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甲霜灵抑制棉疫病菌卵孢子的产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甲霜灵抑制棉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卵孢子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含甲霜灵0.04μg/ml的利马豆培养基(LBA)平板上,棉疫病菌的卵孢子产生量仅为对照的50%,0.10μg/ml条件下,病菌完全不能产生卵孢子。在接种的棉苗叶片上,喷施10~20μg/ml的甲霜灵可以明显抑制病菌在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卵孢子产生量比对照下降了13~160倍,喷施40μg/ml的甲霜灵,受侵染子叶不发病。  相似文献   
62.
番茄细菌性青枯病是由青枯细菌(Ralstoniasolanacearumnov.comb)所引起的世界范围发生的重大病害。本研究通过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无致病力青枯菌株ATm044和Asp061对有致病力的青枯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2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移栽浸根是最佳  相似文献   
63.
无致病力青枯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Tm0 4 4和Asp0 6 1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 ;两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 ,移栽浸根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番茄经ATm0 4 4和Asp0 6 1处理后 ,分别较对照推迟 9和 7d发病 ,2 0d后的防效达 56 .7%和 53.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经ATm0 4 4和Asp0 6 1菌悬液浸根处理番茄 ,1 5d后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3.8%和 37.7%。  相似文献   
64.
大豆疫霉菌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豆疫霉菌在不同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大豆疫霉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应用杀菌剂室内生测、盆栽药剂防效对药效作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6;光暗交替有利于该菌营养体的生长,在Rye或C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EC50为0.165 4μg/mL,抑菌效果最好,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和氟吗啉.锰锌的EC50分别为0.261 00、.451 0和0.984 2μg/mL,效果次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在活体条件下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有较长持效期。  相似文献   
65.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致病真菌,早期准确检测黄曲霉并加以控制是减少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黄曲霉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设计1对黄曲霉特异性引物S1/X2,由此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对包括黄曲霉在内的5种曲霉菌及其他17种不同的真菌、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黄曲霉菌株能扩增出334bp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余参试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到280fg。该检测体系能从自然发病的花生或玉米组织中扩增到334bp的特异片段,实现对黄曲霉的快速可靠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