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22.
寒地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3-1994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对寒地水稻产量损失严重,平均单株产量损失率与平均病斑高率,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病斑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方法]通过平板培养研究分离自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各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颜色、形态、成带现象等差异较大.其中的5个代表性供试菌株在PDA、CMA、O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均能在10~35℃生长,但最适温度有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均能在pH 4~10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6~8;光照对各分离株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各菌株对pH、光的反应不完全一致.[结论]说明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4.
木霉生防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霉菌对大豆幼苗的促生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6株木霉菌剂处理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大豆植株的形态指标及根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试木霉菌株均能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其株高、茎粗、根长、干物质积累均比对照增加。木霉菌株制剂均可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当浓度为5×108个/g时,防效均在70%以上。不同菌株对大豆植株的促生和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结论]木霉菌能促进大豆的生长和降低根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近年水稻穗腐病(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简称RSRD)对黑龙江省水稻产区的产量与质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本研究旨在对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致病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菌株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水稻穗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黑龙江省病害发生区采集病穗样本,分离获得病原菌纯培养,利用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做形态鉴定,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进行分子鉴定,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再采用水解圈法测定3种外分泌酶的产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Alternaria spp.,占总病原数量的83.43%;根据菌落及分生孢子形态把Alternaria spp.分成8种类型,ITS分子鉴定结果可将Alternaria spp.分为3类,分别为细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Ⅰ类菌),占Alternaria spp.总数的48.65%;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Ⅱ类菌),占48.6...  相似文献   
26.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生长的条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温度是25~30℃,30℃菌丝生长最快。在pH为3~12的范围内病菌菌丝均能生长,以pH 5~7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黑暗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光照可促进菌核的形成。不同碳源、氮源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均较明显,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及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9℃和51℃。明确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可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阿米西达对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进行了测定,其中阿米西达的嘧菌酯含量为25%,供试水稻稻瘟病菌93个.实验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3个供试稻瘟病菌菌株EC50值2.18 ~11.3μg·mL-1,抗药性监测的敏感基线值为4.64μg·mL-1.在药剂浓度为...  相似文献   
28.
【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菌株,对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分析其优势菌株及致病特征。【结果】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和镰孢菌属3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10%、83.43%和15.47%,链格孢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海南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毛色二孢属及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62%、89.47%、0.81%、1.62%和6.48%,镰孢菌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四川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23.57%、13.47%、22.86%、16.43%和23.57%,无优势菌种。根据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差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3个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水稻穗腐病...  相似文献   
29.
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MIC的测定及菌株产黑色素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三环唑抑制黑龙江省116个稻瘟病菌菌株黑色素化的MIC值、黑色素合成量及三环唑抑制菌丝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有效中浓度(EC50-H),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产黑色素的能力差异较大,产黑色素能力最强的菌株与产黑色素能力最弱的菌株的黑色素产值相差7.26倍。从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合成来看,绝大多数供试菌株对三环唑表现为较敏感。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以寒地稻田优势害虫水稻负泥虫为研究对象,选取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提取次生物质,检测了其对水稻负泥虫的驱避作用、拒食作用和产卵驱避作用。结果表明,感虫品种‘稻花香2号’的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对水稻负泥虫的驱避性弱于‘绥粳4号’;虫害胁迫植株产生的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成虫的驱避性最强,而健康植株的驱避性最弱。两种水稻品种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幼虫和成虫的拒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抗虫品种的拒食率高于感虫品种。水稻负泥虫成虫在两种水稻品种次生物质作用下,平均卵量与对照相比均减少,但是感虫水稻品种相对比抗虫水稻品种的选择性产卵驱避率低。由此可见,水稻不同品种之间的次生物质的组分和含量不同,导致了昆虫行为反应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抗感水稻品种次生物质的组分、含量及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