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7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苹果是陕西最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而欧洲市场又是陕西苹果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因此,对EurepGAP的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升陕西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水平,适应国外市场的要求,提高陕西苹果出口量,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72.
生产效率是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评价中国绿茶种植的生产效率,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DEA方法,将中国绿茶十个主产省作为决策单元,对中国十省绿茶种植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一方面得出浙江等省绿茶生产为非DEA有效,并分析了各非DEA有效单元原因所在,从规模来看,各决策单元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另一方面根据投影分析测算了各单元投入冗余量;最后为茶农优化茶叶生产决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碳排放约束下中国苹果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构建苹果碳排放测算体系基础上,核算1994—2013年中国21省苹果碳排放量,比较分析不同年份、区域之间苹果碳排放总量与密度,之后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ML指数)分析碳排放约束下中国苹果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结果表明:1)2013年中国苹果碳排放总量为153.20万t,较1994年增加40.22%,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阶段性变化特征;苹果碳排放密度从1994年1.81kg/hm2持续增长到2013年3.00kg/hm2,增速明显。从区域来看,样本期内中国苹果碳排放总量排名前7位的地区均为苹果主产省,但省域差异明显;不同省域的苹果碳排放密度均逐年增长,但排名前3位的地区保持不变,包括天津、北京与新疆。2)1994—2013年碳排放约束下苹果碳排放平均绩效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年平均增长率为2.98%,其中技术效率增长为0.91%,技术进步率增长为2.61%,说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高。从区域来看,黄土高原优势区ML指数、技术进步率指数均高于环渤海湾地区,同时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佳实践者的省份数量也多于环渤海湾优势区。  相似文献   
74.
为了考察农地产权制度模糊不清的情境下,农地流转和契约稳定性对土地质量改善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该文利用OLS模型及762户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与土地质量改善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农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摊薄保护性投资成本,促进农家肥投资;2)与自有地相比,租赁地抑制农家肥投资;3)流转租金越高,越有助于及时收回保护性投资成本,促进农家肥投资;4)农地流转获得村集体批准或备案,促进农家肥投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质量改善收益大小取决于经营规模,而收益可得性取决于地权稳定性。因此,应完善农地确权改革配套措施,强化农地确权政策执行监管;规范农地租赁契约及其条款,积极培育农地租赁市场;充分发挥村集体及其领导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我国苹果产业年度发展状况及其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准确把握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年度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和农业部、商务部、海兲统计数据,总结2017年度我国苹果产销形势及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判2018年度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幵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种子法》和“种子工程”的实施,我国种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当前种子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推动我国种子产业化进程、提高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及粮食购销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从实现我国粮食供求动态平衡的总体目标出发,分析了现行机制中影响粮食供求平衡的诸多因素及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粮食供求机制的思路、实现粮食供求动态平衡的基本模式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8.
以中国加入WTO及对外开放商品种子市场和种子技术市场为基本背景,主要从探索我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种子产业转换与升级、提高种子产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现行种子管理体制对种子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中国已经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种子管理体制进行了多层面的改革,但现行管理体制仍不具备建立现代种子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在市场组织发育方面,现行管理体制导致种子科研组织的科技装备落后,种子经销组织面临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种子加工组织发育滞后;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现行种子管理体制导致推进种子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源泉较为单一、促进种子产业升级的政策导向不合理、种子产业的区域布局不合理;在种子产业运作效率方面,现行管理体制导致种子市场主体的经营效益偏低、良种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和种子质量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79.
绿色壁垒产生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圭回合后,贸易保护主义走向更为隐蔽的方式--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的出现和频繁使用给中国的农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损失,并成为中国农业国际化的障碍。在介绍绿色壁垒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定性理论角度分析了绿色壁垒产生及其存在的基本原因--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并从理论上提出矫正市场失灵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基于灰色理论的陕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1998-2010年陕西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变化规律,建立GM(1,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998-2010年陕西省林业3次产业与林业总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75 9,0.887 3,0.744 9。产值的排序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未来10a,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动以森林旅游和林业服务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高速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完善。形成第三产业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且第一、第二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