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明确密闭和间伐荔枝园害虫的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年度发生动态,为荔枝园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对广州地区的密闭和间伐荔枝园进行害虫调查,对不同荔枝园害虫的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年度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密闭荔枝园共采集到害虫7目35科61种,其中半翅目害虫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间伐荔枝园共采集到6目26科39种,其中鳞翅目害虫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密闭荔枝园鳞翅目害虫的Margalef物种丰度最高,其次是半翅目和鞘翅目;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蜱螨目、双翅目、缨翅目、等翅目;蜱螨目害虫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其次是半翅目和鞘翅目;双翅目害虫的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其次是蜱螨目。而间伐荔枝园鳞翅目害虫的Margalef物种丰度同样最高,其次是半翅目和鞘翅目;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蜱螨目、缨翅目;半翅目害虫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其次是双翅目;蜱螨目害虫的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其次是双翅目。密闭荔枝园与间伐荔枝园害虫群落个体数的年度发生动态呈现"双峰"模式,分别在4月份和8月份达到最大值。而密闭荔枝园害虫群落物种数的年度发生动态呈现单峰模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间伐荔枝园害虫群落物种数的年度发生动态呈现2个高峰期,分别为4—5月份和9月份。【结论】这说明对密闭荔枝园进行合理间伐对降低害虫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深入认识其产卵选择机制,对于该虫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测定荔枝蒂蛀虫对荔枝果实、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荔枝嫩叶和老叶等的产卵选择。【结果】荔枝果实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即使在无法接触果实的情况下,成虫也可在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直接产于果实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将荔枝果实密封包裹或烘制成果干后,则未观察到成虫在上面产卵。可见,荔枝果实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气味中。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的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成虫在200~400目(0.038~0.075 mm)筛网表面产卵较多,在复印纸、80目(0.18 mm)和100目(0.15mm)筛网表面产卵较少,该虫偏好在表面具有细小缝隙的产卵介质上产卵,表面过于光滑或缝隙过大均会减少其落卵量。但当荔枝果实被密封包裹后,即使表面纹理结构适合,成虫也不产卵。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颜色、形状和大小均无显著的选择性。此外,荔枝蒂蛀虫可在装有荔枝嫩叶和老叶的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装有荔枝果实的产卵介质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荔枝叶片和果实一样,均可吸引成虫产卵。【结论】荔枝果实、嫩叶和老叶均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该虫对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荔枝叶片表面光滑,可能是荔枝蒂蛀虫在自然条件下较少选择在叶片上产卵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44.
45.
间伐与密闭荔枝园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了间伐与密闭荔枝园的主要害虫种类,并对各类害虫的为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间伐园主要害虫有7目18科25种,而密闭园则有10目38科62种,均以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间伐园主要害虫种类比密闭园少,而且其荔枝褶粉虱、拟小黄卷叶蛾、黄三角黑卷叶蛾、荔枝叶瘿蚊、荔枝花果瘿蚊、荔枝瘿螨和荔枝叶螨等主要害虫的危害程度均比密闭园轻。此外,在间伐与密闭荔枝园实施同样的防控技术措施,间伐园夏梢期、冬梢期、花期和果期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均明显比密闭园高。 相似文献
46.
荔枝蒂蛀虫狮獗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危害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荔枝、龙眼种植面积的扩大,该虫的危害程度有加重之趋势.在广东的一些荔枝园,成熟期果实受害率高达60%~80%,产量损失30%~40%,且大大降低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影响产品的内销和出口,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些农技人员及果农虽经多次喷药防治,防治效果仍不大理想,对该虫的防治感到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对该虫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防治意见,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47.
柑桔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刺粉虱在我省柑桔上一年发生5-6个世代,以老龄幼虫越冬,每个世代的历期因气温等条件的不同而差异较大。防治方法以药剂为主,用药适期为低龄高峰期,蛹期用药效果较差,成虫发生期用药则防治不彻底。粉虱灵和克虱星对卵,幼虫和成虫都有高效,是目前防治柑桔黑刺粉虱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48.
荔枝蒂蛀虫猖獗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危害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荔枝、龙眼种植面积的扩大,该虫的危害程度有加重之趋势.在广东的一些荔枝园,成熟期果实受害率高达60%~80%,产量损失30%~40%,且大大降低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影响产品的内销和出口,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些农技人员及果农虽经多次喷药防治,防治效果仍不大理想,对该虫的防治感到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对该虫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防治意见,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49.
花生花蓟马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对花蓟马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对毒效较高的3种药剂开展了进一步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类的三唑磷和乐斯本,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等药剂对花蓟马的毒效很低,致死率均在37.6%以下。阿维菌素、啶虫脒和吡虫啉对花蓟马的致死作用明显,致死率分别为98.3%、98.7%和66.8%,它们的LC50分别为0.97mg·L^-1、15.4mg·L^-1和42.4mg·L^-1,以阿维菌素的毒力最高,是吡虫啉的43.71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符合,以阿维菌素的防效最高,达93.3%以上,且持效期较长,施药后12d的防效仍在90%以上,是防治花生花蓟马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