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43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特征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程均减小,河网密度、河道比降、平均坡度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地区虽对洪水具有微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河道比降应该控制在6.1%以下,河网密度应控制在0.58 km/km2以下,故面积小于10 km2的小流域应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2%左右,易发生洪水,需大力加强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72.
草鱼免疫保证有效抗原和防止抗原流失,是免疫成功的关键;组织免疫服务队伍是持久普及推广免疫防病技术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3.
为了构建以PiggyBac(PB)转座子为载体元件,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含UCP3基因启动子的PiggyBac转座子二元系统PB-513B-UCP3,并验证其转座活性,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获得UCP3基因启动子,分别通过T4 DNA连接酶与质粒PB-513B-1和pEGFP-N3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B-513B-1-UCP3和pEGFP-N3-UCP3-pro;用脂质体法将质粒pEGFP-N3、重组质粒pEGFP-N3-UCP3-pro和PB-513B-1-UCP3以及PiggyBac转座子二元系统分别转染至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中,检测其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 080 bp的单一目的条带;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B-513B-1-UCP3和pEGFP-N3-UCP3-pro,PiggyBac转座子二元系统的阳性克隆数明显多于重组质粒PB-513B-1-UCP3和pEGFP-N3-UCP3-pro的克隆数。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重组质粒PB-513B-1-UCP3及pEGFP-N3-UCP3-pro,且证实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牛UCP3基因启动子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中具有较高的转座活性。  相似文献   
74.
为系统筛选对贵州地方猪脂肪沉积具有影响的相关酶基因,本实验以雄性野猪和雌性柯乐猪的F1代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猪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LPL、ACC、ATGL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方法分析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4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胴体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为ACC和PPARγ基因。关联分析得出,背最长肌组织中LPL与PPARγ、AC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皮下脂肪组织中PPARγ与ACC基因间呈显著正相关;在野柯F1代猪背最长肌组织中PPARγ、LPL基因表达量均与肌肉水分呈显著负相关;在皮下脂肪组织中LPL基因表达量与皮厚间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印证脂肪沉积相关酶基因LPL在柯乐猪×野猪F1代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渝佛桃是冬桃芽变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04.4 g,最大单果重315.4 g;果面鲜红色或浓红色,果面茸毛少,左右不对称;黏核,近果皮果肉白色,中心部果肉呈放射状红色,肉质硬、致密,汁液丰富,风味甜,有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0%,总糖含量10.48%,可滴定酸含量0.25%,可食率73.58%;在重庆市,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76.
江苏省江浦县两个奶牛场和12个养奶牛户,共饲养奶牛350头,其中成年母牛202头、青年母牛41头、育成母牛49头、犊牛58头。1991年夏季这个地区因长时间连续阴雨和高温气候,从7月20日到9月1日止,共发病144头,占存栏头数的41.1%,其中成年母牛76头,青年母牛32头,育成母牛36  相似文献   
77.
田园广义指农村山、水、田、林、路整个自然环境;狭义指农村能种植水稻的两季田和冬水田.近年来,农村各地大规模地开展了治理改造冬水、下湿田工程建设,变一熟为两熟或多熟,并列入了国家区域综合农业开发计划.其主要采取开沟彻底排水的办法,达到改造低产冬水、下湿田的目的,虽然增加了一季或多季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但也  相似文献   
78.
为了阐明秸秆覆盖对小麦结实期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筛选适宜豫西旱地小麦高产栽培的秸秆覆盖量。以豫麦49-198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秸秆覆盖量[不覆盖为对照(Ⅰ)、2000(Ⅱ), 4000(Ⅲ), 6000(Ⅳ)和 8000 kg·hm-2(Ⅴ)],研究了小麦抽穗期后不同时间(0、10和20 d)旗叶主要活性氧、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渗透调节物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降低了抽穗后小麦旗叶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处理Ⅳ降幅最大,抽穗后20 d,两年分别比对照平均下降了43.0%、32.2%和30.4%;增加了可溶性糖、氨基酸、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处理Ⅳ增幅最大,抽穗后20 d,两年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了28.3%、120.5%、110.5%、11.6%、44.7%、47.6%和57.5%;Ⅳ处理的各测定指标均优于其他覆盖处理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在一定秸秆覆盖量范围内(2000~6000 kg·hm-2)各测定指标随覆盖量而增幅(降幅)明显,但覆盖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各指标增幅(降幅)不明显。试验表明,适量的秸秆覆盖能够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减缓活性氧积累,增加小麦产量;在豫西旱地生态条件下,6000 kg·hm-2为最佳秸秆覆盖量。  相似文献   
79.
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旋耕不影响小麦产量,但花后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降低60.0%、8.6%和13.0%,而成熟期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显著提高28.6%。同一耕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较无覆盖不仅显著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还提高了拔节前和开花后的氮素积累量,促进了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转运,从而使翻耕覆盖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较翻耕分别提高11.5%、13.5%、7.4%和2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分别提高23.0%、39.5%、12.8%和38.5%。在试验进行7年后的小麦成熟期,翻耕覆盖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翻耕降低3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降低51.4%。因此,秸秆覆盖不仅可提高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是兼顾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生产的有效途径,尤其以旋耕覆盖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80.
社会意识形态对译者行为的操纵是绝对的,但影响的程度却是相对的,它主要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继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之后,变译的提出给译者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译者行为不仅是个体的行为,也是具有共性的群体行为.鉴于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译者应摈弃意识形态的成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不同文化的平等、互补和共存,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