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8篇
  3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魏光辉  马亮 《节水灌溉》2014,(4):19-21,26
该文利用PM模型和Hargreaves模型,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ET0日值进行了计算,以PM模型计算值为标准值,对Hargreaves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argreaves模型计算值偏大,两种模型ET0日值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建立了不同时段两种模型计算值的回归方程,修正后的Hargreaves模型能很好地在研究区应用,这为Hargreaves模型在其他类似干旱区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泵站安全运行是泵站管理中后个重要问题,以二三十年的泵站运行及事故处理资料为依据,对如何确保中小型泵站安全运行进行了总结,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疆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且种植结构迥异,细致分析降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可为新疆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调节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利用新疆41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过去50年分为1961-198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在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中的比例,以及降水在一年四季中的分配特征.所得结论可为明确研究区降水资源变化及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FIS的焉耆盆地绿洲区ET0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0是计算作物需水量、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及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以新疆焉耆盆地绿洲区为例,将ANFIS应用于逐日ET0预测中.根据研究区各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选择系统输入变量为日最高气温和日均风速;利用不同水文年共1462组数据对系统进行训练,建立ET0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2011年的365组数据进行预测效果检验,并与PM模型计算值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NFIS系统预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6.5%;通过t检验,预测值和标准值相差不大,在0.01的置信度下,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预测值和标准值相关系数为0.9911,且数据均匀分布在直线y=x附近,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干旱区灌区农田灌溉管理及水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采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参考作物腾发量研究中预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气象因子包括最高、最低和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建立了基于主成分的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新疆昌吉市气象站2006年3-6月的日气象资料.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模型训练与预测,并以传统BP网络模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主成分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诸多影响因子与参考作物腾发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时训练样本以外的验证样本,主成分网络模型具有显著优于传统BP网络模型的识别能力,取得更为可靠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不同灌溉方式下棉田土壤水盐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节水灌溉下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例,开展了地面灌溉与膜下滴灌条件下水盐调控组合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一管四行布置方式下,滴灌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化明显,其中40cm以上土层含水量增加较多,40cm以下则变化不大,土壤电导率在灌溉后有不同程度下降;一管两行布置方式下,灌溉后土壤盐分进行重分布,表层20cm土壤电导率明显下降,20~40cm则出现上升,表明低灌溉量下,盐分在表层运移,而深层盐分则不受影响;冬灌没有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仍需在次年播种前进行灌溉或者干播湿出;春灌洗盐增墒效果显著,避免了土壤的无效蒸发与返盐,但对土壤温度及作物播种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实现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调控以及干旱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干旱区红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地区,采用随机区组布置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红枣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固定时,灌水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好;灌水量固定时,施肥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好。水对生育期红枣产量的效应大于肥料,水肥合理时,水肥为协同作用,交互效应使红枣产量明显增加。红枣生育期水肥耦合的最佳模式为"灌水量5 248 m3/hm2+施肥量1 572 kg/hm2"。滴灌与水肥耦合节水技术集成的最佳模式为"灌水量5 248 m3/hm2+施肥量1 048 kg/hm2"。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膜下滴灌下土壤积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对膜下滴灌后的土壤盐分分布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内,位于90 cm深土层内土体的平均含盐量在上升,出现了一定的积盐。在距地表40 cm深的范围内,则存在盐分定向迁移的现象,其积聚的范围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的边缘,其程度则取决于土壤质地、每次灌水量大小及气候等多种因素。经过一个灌溉周期后,土壤积盐区的含盐量可达到初始值的一倍左右。这一结论对干旱气候下膜下滴灌区的冬灌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灌区应根据土壤含盐量的大小而决策是否需要冬灌,从而达到减少干旱区农业用水量过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4种常用的腾发量模型(Makkink模型,Turc模型,Priestley-Taylor模型以及Hargreaves模型)计算日腾发量,并以Penman-Monteith FAO 56公式计算结果为标准值进行对比,旨在寻找出建模数据少、模拟精度高以及适合研究区的腾发量计算模型。结果表明:Turc模型的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Penman-Monteith FAO 56差异较小,其次是Makkink模型与Priestley-Taylor模型,Hargreaves模型的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