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林业   275篇
农学   296篇
基础科学   282篇
  169篇
综合类   1434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1044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根据广义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及其与非奇异H矩阵的关系,利用细分和迭代的方法,得到非奇异H矩阵的一组细分迭代判定准则,推广和改进了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6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显著提升,大量的弱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导致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率显著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因此,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结合格尔木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着重针对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为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3.
研制了2CZD-1型段茎式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甘蔗种植的开沟、施肥、自动取种、自动排种、覆土和覆膜等工序,适用于宽窄行甘蔗种植。设计了机架、取送种机构、转盘施肥机构、旋耕覆土机构、覆膜机构和液压传动系统等结构,其中取送种机构采用排冗结构实现均匀排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种植机的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甘蔗种植机的覆土厚度合格率、种植密度、伤芽率、漏植率及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性能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8~80 Hz时,机架容易发生共振,且最大位移可达28.12 mm。田间试验表明,该种植机的种植密度为142325芽/hm^2,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3.6%,伤芽率为2.8%,漏植率为4.7%,种植深度合格率为89.3%,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8%,工作生产率为0.32 hm2/h,符合甘蔗种植机的设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64.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草药免疫活性物质对鱼类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发绿色高效、营养全面的饲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甘蔗种植机结构特征、控制系统方案、拖拉机及排种器驱动马达速度的检测方法、利用负反馈实现拖拉机行走速度与下种速度同步的方法。根据甘蔗单芽段种植机结构特征,设计一种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的速度同步负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经过田间试验和数据统计,在拖拉机行走速度变化时,种植机能及时地调整排种器驱动马达转速,且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论计算转速,能有效实现单芽段种植机在不同种植农艺下拖拉机行走速度与下种速度的同步变化,保证甘蔗种植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66.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  相似文献   
67.
东荡子的诗     
东荡子 《草原》2011,(2):77-79
  相似文献   
68.
<正>~~  相似文献   
69.
随着时间的发展,经济的不断提升,乡镇企业也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对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破坏是的农村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人们的生活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0.
旨在克隆获得牦牛StAR基因编码序列(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mRNA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以屠宰场采集的成年母牦牛心、肝、脾、肺、肾、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n=5),不同年龄(胎牛、1岁、2岁)牦牛的卵巢(n=3),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的牦牛卵巢(n=3),黄体期黄牛的卵巢(n=3)及实验室冻存的牦牛颗粒细胞为研究材料。以牦牛黄体期卵巢cDNA为模板,用逆转录PCR克隆StAR基因,并使用MEGA7.0和ExPASy-ProtParam等软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牦牛StAR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发现,StAR基因CDS区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StAR蛋白总体带正电荷,属于碱性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StAR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牦牛StAR基因在卵巢表达水平最高(P<0.01),且2岁时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和1岁龄(P<0.01),黄体期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黄体期黄牛卵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StAR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培养24 h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显著降低。综上所述,StAR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在牦牛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且表达水平随年龄与卵巢周期而变化,提示StAR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巢及黄体功能相关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