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7篇
  1篇
综合类   5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周艳  韦小丽  陈训 《种子》2015,(3):8-11
为明确迷人杜鹃凋落叶是否具有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迷人杜鹃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对迷人杜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在浓度为1 mg/m L时,促进了种子萌发、胚芽和胚轴长度的伸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7%、17.71%和8.64%。在浓度为50 mg/m L时,发芽率降低77.88%,胚芽和胚轴长度降幅为65.82%、78.37%,抑制了植株生长。用浸提液浸种,在浓度为1 mg/m L时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提高,随着处理液浓度的提升,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均可视为防碍生长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92.
邓兆  韦小丽 《种子》2016,(11):1-4
为了破除花榈木种子的休眠,对花榈木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混沙湿藏处理以及激素十混沙湿藏处理,对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标,并测定混沙湿藏不同阶段种子内部脱落酸、赤霉素、酸性磷酸酯酶、淀粉酶、蛋白酶、AT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激素十混沙湿藏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优于混沙湿藏和药剂处理.用500 mg/L赤霉素浸泡花榈木种子12 h,再低温(4℃)混沙湿藏45 d是破除花榈木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其发芽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高峰期分别比不处理的种子提早10,17d和14d,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36.6%、32.7%.混沙湿藏处理的花榈木种子的酸性磷酸酯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GA3和ATP含量随着混沙湿藏的时间延长而增加,ABA含量则随着混沙湿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混沙湿藏对破除花榈木种子休眠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3.
欧静  韦小丽 《种子》2006,25(8):108-109
通过对建润楠的育苗试验,初步掌握了建润楠的育苗技术和幼苗生长规律。移栽建润楠幼苗的高生长过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缓慢生长期(2月15日到7月25日),速生期(7月26日到8月25日)和生长后期(8月26日到10月25日)。移栽建润楠幼苗生长过程用生长函数拟合效果最好,建润楠一年生苗生长缓慢,平均高生长量为29.7cm,地径为0.522cm。针对移栽建润楠幼苗各生长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
以构树、青檀两种喀斯特森林树种幼树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分别用100%、40%、20%、10%的光照强度处理50 d.结果表明:构树和青檀幼苗在相对光照强度为100%时株高达到最大,而在相对光强为40%时地径达最大.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青檀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均增加,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则下降;构树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均下降,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增加;并且在透光率40%处理条件下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最大,生长也较好.表明,构树幼苗适应强光下生长,青檀幼苗适应轻度遮阴环境.  相似文献   
95.
接种ERM真菌对桃叶杜鹃幼苗的促生效应及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个不同ERM真菌菌株接种2年生无菌实生桃叶杜鹃幼苗,研究接种对幼苗生长势与生物量的影响,分析ERM菌株对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显著提高桃叶杜鹃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主根长和生物量.接种苗苗高比对照增加29.47% ~ 73.68%,地径比对照增加11.16%~70.09%,总生物量比对照增长3.86%~61.22%;地上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99.69%,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27.27%.ERM菌株显著提高接种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ERM真菌可能是通过分泌激素或刺激植株分泌激素,几种激素物质的协调配合来促进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TY29,TY35,TY12,TY18,TY14和TY02是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优良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96.
黄莉  温佐吾  谢双喜  韦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44-12346
2007年9月对贵州省林改试点县瓮安县大山村的林改工作进行了初步调研与分析。通过对林改过程及村民的调研与分析,总结了试点工作的经验与问题,以期为贵州乃至南方农村林改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历史上的林权制度变革有利于此次林改的技术实施与村民的心理适应,林改工作得到农民普遍支持,确权发证工作进展顺利,但农民普遍对林改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对分配到户的林权的物权性质缺乏深刻理解。为此,要全面完成林改工作各项任务,达到林改的最终目的,试点区林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7.
为寻找适合猴樟生长的最佳立地条件和混交方式,对贵州省白云区、遵义红花岗区和修文县的猴樟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生态环境对猴樟的生长影响很大.遵义地区的猴樟比白云区和修文县的猴樟生长好,遵义地区的猴樟年平均树高和年平均胸径比白云区的分别高60.4%和56.4%;砂页岩上的猴樟生长明显优于灰质白云岩上的猴樟生...  相似文献   
98.
凋落物对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百里杜鹃”是全国唯一以保护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迷人杜鹃是保护区内重要的保护树种。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控制相结合,阐明凋落物,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和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野外踏查百里杜鹃林迷人杜鹃群落不同厚度凋落物下幼苗更新情况;采用人工模拟用凋落物厚度和播种位置的试验,探讨凋落物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理影响;以迷人杜鹃为主的凋落物水浸提液的乙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溶液浇灌进行迷人杜鹃种子萌发试验,并对三相溶液进行 GC-MS检测,探讨凋落物对迷人杜鹃种子萌发影响的生物化学原因。【结果】自然条件下,过厚的凋落物影响迷人杜鹃幼苗更新,凋落物厚度<4 cm处,幼苗数量最多,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幼苗数量逐渐减少。盆播试验发现,对照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凋落物上方播种的种子萌发速率和幼苗发生率低于下方播种;随着凋落物厚度的增加,下方播种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逐渐降低;3种有机相浸提液浇灌种子,均随着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尤以乙醚相溶液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在浓度为12 mg·mL -1时,发芽率降低82.98%,苗高降幅为68.75%,且胚根停止生长。因此认为,凋落物具有物理阻碍作用和化感作用,其物理原因:一是过厚的凋落物层的机械障碍导致萌发幼苗难于扎根或生长;二是凋落物层加厚,导致种子萌发所需的光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种子萌发。其化学原因是凋落物水浸提液中存在丰富的化感物质抑制了种子萌发和成苗,其中乙醚萃取相含29种,乙酸乙酯相含有16种,正丁醇相含有4种。【结论】在杜鹃林抚育管理中应合理地清理林下凋落物,以促进迷人杜鹃幼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99.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能够实现优良林木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优良性状保留,为林木扩繁、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和机理研究等提供材料。但其仍存在诱导率低、褐化现象严重、愈伤分化困难和再生植株生长较弱等问题。文中从生理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阐述体胚发生机理,包括内源激素含量、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体胚发生相关基因等,并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对未来林木体胚发生深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立高效林木体胚发生体系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竹材中存在较多的营养物质,致使竹材易发生菌腐和霉变等。传统的防腐防霉剂虽能有效延长竹材的使用寿命,但因其含有一些化学成分会对环境和人体等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更加环保、高效、持久、低成本的防腐防霉剂已成为竹材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新型绿色竹材防腐防霉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型竹材防腐防霉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