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低氮条件下化感与非化感水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氮条件下相比,低氮条件下化感和非化感水稻与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的12个关键酶基因表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化感水稻PI312777有6个基因表达下调,6个基因则上调;而非化感水稻Lemont有7个基因表达下调,5个基因表达上调。在供氮条件从高向低改变的过程中,两水稻中有11个基因的表达行为(上调或下调)相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它们萜类代谢相关基因在响应供氮环境变化的行为生态上是相同或相似的。低氮引起两水稻催化生成与化感物质相关的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类物质的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从而认为营养胁迫引起水稻化感抑草作用增强与萜类物质代谢变化无关。还讨论了营养胁迫引起萜类物质代谢变化与内源激素合成和生长速率减缓的关系,认为水稻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支路中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CoA合酶、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CoA还原酶和甲羟戊酸激酶相关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的上调,维持了生长所必需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2.
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在洞庭湖区的安乡县、沅江市、鼎城区、澧县等进行了田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20%~40%,能够保证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与人工直播相比,节省成本32.0%,同育苗移栽相比,节省成本60.3%。试验结果显示采用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在洞庭湖区的机播油菜试验是成功的。机具性能可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机械技术与农艺科学结合的经验,为大面积推广油菜机械化播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3.
蒋皎梅  杨丽  洪颖  高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88-15689
利用Fenton试剂预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H2O2投加量、[Fe2+]/[H2O2]、初始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预处理甲胺磷模拟废水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模型,优化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9/5理论投加量,[Fe2+]/[H2O2](摩尔浓度比)=1∶3,pH=4,反应时间为40min。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8.1%。  相似文献   
124.
转基因抗虫油菜品系选育和性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选育优质抗虫油菜新品系,在Bt毒蛋白基因成功地转化到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后,对其植株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获得稳定的转Bt基因油菜品系,该品系除前期叶片稍大、叶片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其他性状与湘油13号相同。  相似文献   
125.
为探明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氮肥利用间的关系,从而为滴灌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5个施氮水平(纯氮0、225、250、275、300 kg/hm~2)下小麦根系形态特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指标中,根长密度、根系体积和根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新春31号以N3(275 kg/hm~2)开花期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为48.3 g/m~3,根长密度为3.539 cm/cm~3;新春6号以N2(250 kg/hm~2)开花期根系形态特性表现最优,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为49.3 g/m~3,根长密度为4.066 cm/cm~3,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根体积较新春31号N3(275 kg/hm~2)处理分别提高了2.07%、14.89%、16.69%。根系形态特性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根干质量密度、根体积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增加小麦根系对低氮的适应性、提高根系生理活性、延缓根系衰老是新疆滴灌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调控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6.
干燥方式与绿名茶香气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影响茶叶香型明显,名茶清爽嫩香化合物有(顺)-3-己烯醇,(顺)-3-己酸己烯酯,芳樟醇,反-3-戊烯-2-酮,吲哚和正己醛,反-2-戊烯醛等;花香火功香化合物有吡嗪类,香叶醇、β-紫罗酮+(顺)-茉莉酮、苯乙腈,橙花叔醇,苯甲醇,芳樟醇氧化物,2-苯乙醇等。两香型成分含量同香气总量的比率,是影响名茶香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7.
128.
通过对6个含dsRNA及4个不含dsRNA的菌株进行培养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含dsRNA的菌株其分生孢子后代发生明显的分化,表现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类型菌落;而不含dsRNA的菌株后代均不发生分化;并对各菌株的后代进行了dsRNA检测。  相似文献   
129.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我国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78—1987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较快,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400多处,总面积为国土面积的2.1%。就目前自然保护区周围无缓冲地带呈弧岛状,大批游人涌入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今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0.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概况 1.1 发展简史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历史不长,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1956年—1965年的前10年中,全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共19处,总面积64.88万公顷,只占国土面积的0.07%。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截止1991年底,中国已建立了638处自然保护区(台湾省未统计在内),总面积550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