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海资源植物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春化处理、药剂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条件春化处理14d后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发芽率最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处理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使用50mg/L浓度IAA处理试验材料后,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不同采集地种子发芽率随采集地海拔上升、年均温下降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2.
2008年初的不良天气对灵武长枣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据灵武市气象站记录,2008年元月29日~2月12日灵武市-20℃的低温持续时间达13天;元月13日-2月24日降雪天气又达10天;2月1日绝对最低气温为-26.7℃;灵武园艺试验场的地面温度为-30℃。为了搞清受冻程度,分析受冻原因,提出补救措施,也为今后的预防冻害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3月2日~7月24日在灵武、银川等地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园进行冻害调查和跟踪观察受冻后的恢复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灵武长枣树势已得到了恢复,但减产60%左右。 相似文献
63.
在三江源区具有典型退化特征的高寒草原设置研究样地,采集土样进行冻融处理,探讨冻融循环对退化高寒草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0.25 mm、0.5~1 mm、1~2 mm、 2~1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且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间正相关,相关系数0.991~0.344。0.25~0.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26~-0.547;与未冻融处理相比,冻融循环14次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加剧,2~1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57.6%、64.9%、61.4%、75.2%。土壤冻融循环次数增加与草地退化等是导致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的因素,不利于高寒草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64.
65.
采用在三江源区"黑土滩"种植试验牧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子处理方式、不同种植方式、不同草种组合对牧草主要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丸粒化技术处理的牧草较未丸粒化技术处理的牧草同时种植后,出苗密度在阴坡样地、阳坡样地分别提高了4.02%、16.04%;并且丸粒化牧草较未丸粒化牧草在单株叶片数、株高、最大根长上也有所增加;直播方式适宜丸粒化牧草及阴坡样地未丸粒化牧草的种植,翻地、耙地、播后镇压方式适宜阳坡样地未丸粒化牧草的种植;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cus Linn.cv.Tongde)、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的生长状况显著好于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cv.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Qinghai);同一牧草种类中,单播方式比与燕麦(Avena sativa Linn)组合混播的方式其生长性状指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6.
67.
两种藏茵陈植物种子萌发能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不同处理对两种藏茵陈植物川西獐芽菜、椭圆叶花锚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浓度青霉素、KCN、KNO3、IAA、GA3、6-BA处理试验材料后,10 mg/L浓度青霉素、25mg/L6-BA分别对川西獐芽菜、椭圆叶花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极显著提高.使用20 mg/L KNO3、2 mg/L CaCl2处理试验材料后,种子脱氢酶吸光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电导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使用10 mg/L青霉素、25 mg/L 6-BA处理试验材料后进行盆栽,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在草坪草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在草坪草组织培养、抗逆性、种子生理、生长发育、草坪建植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9.
丸粒化处理对几种牧草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Qinghai)、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 cv.Qinghai)和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cus cv.Tongde)4种牧草种子为材料,采用以羊粪和粘土为主要填充剂和粘合剂的包衣材料制作丸粒化牧草种子,以期明确丸粒化处理对种子发芽以及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改善丸粒化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条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丸粒化处理后,4个牧草种子萌发启动期延迟,最终发芽率降低,平均苗高、发芽指数、苗高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均降低,并且不同牧草种子丸粒化处理与对照种子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丸粒化处理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升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可溶性糖含量升高(P<0.05)、脯氨酸(Pro)含量升高(P<0.01),且4种牧草表现趋势相似。包衣材料的水分和通透性是影响丸粒化种子发芽指标的2个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衣材料可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标,提高丸粒化牧草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70.
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两种丸粒化牧草种子崩解时间,抗压强度和发芽率的影响,确定了两种牧草种子丸粒化的配方,冷地早熟禾为草甸土50%,黏土、耕作土各25%,保水剂浓度为0.50%;中华羊茅为草甸土55%,黏土、耕作土各22.5%,保水剂浓度为0.50%。经野外种植后,丸粒种子的出苗数、株高、根长等指标均比裸种子高,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种子丸粒化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种子随风飘移、被动物采食以及种子崩解、抗压、营养、供水和出苗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