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07篇 |
免费 | 234篇 |
国内免费 | 60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53篇 |
农学 | 709篇 |
基础科学 | 919篇 |
727篇 | |
综合类 | 4714篇 |
农作物 | 492篇 |
水产渔业 | 350篇 |
畜牧兽医 | 2717篇 |
园艺 | 722篇 |
植物保护 | 3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290篇 |
2022年 | 357篇 |
2021年 | 380篇 |
2020年 | 304篇 |
2019年 | 392篇 |
2018年 | 416篇 |
2017年 | 232篇 |
2016年 | 261篇 |
2015年 | 256篇 |
2014年 | 688篇 |
2013年 | 521篇 |
2012年 | 524篇 |
2011年 | 510篇 |
2010年 | 533篇 |
2009年 | 557篇 |
2008年 | 515篇 |
2007年 | 519篇 |
2006年 | 476篇 |
2005年 | 422篇 |
2004年 | 393篇 |
2003年 | 386篇 |
2002年 | 352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94篇 |
1999年 | 276篇 |
1998年 | 271篇 |
1997年 | 318篇 |
1996年 | 261篇 |
1995年 | 270篇 |
1994年 | 205篇 |
1993年 | 193篇 |
1992年 | 178篇 |
1991年 | 147篇 |
1990年 | 144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
93.
94.
为了解热带地区双坡式棚舍散栏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在湛江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气流、PM10等指标。结果表明:棚舍内外温湿度几乎相同,换气量超过了最大换气量,PM10优于卫生标准,温湿指数范围为78~85,处于热应激状态。考虑了气流影响的体感温度范围为25~30.5℃,晴天的14:00和19:00,风速为0.95~1.30 m/s,气流显著地减少了高温的影响。棚顶隔热能力差,晴天棚顶内外表面温差不足1℃,棚顶内表面最高可达60.8℃,此时的舍内气温仅为33.4℃,棚舍自然换气调节是环境控制的主体。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着重论述了扎兰屯畜牧业在实施“牧业富民、乳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坚持草业先行,发展模式化农区生态效益畜牧业的概况并对此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具体方案,对未来扎兰屯市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
梅花鹿胎盘脂质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医认为,鹿胎盘可补气养血、安神益精。笔者在做梅花鹿胎盘脂质抗衰老指标检测中,曾观察到该物质能延长小鼠持续游泳时间和增加大鼠常压耐缺氧时间,但指标特异性差,影响因素多。为了确认鹿胎盘脂质的抗衰老功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8.
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三倍体杂种加倍植株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三倍体属间杂种F1加倍植株的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显示:同一生育阶段杂种自然加倍植株与加倍F1代植株在EST、POD和SOD酶带的数目、位点及强弱方面具有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而与杂种F1代及亲本的酶带表型差异显著,从酶蛋白分子水平证明该杂种F1染色体加倍是真实的;加倍植株抽穗期旗叶的EST、POD酶谱中分别呈现9和4条酶带,分蘖期幼叶的EST、POD、SOD酶谱内分别呈现8、4和4条酶带,有多态性位点的特征酶带可作为杂种加倍后代育性恢复鉴定的遗传标记的候选位点;对供试材料不同生育阶段做同工酶酶谱对比分析,比单一生育阶段更能反映其酶带表型的遗传差异性,提高同工酶电泳技术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
为分析UTY基因内含子19(UTY19)序列在牛亚科牛种间的遗传变异,探究其是否适用于构建牛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对106头柴达木黄牛该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和多态性检测,从GenBank中下载牦牛、瘤牛、美洲野牛、印度野牛和水牛的UTY19相应序列,进行牛种间序列比对分析,并构建牛种间系统发育树以揭示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得到的柴达木黄牛(普通牛)UTY19核苷酸序列长度为280 bp,在其内部检测到1处多态位点(即A25C);不同牛种UTY19核苷酸序列间共检测到7处转换(即C30T、A61G、T65C、T98C、C101T、T180C和C276T)、3处颠换(即A3T、C33A和C212A)和1处10 bp的核苷酸序列串(AATACCAAAT)的插入/缺失。基于该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显示,普通牛(柴达木黄牛)与瘤牛先聚为一类,后与印度野牛聚为一个分支,而牦牛与美洲野牛先聚为一类,后与水牛形成另一个分支,最后2个分支再聚在一起,表明该聚类结果与牛种间传统分类及其他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综上所述,UTY19在牛亚科普通牛(柴达木黄牛)种内及各牛种间存在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