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5篇
  1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为研究呼吸道大肠杆菌对肉仔鸡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4只初始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固始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肉仔鸡气管滴注1 m L无菌培养液,大肠杆菌组肉仔鸡气管滴注1 m L大肠杆菌培养液(1×10~9cfu/m L)。滴注后2 h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测定血清中细菌脂多糖(LPS)、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气管滴注大肠杆菌后2 h,大肠杆菌组肉仔鸡血清中LPS含量为33.86 U/mg,较对照组升高了26.15%;AST和ALT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0.89%(P0.05)和298.77%(P0.01);大肠杆菌组肉仔鸡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和GSH-PX活性分别为186.60 U/mg和13.20 U/mg,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3.83%(P0.01)和31.18%(P0.05);MDA含量增加了51.72%(P0.05)。综上,气管滴注大肠杆菌后2 h,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释放出的LPS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引起脂质过氧化物堆积,破坏肝脏细胞,导致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2.
自2012年引进清香、辽核l号品种,经过6年的区域试验得出2个品种都具有坚果外形美观、优质丰产、抗病性强等特点,区别是清香树势旺盛,宜稀植,需配置授粉树,结果稍晚,丰产性能特稳定;辽核1号树势中庸,结果早,丰产性能较稳定.结合多年区域试验栽植经验,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近50年江苏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江苏省52个气象站1961~2012年日降水数据,构建了逐月降雨侵蚀力序列,探讨了研究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江苏省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配呈现出较强的不均匀性,侵蚀力主要集中于夏季的7月份,其中苏北地区7月降雨侵蚀力明显高于苏南地区;(2)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研究区可以划分为苏北、苏中、苏南这3个具有不同年降雨侵蚀力演化特征的子区域,其中苏南地区年降雨侵蚀力的增加趋势较为显著,且这3个子区域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均呈现出2~4年的周期性振荡;(3)基于Mann-Kendall检验,研究区不同月份降雨侵蚀力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突出体现在冬季降雨侵蚀力的显著增加和夏季降雨侵蚀力的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04.
我国每年小麦秸秆产量达2亿吨,其开发利用的难点在于木质素的降解,云芝、灵芝、香菇、朱红栓菌等食用菌中含有高效的木质素降解酶,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小麦秸秆,本实验对云芝菌等降解小麦秸秆木质素的产酶能力进行研究。方法:本文以云芝、灵芝、香菇、平菇、鸡腿菇、猴头菇为研究对象分别降解小麦秸秆,在温度23~25℃、湿度58%~60%的最佳条件下扩大培养,离心提取以上6种菌种的粗酶液,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用分光光度法等对粗酶液的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线性方程Y=6.659X+0.3312,相关系数R~2=0.9904,发现6种菌种在培养的过程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且在第10天含量都趋于稳定。云芝产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效果最佳,第7天时,MnP的酶活最高为313330U/L,Lac的酶活最高为2230U/L。结论:可以用云芝菌的高效产MnP和Lac能力,开发利用小麦秸秆木质素资源。  相似文献   
105.
猕猴能感染人类多种疾病,诸如脑炎、痢疾、结核及寄生虫病等,是医学和各种药物试验的实验动物。为了探明格氏线虫对高等动物的安全性,我们在进行格氏线虫对小白鼠、家兔的安全测试的基础上,对猕猴进行了安全性试验。本文报道格氏线虫及其培养物对猕猴的安全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6.
用显微解剖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羽叶满江红、蕨状满江红和小叶满江红以及它们的无藻萍的茎尖、叶腔和腺毛。对蕨状满江红和小叶满江红正在萌发的大孢子果和胚的微形态也作了研讨。在满江红的茎尖或胚即有腺毛发生,未分化的鱼腥藻或厚垣孢子总是有选择地附着于腺毛上。每片叶片至少有两个初生分支腺毛。它们是鱼腥藻由茎尖进入叶腔的桥梁。腺毛除了具有运输的功能外,很可能是蕨体用来吸收和识别共生藻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全球的温度持续上升,高温胁迫已经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温对水稻等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对人类经济收益的影响尤为重要。为了了解植物应对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综述归纳了高温胁迫对植物形态、生理生化、光合作用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总结了信号传导途径、转录因子的调节、抗高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这3种植物应对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根据以上内容,本文建议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继续深入探索植物耐受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硒是动物和人体健康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近几年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和动物通过食物链获得硒,通过给动物补硒生产健康富硒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苏禽100只散养土鸡,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硒母液,生产富硒鸡蛋。结果表明,富硒饲养10d后生产的鸡蛋可达富硒食品标准,并随着时间推移,鸡蛋硒含量逐渐增加,鸡蛋中的硒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对人体无害;富硒饲养生产的鸡蛋可提高鸡蛋的风味,提高鸡蛋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平均体重为(35.36±0.46)g的黄河鲤1 920尾,随机分为8组(Ⅰ~Ⅷ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尾.Ⅰ~Ⅳ组为注射抗原的免疫组,Ⅴ~Ⅷ组为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分别为0(Ⅰ、Ⅴ组)、1.5×1011(Ⅱ、Ⅵ组)、3.0 ×1011(Ⅲ、Ⅶ组)、4.5×1011 CFU/kg(Ⅳ、Ⅷ组).各组试验鱼在投喂试验饲料28 d后,改喂基础饲料28 d.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42天采用嗜水气单孢菌对各组试验鱼进行攻毒,14 d后统计各组的死亡率,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Ⅲ组黄河鲤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其几何平均值为486.7;其次是Ⅳ组,为372.6;再次是Ⅱ组,为234.6;而Ⅰ组最低,为192.8.免疫组黄河鲤均获得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以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4.5×1011 CFU/kg时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免疫和未免疫黄河鲤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建议添加量为3.0×1011~4.5×1011 CFU/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