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棉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walker)是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它分布广,食性杂,能危害多种作物,果树和林木。近年来,由于福建大面积种植一种重要的栲胶原料一黑荆树,此种害虫接踵而至,并大量发生,危害甚为严重,大发生时甚至整片树林被吃光。笔者于83年10月间在调查黑荆树害虫的过程中,发现棉古毒蛾幼虫有自然感染死亡的现象。经采集鉴  相似文献   
12.
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土壤酶参与了土壤中一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腐殖质的合成和分解,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土壤养分的固定与释放,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因而土壤酶在土壤发生、发育、土壤生命和土壤肥力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土壤酶学领域研究十分活跃,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美国学者IwanHo曾对森林土壤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红桤木纯林和红桤木、花旗松针阔混交林中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针叶树花旗松、黄松、小干松和西方圆柏纯林以及牧草场的土壤酶活性。本文就杉木纯林与杉  相似文献   
13.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尤其是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直接参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及无机物转化等重要的生化活动,影响着土壤元素循环的速率。所以测定土壤中各种不同生理类群的微生物,对研究土壤肥力以及植物营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土壤的微生物生理类群,进行初步的数量分析。一、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纯林与混交林对比法,在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内各建立3块标准地(12×8米)。采集根际(根围1厘米范围内)和林地(林地3-20厘米剖面) 两种类型的土样。土样由随机取样混合而成。10月中旬采样。供试林地土壤均为山地红壤。  相似文献   
14.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残遗与濒危树种南方铁杉植物群落历经了6年的调查,共采集了123种外生菌根,经显微与超显微技术鉴定了84种,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在同一树种中菌根类型最多的记录.它不仅证明了武夷山地区的菌物区系由于处于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位置上,而且从区系成分上据有温热两带俱全的特点,因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并从共生菌的角度再度揭示了物种协同进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对侵蚀地种植黑荆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肥力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参与碳、氮、磷循环的主要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土壤有机质、全糖、全氮、全磷量均有明显增加,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并改善了土壤的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10月,在本院苗圃内,为害月季苗木的玫瑰三节叶蜂(Arge papana Pang)幼虫群体受到Erynia radicans(=Entomophthorasphaerosperma)感染,引起大规模的虫霉流行病,该流行病也同时波及圃中为害苦栋的一种尺蠖幼虫。5天内,玫瑰三节叶蜂死亡率从25%剧增至90%以上,虫霉大大地抑制了害虫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7.
<正>土壤中一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土壤酶的活性,反映了土壤中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方向和强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土壤酶作了许多研究。本文就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旨在探讨杉木经与马尾松伴生树种混交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同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参与土壤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化学活动,如物质的分解、合成、能量的转化等。它的多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壤  相似文献   
19.
<正> 樟蚕(Eriogyna Pyretorum Westwood)是樟树等林木的主要害虫。1983年5月,我们在南平市郊发现由樟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樟蚕流行病。野外调查结果,樟蚕感病死亡率达73%。樟蚕幼虫感病初期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尾端常常粘有粪便。随病情的发展,幼虫继而  相似文献   
20.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白僵菌的生理特性和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S-Pf和N-Pf)、白僵菌(Bb)在25℃下于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9.8%、67.2%和78.4%,而当相对湿度为90%以下时,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白僵菌孢子萌发率最适温度为25℃,粉拟青霉均为20℃;15℃以上,S-Pf孢子萌发率高于N-Pf,而15℃以下时则相反.在PDA培养基上,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N-Pf最适生长温度、产孢温度为20~25℃;S-Pf则为20℃.在20℃以上,白僵菌对马尾松尾虫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而在15℃以下,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