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3个菌株为A1交配型,16个为A2交配型,分别占82.1%和17.9%;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36.0%、48.3%、15.7%,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离体测定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表明,1.0μg/mL甲霜灵对敏感菌株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8.7%,而500μg/mL浓度对高抗菌株的防治效果仅为69.7%,说明致病疫霉对甲霜灵产生高抗药性.  相似文献   
42.
双重PCR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青枯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马铃薯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引物INF1/INF2,并对15种不同真菌、细菌和7种疫霉属和腐霉属卵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可获得324 bp的特异带。将引物INF1/INF2与卵菌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后,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30 fg。运用设计的引物与马铃薯青枯病菌特异引物结合建立了双重PCR体系,能从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总基因组DNA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马铃薯植株中分别或同时扩增到324 bp和281 bp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相似文献   
43.
诱导大豆疫霉菌大量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最佳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疫霉菌中难在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囊的菌种之一。对诱发大豆疫霉菌产生游动孢子囊的10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方法除了MSS溶液法外均能诱发产生游动孢子囊,其中以土壤浸出液法和皮氏液加土壤浸出液法效果最佳,产孢量大,所需的时间最短,游动孢子囊成熟度一致,且能一次性释放出游动孢子,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大豆疫霉菌产生孢子囊难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4.
 以钙黄绿素(calcein)为指示剂,建立了番石榴焦腐病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以番石榴焦腐病菌特异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为目的DNA片段,设计4条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优化LAMP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64℃,反应时间1 h;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15株不同地理来源的番石榴焦腐病菌和10份番石榴焦腐病病果组织LAMP产物均为阳性(绿色),而26株其它病原菌及10份健康番石榴果实组织LAMP产物均为阴性(橘黄色);灵敏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到10 pg。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准确、灵敏的LAMP检测方法适合基层部门及田间检测番石榴焦腐病菌使用。  相似文献   
45.
合欢叶和万寿菊叶适合淡紫拟青霉生长、产孢和萌发.合欢叶和万寿菊叶分别与淡紫拟青霉协同作用防治根结线虫有显著的增效作用,0.01 g.mL-1合欢叶和万寿菊叶的淡紫拟青霉培养物的水提液处理2龄幼虫,48 h内击倒率分别为90.60%和80.45%;用0.01 g.mL-1合欢叶和万寿菊叶水提液分别加淡紫拟青霉孢子混合处理卵囊12 d,卵孵化率分别为2.27%和1.23%;合欢叶和万寿菊叶的淡紫拟青霉培养物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效果分别为88.52%和67.52%.  相似文献   
46.
利福平标记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土壤中的定殖动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生防菌株BS1抗利福平霉素标记法,研究生防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根际土壤中定殖动态情况,结果表明,BS1可以在番茄、茄子根际土壤中定殖,随着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菌量逐渐下降,15 d后茄子苗根际土壤菌量及20 d后番茄苗根际土壤菌量均降至0.对BS1在番茄幼苗根部定殖能力研究表明,处理后6 h在幼苗根部定殖的菌量为15 cfu*g-1,12 h后为860 cfu*g-1,24 h后达最大值(7.8×104 cfu*g-1),以后不再增加,48 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6.5×104 cfu*g-1).  相似文献   
47.
从福州、闽侯、建瓯等地采集的稻谷样品中分离得到63个分离物,经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其中有18个为泛菌属(Pantoea)菌株,通过泛菌属种间鉴别测试,将18个泛菌菌株鉴定到种,做所有泛菌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拮抗筛选,得到拮抗效果好的菌株DAT4(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和FDQ4(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相似文献   
48.
利用细菌16S-23S r DNA内源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L1/L2扩增烟草青枯病菌基因组DNA,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经与近缘种序列多重比对分析后,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s F/Rs R,用于包括烟草青枯病菌在内的15种不同细菌、5种真菌、3种卵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体系与程序条件下,该对引物只能从烟草青枯病菌中扩增出241 bp的特异片段,并通过序列测定验证了其准确性;将引物Rs F/Rs R与细菌通用引物L1/L2进行巢式PCR扩增后,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0.4 fg/μL,较常规PCR提高1 000倍,表明该对引物能有效地用于烟草组织及土壤中青枯病菌的检测。此结果对烟草青枯病的早期诊断、快速检测及病害流行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收集了福建省25种主要蔬菜的99种病害、50种虫害的相关资料 ,采用多媒体技术 ,模拟领域专家推理机制 ,建立了蔬菜病虫害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本文讨论该系统设计的思路、系统结构和功能 ,介绍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0.
为寻找防治大豆疫病的新型生物农药,离体条件下测定申嗪霉素对大豆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对大豆疫霉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的释放和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043 6、230.370 1和0.726 5μg.mL-1,但对孢子囊形成没有抑制作用。说明申嗪霉素在离体条件下对大豆疫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防治大豆疫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