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1990~1996年通过省级审定的84个棉花品种的黄萎病病指分析表明,大多数品种的病指与其实际抗病性不符。分析其原因认为,抗性鉴定的病圃及鉴定方法不规范,品种审定时对抗黄萎病性能无明确要求等所造成,为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海岛棉品种抗黄萎病遗传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在黄萎病圃对3个海岛棉抗感品种、1个陆地棉高感品种及其4个杂种后代进行了多年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海岛棉抗病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遗传受单基因显性或少数主效基因控制.当抗病海岛棉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时,F1代抗病均表现为显性,杂交组合的F2代群体分离除个别组合外,一般表现为31抗感病分离,呈现单基因或少数主效基因遗传.剖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内部剖杆症状重于叶部,二者存在微弱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冀中南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6~1996年在石家庄河北棉花所黄、枯萎病混生病圃,对中棉所12每年8月20~25日进行黄萎病调查,并与当地6~8月每旬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空气相对湿度等与发生黄萎病关系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气温27℃是发病轻重的转折点,7月中下旬的气温是影响黄萎病发病强度的主要因素,可分为高温、低湿、少雨轻病年和低温、高湿、多雨重病年,两者出现频率接近50%。经过对黄萎病指(Y)与所有因子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因子为7月中旬湿度(X5)、6月下旬降水量(X12)、7月中旬降水量(X14)、7月下旬日照时数(X24)和6月下旬平均气温(X30),得出回归方程可试用于黄萎病发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