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七种农药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及淋溶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2,4-滴酸、丁噻隆、毒草胺、炔草酸、氟环唑、甲基磺草酮和烯啶虫胺7种农药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及东北黑土3种不同理化性质土壤中的吸附及淋溶特性,探讨了农药性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供试农药在土壤中吸附、淋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的水溶性越大,其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越弱,淋溶性越强;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农药性质是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淋溶及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鸭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鸭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种喹诺酮类药物对22株鸭源大肠杆菌分离菌及恩诺沙星诱导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PCR和DNA测序检测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gyrA、gyrB、parC、parE)突变情况。结果:22株分离菌及诱导菌均扩增出目的片段,有18株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率约为82%。基因测序及分析表明:在9个测序菌株中,分别有5、2、6和7株出现gyrA、gyrB、parC和parE碱基突变;其中,gyrA基因突变,gyrB与parC或parE基因同时突变与耐药表型一致,3株仅有parC或parE基因突变的菌株并不明显耐药。gyrA基因突变均为双突变(Ser104→Leu和Asp108→Asn)。结论:鸭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严重,其主要机制是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特别是多个位点同时突变导致高水平耐药。  相似文献   
33.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脆弱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配子体生殖的全过程。较详细地描述了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生殖过程超微结构的变化。雄配子体经过核分裂、细胞质膜内陷切割细胞质、细胞核迁移、支链淀粉粒形成、鞭毛体突起、配子躯干和鞭毛形成,最后雄配子成熟,离开雄配子体残余。雌配子体经过内质网折叠,形成大量的内质网池,产生壁形成体—Ⅰ和Ⅱ。雌配子从不规则的椭圆形发展到卵圆形。受精后,卵囊壁形成,壁形成体消失。  相似文献   
34.
在室内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应用Tier I Eco-Risk Calculator模型对50%二嗪磷乳油对日本鹌鹑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50%二嗪磷乳油的经口毒性LD50值为每1 kg体重4.61 mg;经食毒性LC50值为每1 kg饲料120.0 mg。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直接经口暴露时,50%二嗪磷乳油对鹌鹑具有急性高风险;经食暴露时,其对鹌鹑产生急性风险的可能性也较高。因此,应禁止在鸟类保护区或其临近地区使用二嗪磷,在不影响药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使用量,改变剂型或使用方法等,以降低二嗪磷对鸟类的风险。  相似文献   
35.
我校后勤集团自成立以来,本着精减、高效的原则,组建了适合企业化运行的3个科、室和12个服务实体。虽然还没有彻底剥离,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宗旨,模拟企业化运营,为学校的后勤保障做了大量工作,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同时,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使后勤工作展现出新的面貌,广大员工转变观念,自我加压,服务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大提高,为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目的:用PCR方法测定22株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鸭大肠杆菌所含质粒的不相容群。方法:设计18对引物,分为5个多重PCR体系和3个单一PCR体系,用来检测识别FIA、FIB、FIC、HI1、HI2、I1、L/M、N、P、W、T、A/C、K、B/O、X、Y、F和FⅡ复制子。结果:22株鸭大肠杆菌中,分别有7、4、9、2、6、2、3、7株和19株属于IncI1、IncN、IncFIB、IncY、IncP、IncFIC、IncA/C、In-cK和IncFⅡ。试验菌株所含质粒大部分属于IncFⅡ,占86.4%,属于1、2、3、4、5个不相容群组合的分别为13.6%、31.8%、31.8%、18.2%和4.5%。  相似文献   
37.
10%溴虫腈悬浮剂对野鸭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测定了10%溴虫腈悬浮剂对野鸭(Mallard duck)慢性繁殖的影响。溴虫腈试验浓度(有效成分)分别设计为0(对照)、0.5、1.0、2.0 mg/kg饲料。结果表明:溴虫腈对野鸭蛋产起始时间有一定影响,随着处理剂量的提高,初产蛋的时间略向后移;溴虫腈对野鸭蛋的蛋壳厚度、受精率及孵化率均没有影响;雏鸭14 d的成活率(以孵化出鸭数计),对照组、0.5 mg/kg饲料组、1.0 mg/kg饲料组、2.0 mg/kg饲料组分别为31.6%、29.2%、16.7%和17.0%。  相似文献   
38.
水利工程大部分是由砼预制拼装或现浇而成的,在水利施工中砼的裂缝是人们十分重视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导致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裂缝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它将使砼的品质变坏,构建的强度降低,钢筋产生锈蚀,甚至可以导致构建或结构的破坏。主要叙述砼在非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9.
通过试验证明尼卡巴嗪(Nicarbazin)是预防鸡柔嫩艾美球虫(E.tenella)病的一个有效药物。从存活率、增重、盲肠病变值等项指标观察:药物治疗组存活率(94%和96%)高于不治疗对照组(62%和40%)以及不免疫对照组(65%和76%).每只鸡平均增重,药物治疗组为260.14克和199.52克,也高于其它两个组(72.76克和34.60克、20.44克和55.50克).盲肠病变值,药物治疗组最低,为0.26和0.24;其余两组均高,为0.63和0.61、3.3和2.8。故尼卡巴嗪是一种良效杀球虫药,不影响免疫力.  相似文献   
40.
通过三次人工感染鸡艾美耳球虫混合种的笼饲试验,一次为整个肠道内混合种,一次为小肠内混合种,另一次为盲肠内混合种,证实氯苯胍按最低剂量30ppm混入饲料喂鸡后对脆弱,毒害,巨型.变位等艾美耳球虫病都有预防效果,表现在等量感染的鸡用药后基本上不产生病状和病变,不产生卵囊:增重不低于健康鸡或高于健康鸡;不产生死亡:而感染不治疗的鸡则死亡率可达20~66.7%,减重可达-26.9%至-62.2%,和健康鸡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