敌敌畏>辛硫磷;儋州地区的香蕉假茎象甲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均高于澄迈地区。  相似文献   
42.
以柑橘木虱信息素复合诱捕器进行橘树树冠挂放不同高度及方位诱集柑橘木虱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挂放高度以橘树树冠顶部的为较好,比挂放在中部和基部的诱集虫量分别增25.2、42.8头/株,诱虫率分别增50.2、85.3%。挂放方位以东部、南部的诱虫量偏多,其东部平均每株34.4头、南部33.4头。并建立人工目测成虫与诱捕器诱集的成虫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27x-12.47;目测若虫和成虫的总虫量和诱捕器的成虫数量之间的线性方程为y=0.711x 9.161。可替代目前采用人工田间目测柑橘木虱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3.
选取五年生健壮费约果树为母株,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三个品种费约果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处理的生根的影响呈显著性水平。影响费约果扦插枝条生根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影响根长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影响插穗根数的因素主次顺序品种>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Gemini品种经1000 mg/L ABT浸泡两分钟,以腐叶土+珍珠岩为基质,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70.00%,平均根长为8.85 cm,平均根数为10.22条/穗;Unique品种经1000 mg/L ABT浸泡两分钟,以腐叶土+蛭石为基质,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56.67%,平均根长为9.32 cm,平均根数为12.33条/穗;Coolidge品种生根率低,均≤20 %。  相似文献   
44.
Väli  Ülo  Mirski  Paweł  Sein  Gunnar  Abel  Urmas  Tõnisalu  Grete  Sellis  Urmas 《Landscape Ecology》2020,35(7):1667-1681
Landscape Ecology - Biodivers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but both are difficult to evaluate directly. Apex predators, such as raptors, are potential surrogate indicators of...  相似文献   
45.
江苏淮南麦区近17年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我从警近30年,全面接触、认知警犬技术工作也有了7年的时间,对警犬事业情有独钟。我深知,警犬技术工作是公安科技的组成部分,在公安一线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我期望,警犬技术能继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继续得到各警种的重视,通过警犬技术工作者的努力,发挥出警犬技术的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47.
北运河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和天津的主要纳污水系,关乎着京津区域发展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009-2010年对北运河水系浮游植物和水质进行了4次调查,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等以及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浮游植物有41种;其中,蓝藻门14种,占34.1%;绿藻门14种,占34.1%;硅藻门7种,占17.1%;裸藻门5种,占12.2%;其它种类2种,占2.5%。夏季以蓝藻为主,秋季、冬季和春季均以绿藻为主,整体表现为蓝藻-绿藻型,主要优势种为蓝藻门、绿藻门的耐污种;北运河的CODMn、NH3-N、NO3-N、TP和TN含量大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的2.12~9.79倍,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氨氮和总磷。北运河的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为中污染,部分断面为重污染,水体质量在中-重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我国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藻类大量生长导致水体光照强度减弱,水生植物严重衰退。为了解水体光照强度减弱对生活在沿岸带草丛中的浮游甲壳动物分布情况的影响,本研究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水族箱中通过移植苦草并覆盖不同层黑色遮阳布来建立4个光照梯度(L1- L4),其透光率分别是40.5%、17.1%、7.1%和2.8%,来模拟自然条件下沿岸带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对低光压力的响应,分析了水体理化指标、苦草和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从不同的光照处理来看,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少,其平均值分别是1.27 mg/L、0.99 mg/L、0.95 mg/L和0.45 mg/L,丰度和多样性也随光照强度减弱逐渐降低;(2)与其他3个处理组相比,L4组中除了锯缘真剑水蚤相对生物量百分比从5%升高到25%,其他种类都有所下降,其中晶莹仙达溞从50%降至9%;(3)浮游甲壳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在秋季(1.28 mg/L)大于夏季(0.54 mg/L),而夏季(83.79 ind./L)平均丰度大于秋季(53.59 ind./L)。统计分析表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光照强度和苦草生长引起的水体理化的变化显著正相关,主要是溶解氧和pH值。  相似文献   
49.
采用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s),以淀山湖湖水中TN、NH3-N、Chl-a和SD为指标,研究了淀山湖湖水氮与叶绿素在1991-2006年间的格局转变规律,分析了转变前后氮与叶绿素的格局特点。结果得出:1991-2006年间,淀山湖湖水中NH3-N和TN含量均存在两种格局,一次转变,发生转变的时间均在2000年;格局转变前NH3-N平均含量为0.649 mg•L-1,转变后为2.014 mg•L-1,是转变前的3.1倍;湖水TN的平均含量格局转变前为2.550 mg•L-1,转变后3.726 mg•L-1,是转变前的1.5倍。淀山湖湖水中Chl-a含量和SD也均存在两种格局,转变均发生在2001年。格局转变前湖水中Chl-a平均含量9.341ug•L-1,转变后19.713ug•L-1,是转变前的2.1倍;湖水SD在转变前平均62 cm,转变后降低为43 cm。2000年的格局转变指数(RSI)2.185,其中NH3-N的RSI 1.038,TN的1.147;2001年的RSI为1.341,其中Chl-a的0.318,SD的为1.023。  相似文献   
50.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llometric growth patterns of Eurasian perch, Perca fluviatilis L., a highly valued commercial species, were studied under intensive rearing conditions from hatching up to 50 DPH (Days Post Hatch). Based on the external morphology, four different phases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of Eurasian perch were identified: pre‐flexion larva 0–20 DPH (5.70–10.16 mm TL); flexion larva 22–30 DPH (11.09–15.14 mm TL) and post‐flexion larva/juvenile 32–50 DPH (18.00–24.75 mm T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owth period when final replacement of all temporary (larval) structures and most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shape of P. fluviatilis occurred (between 13.95 and 24.06 mm TL, during flexion and post‐flexion phas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larva and juvenile. All body segments, except trunk length and tail length showed fast growth (positive allometry) throughout the entire studied period or up to the respective inflexion point with a common tendency to isometry. In addition, the specific behaviours (e.g. pelagic way of life) of Eurasian perch larvae resulted in some characteristic allometric growth patterns in the posterior region, different from the majority of other teleost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ontogeny of the functional morphology under both ecological and aquaculture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