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棉花花铃期低温对叶片PSI和PSII光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飞  杨延龙  王娅婷  马慧  张旺锋 《作物学报》2017,43(9):1401-1409
选用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新陆早45号,在室外盆栽至开花结铃期后,移至人工气候室,模拟新疆棉花花铃期易出现的低温逆境条件,设置处理T(16℃/10℃,昼/夜),以常温(30℃/18℃,昼/夜)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叶绿素荧光和P700同步测定技术,研究低温对棉花花铃期叶片光合机构PSII能量分配、PSI氧化还原状态及环式电子传递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叶片PSII光适应状态下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II)],并使PSII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和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量子产量显著升高,诱导PSII发生光抑制。低温引起棉花叶片光合机构PSI受体侧限制[Y(NA)]显著下降和供体侧限制[Y(ND)]显著升高,但未引起有效的PSI复合体含量(P_m)显著降低,表明与PSII相比,棉花叶片PSI对低温不敏感。此外,低温引起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量[Y(CEF)]以及与PSII实际量子产量比率的[Y(CEF)/Y(II)]显著升高,进一步表明在低温下,光破坏防御机制中环式电子传递流对棉花PSI、PSII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是主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非光化学热耗散(NPQ)和调节性非光化学热耗散[Y(NPQ)]与[Y(CEF)]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低温引起棉花花铃期叶片PSII反应中心过度关闭产生过剩的激发能,造成了PSII可逆的光抑制,环式电子传递流的响应及较高的调节性能量耗散共同保护了棉花叶片PSI和PSII免受光抑制的损伤,这可能是棉花叶片PSI对低温不敏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基于RAPD标记进行水稻籼粳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标记方法对30个水稻栽培品种进行了籼粳分类研究。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扩增出具有多态性的谱带的18个引物,并从中选出重复性高、稳定性好的S1004,S1012,S1019,S1048,S1049,S1053,S1063,S1070,S1075共9个引物进行反应。依据随机引物对不同品种水稻总DNA扩增出的特异性扩增条带,用Ne i’s公式计算30个水稻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并以UPMGA法进行聚类分析,其结果与品种系谱基本吻合,证明RAPD标记可应用于水稻的分类。  相似文献   
23.
超级稻沈农606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抗稻瘟病超级稻品种沈农606为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配制杂交组合。利用ZA1菌系对两亲本及其F2代单株进行苗期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沈农606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根据F2代单株的抗病鉴定结果,采用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从9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抗、感池间表现出多态性的SSR引物RM574,利用RM574对F2代311个感病单株进一步扩增,将该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8.7cM。  相似文献   
24.
马铃薯产业是宁夏“1+4”特色优势产业,是西吉县所有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比较效益最高的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西吉县马铃薯产业由商品薯种植大县向种薯繁育大县的转变,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快速发展。但各类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同时磋商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为了测定筛选出对马铃薯枯萎病和干腐病防治效果好、成本较低药剂,为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查清临夏紫斑病虫害发生情况,在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县和康乐县对紫斑牡丹病虫害种类、发生范围及危害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临夏紫斑牡丹病虫害有28种,其中病害23种,害虫5种。以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红斑病、叶斑病、白粉病、根腐病、大栗鳃金龟和小云斑鳃金龟为害严重,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探讨抗性淀粉(RS)对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排便状况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合理利用RS提供依据。选用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饲喂基础饲粮,高脂组(HF组)90只饲喂高脂饲粮,7周后根据体重从HF组筛选出DIO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分别为HF组(饲喂高脂饲粮)、高脂饲粮抗性淀粉组(HFRS组,饲喂含10%RS的高脂饲粮)、高脂饲粮抗性淀粉+硫酸葡聚糖(DS)组(HFRS+DS组,饲喂含10%RS的高脂饲粮),试验期间HFRS+DS组每天用5%DS 1 m L灌胃,其他组分别用蒸馏水1 m L灌胃,试验期5周。于第7、12周收集新鲜成形大便1 g,稀释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检测并计数菌落总数。结果表明:1)试验第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HF组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颗粒数、粪样中肠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2)试验第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HF组DIO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颗粒数、粪样中肠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与HF组相比,HFRS组DIO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干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粪便颗粒数、粪样中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HFRS组相比,HFRS+DS组DIO大鼠粪便湿重、粪便含水率以及粪样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样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RS可改善DIO大鼠排便状况和高脂饲粮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27.
在榆林建设陕北红枣产业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 《陕西林业》2008,(5):13-13
红枣被称作“铁杆庄稼”,在榆林已有3000多年的栽植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榆林地区制定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六个一工程”,百万亩红枣工程作为其中一项工程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红枣面积由1985年的27万亩增加到1997年的100万亩,特别是1992年以来,每年基本以10万亩以上的面积递增,栽植范围也由原来的沿黄六县扩展到子洲、米脂、横山、榆林等10个县区。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生物制剂对玉米秸青贮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和瘤胃内降解率的影响。本试验用纤维素酶1g/kg和乳酸菌0.025%分别添加制作玉米秸青贮;用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荷斯坦乳牛,按3×3拉丁方设计,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进行了瘤胃内降解率测定。结果为:①未处理、酶制剂处理与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的NDF和ADF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即未处理>菌处理>酶处理。酶处理和菌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的CP含量分别比未处理组高1.54和1.57个百分点(P<0.05)。②各种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DM和NDF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酶制剂处理>菌制剂处理>未处理;生物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但酶制剂和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酶和菌制剂处理均能提高去穗玉米秸青贮品质及其主要营养成分降解率,但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指标上,酶制剂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效果优于菌制剂处理。  相似文献   
29.
以羽衣甘蓝品种白孔雀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 方法从低温诱导的羽衣甘蓝幼苗中分离得到了羽衣甘蓝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基因的全基因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 进行生物信 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558 bp,推测其编码451 个氨 基酸,并命名为BaGPAT。序列分析发现,羽衣甘蓝BaGPAT 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已知其他植物GPAT 基因序列有54%~85% 的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羽衣甘蓝GPAT(BaGPAT)基因与拟南芥和宽叶独行菜GPAT 基因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0.
十九大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重要战略,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方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近些年,在国家持续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凸显出许多治理困境,主要表现在村民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知识认知不够、环境整治方式欠考虑、项目资金短缺、对整治工作成效监督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在客观上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因而,必须要全面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目前的工作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从而解决一定程度的治理困境,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