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70篇
  免费   1910篇
  国内免费   3320篇
林业   3276篇
农学   3483篇
基础科学   2100篇
  4887篇
综合类   12354篇
农作物   2129篇
水产渔业   1458篇
畜牧兽医   5168篇
园艺   1529篇
植物保护   1816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1262篇
  2021年   1549篇
  2020年   1392篇
  2019年   1433篇
  2018年   965篇
  2017年   1479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1487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388篇
  2011年   2476篇
  2010年   2312篇
  2009年   2191篇
  2008年   1972篇
  2007年   1917篇
  2006年   1589篇
  2005年   1278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844篇
  2001年   776篇
  2000年   658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基于XML的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系统的元数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善勤  周勇  于雷  舒宁 《土壤学报》2005,42(6):889-895
土壤系统分类的检索系统是以定量化特征为主,描述土壤的知识体系,具有严格的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是建立土壤信息元数据模型的重要基础。XML是先进的网络语言标准,采用可扩展的标记,能够描述各种数据结构,是网络信息共享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土壤信息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系统为主体,参照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和ISO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采用XML为描述语言,建立的土壤信息元数据模型,为实现土壤信息共享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42.
 为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上黄试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该试区总斑块数增加了6个,斑块变化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坡耕地及天然草地斑块分别减少19个和12个,人工草地斑块及梯田分别增加15个和9个;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下降了0.14hm2和185.36m2;梯田、天然草地、疏林地、园地及居民点用地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及未利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水浇地、川台地、乔木林地、水域景观分维数保持不变;上黄试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下降5.86,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0.002,人为干扰度增加1.95,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下降0.25,优势度指数上升0.25。目前,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干预,是驱动该试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43.
浙江中部山区道路边坡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中部山区某高速公路边坡场地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岩层产状、风化程度以及边坡产状等因素对边坡进行分区,并分别进行坡体的稳定性评价.提出各个边坡分区的固坡措施和植被重建技术,简介各主要技术的施工工艺.其思路与方法对边坡的稳定与护坡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4.
基于Web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网络监控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保证蔬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该文提出利用NET技术平台和SQL技术开发成功基于Web的蔬菜农残检测网络监控系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统计和Web报表实现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该文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采用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实现方法.该系统在江苏江阴地区实际测试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45.
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兴利、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首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土流失易造成干旱和水荒,加剧洪水泛滥,河库淤塞,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水体污染与水质下降,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946.
运用137Cs示踪技术探讨了丹江口市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并分析了137Cs含量与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用地土壤侵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旱地>坡耕地>菜田>水田>草地>灌丛,耕作土的侵蚀强度多为中度和强度侵蚀,非耕作土则是微度和轻度侵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分布影响很大,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为草地>灌丛>菜田>水田>沟谷旱地>坡耕地;Pb与Ni含量为灌丛>草地>坡耕地>沟谷旱地>菜田>水田;Cr与Cu含量为灌丛>菜田>坡耕地>草地>沟谷旱地>水田;Zn含量为灌丛>菜田>草地>坡耕地>沟谷旱地>水田。对137Cs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重金属含量进行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在景观简单的小流域,可以利用137Cs含量和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947.
2004年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新垦红壤山地建立了烟草基地,该基地的地理位置是N26°28′~29′,E101°51′~53′,开发总面积约为267hm2。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基地的烤烟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烟叶呈‘倒勺子状’翻卷的症状,初步诊断是生理缺钙所致[1~3]。已有研究[2,3]从田间考察、对土壤和有机肥的检测、病株的组织分析以及水培试验等证明该症状是由于使用了一种含有过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商品有机肥1号(是某肥料厂专门为该基地生产的一批有机肥)所诱发的,其机理是过量的磷酸根和硫酸根与根际土壤中本来就不富裕的有效钙反应形成磷酸钙沉淀和难溶性的硫酸钙,使烟株难以吸收足够的钙而诱发缺  相似文献   
948.
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及时准确地获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对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扶沟县为研究区域,以多生育期Sentinel-1A和Sentinel-2A/B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光谱特征、植被特征和极化特征的多生育期数据集,分析各类地物的特征曲线,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单生育期单传感器、单生育期多传感器、多生育期单传感器和多生育期多传感器的遥感影像进行精细分类,实现县域冬小麦制图。结果显示:单生育期的雷达影像无法满足制图要求,拔节期的总体精度最高,仅为62.9%,多生育期雷达影像分类精度达到81.9%,基本满足制图要求;单生育期的光学影像和融合影像在成熟期的精度最高,总体精度分别为93.4%和95.1%,Kappa系数分别为92.4%和94.8%,可以绘制较为精准的冬小麦分布图;多生育期融合影像绘制的扶沟县2019年冬小麦空间分布图,总体精度为96.8%,结果最优。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的多生育期遥感影像可以为县域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49.
FMDV OA/58病毒株VP1蛋白结构构建与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以口蹄疫病毒株OA/58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EcoR Ⅰ酶切法鉴定.运用同源模建得到OA/58 VP1蛋白3D结构,并结合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预测OA/58 VP1的抗原表位.结果 OA/58 VP1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2~11,15~35,38~50,77~88,90~107,121~125,131~135,140~149,154~163,169~175,178~189,197~213.应用同源模建得到的OA/58 VP1蛋白3D模型来预测其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OA/58 VP1功能,构建突变体和选择表达新型OA/58 VP1蛋白分子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0.
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结合态腐殖质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结合态腐殖质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制度主要影响松结态腐殖质碳含量,对稳结态和紧结态的影响较小。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土壤有机碳和结合态腐殖质碳表现为以递减速率持续上升;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造成土壤有机碳和结合态腐殖质碳不断降低,其下降速率亦表现为递减。在试验的不同阶段,土壤有机碳的亏损或盈余向结合态腐殖质碳分配比例的变化态势各异,不施肥处理随时间的延长渐增,而施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化肥则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