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获得经济效益最明显、增产潜力最大的高产作物。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种植玉米的范围内,海拔相差大,生态类型复杂,立体气候明显。该区内的高产纪录仍为全省最高纪录。该文主要介绍了凉单8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制种要点、综合评述等。  相似文献   
12.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耕地面积31.33万hm^2,其中旱地23.33万hm^2,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42%。据2004年统计资料,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424万hm^2,总产179.5052万t,玉米播种面积9.9156万hm^2,居作物首位,总产52.3495万t,居第2位。解放后凉山州的玉米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1949年单产为855kg/hm^2。至1979年提高N4335kg/hm^2,年均增长67.95kg,  相似文献   
13.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南到金沙江,北毗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幅员面积6.04万km2,是全国最大的彝族人聚居区,全州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海拔305~5958m,年降雨量776~1170mm,年平均气温11.1~19.3℃,≥10℃有效积温2380.8~6352℃,年日照时数在1227~2431h,太阳幅射量91.8~145.5kCal/cm2,年无霜期201~232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水、温、光资源富集,境内安宁河流域为仅次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是四川省玉米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玉米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15个茎瘤芥亲本为材料,按7×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分析茎瘤芥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瘤茎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29.88~13.48,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5个,占33.33%。组配的56个组合瘤茎产量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35.86~34.24,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24个,占42.86%。在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中,既要重视一般配合力选择,更要重视特殊配合力选择。瘤茎产量平均超亲优势为6.24%,变幅为-46.34%~77.22%,正向优势组合占64.29%,茎瘤芥亲本间瘤茎产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瘤茎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可用特殊配合力效应预测瘤茎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凉单14号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外引自交系YU9552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1008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比当地现有主推品种略高,是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202065,适宜四川省高原中熟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在2001~2002年两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75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0%。2002年贵州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837kg/hm^2,比对照增产8.5%。黔东南州种子公司2003年安排在全州16个县(市)进行生产示范,最高产量10852kg/hm^2,最低产量7545kg/hm^2,平均产量9186kg/hm^2。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77.2%,整精米率60.4%,垩白粒率24%,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0.85%,胶稠度50mm,粒长6.7mm,粒型长宽比2.9,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我国发生的玉米灰斑病菌地理差异及遗传结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对玉米灰斑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尾孢菌特异引物对分离自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16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通过ISSR标记筛选出10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81条DNA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19~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9时,供试菌株被聚为2大类群,来自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菌株各自聚为一组,在DNA水平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认为是2类不同的致病类群。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西南各地区玉米灰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均为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表明我国玉米灰斑病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标记可揭示出玉米灰斑病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性,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新品种凉单8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获得经济效益最明显、增产潜力最大的高产作物.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种植玉米的范围内,海拔相差大,生态类型复杂,立体气候明显.该区内的高产纪录仍为全省最高纪录.该文主要介绍了凉单8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制种要点、综合评述等.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获得经济效益最明显、增产潜力最大的高产作物。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种植玉米的范围内,海拔相差大,生态类型复杂,立体气候明显。该区内的高产纪录仍为全省最高纪录。该文主要介绍了凉单8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制种要点、综合评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