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六堡茶的理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六堡茶散茶和砖茶(2006年产)的主要功能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六堡茶散茶和砖茶的主要化学功能成分分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9.81±0.073)和(2.37±0.011)mg/g,未检测出茶氨酸;水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45±1.03)和(47.55±1.19)mg/g;游离蛋白质含量为13.28±0.53)和(11.41±1.71)m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4.24±0.063)和(2.37±0.011)mg/g;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8.30±0.10)和(29.28±0.059)mg/g;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31.09±8.41)和(95.61±0.58)mg/g,儿茶素类单体分别有8和7种检出,并分析了其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35.68±9.22)和(305.22±7.76)mg/g。用L*a*b*表色系分析了六堡茶和普洱茶茶汤的色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六堡茶茶汤在205nm和272nm处近有特征吸收峰。得出结论: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呈现典型的黑茶特征。  相似文献   
22.
不同茶季采制玉绿茶主要呈味物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春(4月)、夏(6月)、秋季(8月)采制玉绿茶,其主要呈味物质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及其茶氩酸和咖啡碱等品质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春茶中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1.47和21.08mg/g;夏茶中总多酚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46.04和124.918mg/g;咖啡碱含量随季节递减,介于31~36mg/g;春、夏和秋茶的酚氨比分别为7.99%,12.21%和8.85%.  相似文献   
23.
经对1820只胚胎移植后33~80d的受体山羊进行B超妊娠诊断,妊娠羊诊断准确率为99.92%(1210/1211),未妊娠羊诊断准确率为99.39%(605/609)。被反复诊断羊只未出现异常现象,所产羔羊健康,发育良好。由此可见,B超用于山羊早期妊娠诊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容易操作等特点,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开展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情况研究,为青藏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保护青藏高原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于米拉山山口阴坡阳坡两侧,海拔4 500~5 100 m的区域,海拔间隔为100 m,各海拔梯度中阳坡、阴坡位置设置大小为20 m×20 m样地1块,在每个样地中采用五点取样法取土壤样品,每个样方中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三个土层进行原状土及铝盒土取样,通过实验对所选取样地内不同深度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阴坡在海拔高度4 600 m、4 900 m,阳坡在海拔4 700 m、5 000 m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两个坡向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2)不同海拔梯度,阴坡和阳坡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47~1.14g/cm3、0.58~1.04g/cm3;59.98%~86.14%、58.45%~84.40%;57...  相似文献   
25.
为获取高质量的大麦幼苗胚芽鞘保卫细胞以进行转录组相关研究,以大麦品种Morex的幼苗胚芽鞘为实验材料,分别对胚芽鞘表皮条撕取方法和保卫细胞分离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刮压"技术,不仅可以获得完整的大麦胚芽鞘表皮条,而且缩短了获取的时间;利用纤维素酶R-10与离析酶R-10制备酶解液,同时在酶解液中加入转录抑制剂,并结合表皮条"穿孔"进行辅助酶解,发现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水浴1.5 h时,可以获取大量具有活性的大麦胚芽鞘保卫细胞。  相似文献   
26.
为发掘小麦盐应答相关基因,利用Genevestigator在线生物信息学程序,分析了25个试验中118个样品的盐胁迫试验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2个盐应答候选基因。以中国春小麦为试验材料,将其三叶一心期幼苗根系置于200mmol·L~(-1)的NaCl溶液中,分别处理0、0.5、1、2、4和8h,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其中1个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近,受盐胁迫诱导明显上调表达,命名为TaSR1。该基因编码区含有948个核苷酸,编码315个氨基酸。TaSR1蛋白含有KRTAP和PHA01732两个保守结构域,富含脯氨酸残基。  相似文献   
27.
茶多糖的分级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叶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DE-52和Sephacryl S-300柱层析纯化,获得三个纯化的茶多糖组分:TPS2-H2O、TPS2-0.25和TPS2-0.40;此三个组分的中性糖含量分别是:41.23%、29.33%和21.39%,糖醛酸含量分别是:19.5%、22.5%和56.4%,蛋白质含量分别是:未检出、0.8%和未检出;GC-MS分析了三个分级组分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六种单糖构成的杂多糖,其摩尔比分别是TPS2-H2O(21.3:13.8:1.8:23.3:6.9:32.9),TPS2-0.25(60.7:13.4:1.6:2.0:1.2:21.1),TPS2-0.40(60.2:10.8:4.4:3.2:5.7:15.7);HPGPC-ELSD法分析了各组分的分布及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28.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的基因表达变化的遗传学分支领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密码、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方面。副突变、亲代基因印记、性别相关性基因剂量补偿效应和转基因沉默等都是典型的表观遗传现象。相关研究有利于揭示生物生长发育、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杂种优势以及人类疾病等许多生命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29.
试验材料采用原料场颗粒级配进行缩尺制备,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同一种试样在饱和与干燥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干燥试样的内摩擦角大于饱和试样的内摩擦角;且试样的φ0(当围压与大气压比值为1时的妒值)也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干燥试样的颗粒破碎率小于饱和试样的颗粒破碎率;表明对于同一种试样,不同的试验条件对颗粒破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以美国小麦品种Overley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对小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苗以及试管苗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2,4-D3mg·L-1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成愈率为84.0%;在添加有KT2~3mg·L-1的MS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可达85%以上;将试管苗转接至添加0.2mg·L-1的NAA和0.5~2.0mg·L-1的6-BA的培养基中,试管苗有一定的分化增殖,但最高分化率仅为33.3%,增殖系数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