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林业   460篇
农学   378篇
基础科学   328篇
  315篇
综合类   2435篇
农作物   378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1244篇
园艺   432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51.
<正>(接上期)2.2冲泡温度对蜂蜜水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糖类是蜂蜜中的主要物质,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占总糖的85%~95%[32],可被人体吸收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三种水温冲泡组间还原糖含量皆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表3)。两种蜂蜜温水组还原糖含量均分别以10%、20%的比例高于冰水组和热水组(图4)。此结果与梁丽雅等人[33]以不同温度水浴处理蜂蜜15min,用斐林试剂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在40~100℃内,  相似文献   
152.
为了解新疆某地区流浪犬和宠物犬群体中犬流感现状,应用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对2019年1月至9月期间收集的流浪犬和宠物犬共计250份血清样本和179份鼻拭子样本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学检测流浪犬和宠物犬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是58%(58/100)和5.33%(8/150);病原学检测流...  相似文献   
153.
畜禽舍的异味排放越来越成为畜禽舍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关注的问题,说明了畜禽舍臭味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以及生物处理措施的应用,用一个猪场的实例说明了解决方法,为畜禽舍的臭味治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4.
盐碱地鱼池水化学因子与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黄河两岸和河口地区盐碱地鱼池的水化学因子与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确认鱼池水型属ClⅢ^Na,ClⅡ^Na和ClⅠ^Na型的氯化水,pH变化在7.6-8.9之间,盐度在0.9-8之间,营养盐含量比一般淡水鱼池低,浮植物甚至不如小型水库,湖泊丰富。  相似文献   
155.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沉积物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沉积物中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年变化为0.126~0.880 mg/g,年均值(0.410±0.180) mg/g,蛋白酶活性年变化为0.024~0.472 mg/g,年均值(0.190±0.103)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变化为0.068~1.042 mg/g,年均值(0.340±0.196) mg/g,脱氢酶活性年变化为12.092~52.794 mL/g,年均值(26.980±8.295) mL/g。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在自然纳潮池塘中均值最高,变化幅度最大;淀粉酶活性均值则在自然纳潮池塘中最低,养水机池塘最高,这与养水机池塘有机质最低,自然纳潮池塘最高,养水机池塘沉积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真菌数量最多有关。表明养水机能够快速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有机化合物,有利于池塘的正常物质循环。本研究从沉积物酶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养水机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种水质调控方式产生差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6.
四种稻田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四种稻田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对体重为(34.43±7.04)g克氏原螯虾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65.07、42.16、0.71、1.23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35.75、33.49、0.59、0.84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12.54、18.83、0.45、0.37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3.24、6.34、0.122、0.117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敌百虫和稻瘟灵对克氏原螯虾中毒,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其高毒。  相似文献   
157.
为探明谷胱甘肽(GSH)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和抗高温应激能力的影响,将实验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虾,空白对照组投喂市售商品饲料,另外5组分别投喂谷胱甘肽添加量为0.06、0.12、0.18、0.24、0.3 g/kg的饲料.饲养6周后,测定各实验组的增重率...  相似文献   
158.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水产学报》2020,44(12):2076-2086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肉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时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方面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9.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组的蜕壳间隔和肝胰腺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3组的胃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1组、F2组和F4组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腺和肌肉中的亚油酸(LOA)(C18:2n-6)、亚麻酸(LNA)(C18:3n-3)、EPA(C20:5n-3)和DHA(C22:6n-3)等主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正相关关系,F1组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2组的LO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3组的LN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以50%的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能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但可能使幼蟹的成活率降低。以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会影响幼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和肝胰腺、肌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60.
黄河故道地区包括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其中仅河南东部平原地区,苹果园面积6.94万hm2,产量142.6万t(2006年),分别占河南省苹果栽植面积和产量的41.8%和4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