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白灵菇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白灵菇学名白灵侧耳(pleurotus ferulae Lenzi),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侧耳科,侧耳属.  相似文献   
42.
用杏鲍菇9号菌株和11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4号杂交新茵株。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棍棒形,生物学效率达到84.64%。  相似文献   
43.
44.
白灵侧耳菌筒覆土或浸泡再出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表明,出完头潮菇的白灵侧耳菌筒,采用浸泡或覆土措施,能顺利出完二潮菇,提高产量42.19%~83.38%,使白灵侧耳总体生物学效率达到46.70%~94.39%。  相似文献   
45.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县农村种植的传统作物,以自产自用为主,大多当饲料或口粮,很少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为了促进我县甘薯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种植效益,2005年我们引进了3个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并在金钟乡岭根村张福新户1.1亩的田块上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论述了北京地区食用菌生产现状,发展因素分析,近期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白灵侧耳(Plerotus nebrodensis)商品名白灵菇,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在出菇阶段要求比较严格的温湿度条件和其他相适应的气象因子。有条件的单位,可建造智能化的人工控温的工厂化栽培菇房,人为控制各项气象因子,使之适宜白灵侧耳的生长发育,周年生产,周年出菇。但在不能控温的自然温室菇房条件  相似文献   
48.
为探索毛木耳代料栽培的优良基质,笔者于1986年6月至87年6月,进行了棉籽皮不同配方栽培毛木耳试验,获得了良好结果。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材料菌种为我所A_1毛木耳。培养料配方设:①棉籽皮90%,麦麸8%,石膏、白糖各1%。②棉籽皮80%,麦麸18%,石膏、白糖各1%。③棉籽皮70%,麦麸28%,石膏、白糖各1%。④锯末78%,麦麸20%,石膏、白糖各1%(对照)。  相似文献   
49.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棉籽壳80%,麦麸18%,糖1%,石膏1%)为最适杏鲍菇培养料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2.9%,与供试其余配方培养料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0.
白灵侧耳菌袋不同后熟期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灵侧耳菌丝体发满的菌袋,在20~22℃条件下,经30天的后熟期,白灵侧耳生长良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