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均显著增加。无毒菌株可诱导产生植株体外和体内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抑菌物质。表明青枯无毒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激活了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及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晚疫病,对1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接种晚疫病菌试验比较及防治药剂室内平皿测定和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坝薯10号与豫张薯5号是较抗晚疫病的品种,而中薯5号、中薯4号、紫花白851、鲁引1号、本9305-3和具夏坡帝为中抗,其余为易感晚疫病的品种。室内平皿测定灭克、安克和霜霉疫净对晚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田间药效试验安克、灭克和霜霉疫净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83%和81%。  相似文献   
13.
BS1 、BS2 菌株能抑制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促进有益微生物种群的发展 ,其培养滤液对包菜菌核病菌等几种病原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具有致畸作用 ,使原生质凝集或外溢 ,但其培养滤液的抑菌作用与BS1 、BS2 培养天数之间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大白菜叶面喷施BS1 、BS2 后 ,植株体内的糖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筛选利用生防菌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白菜软腐病危害重,防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病区健,病株作物根际上分离到126株细菌,通过菌株离体拮抗性能,菌株荧光反应,菌株处理后大白菜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对贫栽和田间小区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等试验,获得了B11,B12,J1B等3个较理想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5.
几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及其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就几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植物线虫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琅歧岛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其病虫害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进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近几年来调查了琅歧蔬菜基地病虫发生的变化趋势 ,并对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近年来琅歧蔬菜基地病虫发生变化趋势近年来 ,由于引种及栽培方式发生变化 ,蔬菜病虫逐年加重 ,成为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 ,琅歧蔬菜基地病虫发生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1.1 病虫种类增多主要病虫危害越来越重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 ,生态条件的改变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蔬菜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 ,同时 ,…  相似文献   
17.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隶属于茸鞭生物界卵菌门疫霉属,由其引起的荔枝霜疫病是目前荔枝生产上一种最重要的病害,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鲜果品质。双组分信号途径在微生物中参与多种生命活动,但是在卵菌中尚未有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荔枝霜疫霉中鉴定到2个杂合型组氨酸激酶(PlHK1、PlHK2)和1个响应调控蛋白(PlRR1)。其在卵菌中是保守存在的,并且与真菌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功能域分析表明,PlHK1和PlHK2的C端额外的融合了1个磷酸转移功能域(Hpt),这与真菌和植物的存在显著差异。转录分析表明3个基因在荔枝霜疫霉侵染阶段上调表达,并且响应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以上结果揭示了双组分信号系统可能在疫霉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2条,对分离自福建省10个不同市(县)的番茄或马铃薯晚疫病标样中的63个致病疫霉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92条RAPD条带,其中8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检测率为92.4%。利用NTSYSpc Version 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供试63个菌株被划分为6个遗传聚类组,RAPD分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寄主均无明显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致病疫霉菌株整体亲缘关系相近,但各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病原菌随病果运输迁移及A2交配型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菌株对氟吗啉、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和霜脲氰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并用叶盘漂浮法加以比较,测定了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菌株和敏感性菌株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和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孢子囊的形成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  相似文献   
20.
甘薯青枯菌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不同致病力的372个甘薯青枯病菌株接种惠红早、惠仙薯、广薯15、湘农黄皮、华北48、湘薯75-55等6个鉴别品种,所得2232个病情指数数据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当D为0.31时可将6个鉴别品种分为抗、中感3类。即惠红早、惠仙薯为S;广薯15、湘农黄皮为M;华北48、湘薯75-55为R。以不同致病力(强、中、弱)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制备成粗毒素,用剪叶、钍刺、喷雾、灌根等4种接种方法测定6个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