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土壤健康在维持粮食生产、动植物和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最具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生物体,包含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它们驱动着碳、氮、磷、硫等元素循环过程,并与植物初级生产力和土壤健康息息相关。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1%,维系了全球约38%以上的人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后备区,由于其土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脆弱性和敏感性导致该地区土壤健康状况相关研究仍缺乏。本文围绕微生物在土壤健康相关生态系统服务如调控作物生长、消减连作障碍、改善水体质量、维持人类健康、缓解气候变化影响和促进碳固存中的贡献,揭示了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归纳了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旱区土壤微生物自身特征并总结其对于水分胁迫的响应,归纳了旱区土壤健康研究进展。最后对土壤微生物组与旱区土壤健康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利用土壤微生物资源维持和改善旱区土壤健康状况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02.
根据酮内酯的构效关系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新型C12吡唑啉酮酮内酯(1).1以吡唑啉酮结构单元替代泰利霉素11,12 - 氨基甲酸内酯环,以克拉霉素衍生物为原料合成 1. 1对红霉素敏感菌和耐药菌的体外活性测试表明: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表皮葡萄菌(ATCC 12228)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03.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组分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利用褐煤粉提取腐植酸进行超滤分级,获得四个不同分子量的腐植酸组分。研究发现,分子量大于50 kDa和小于1 kDa的腐植酸分别占总腐植酸的49.66%、47.07%,中间两个组分占比很小;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功能主要是由1 kDa以下的腐植酸和50 kDa以上的腐植酸所决定的。1 kDa以下的腐植酸总酸性基、羧基和酚羟基官能团含量最高,酚羟基占总酸性基的比例也较高,腐植酸的芳香化程度、缩合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E4/E6值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通过盆栽试验,探索了不同分子量腐植酸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随腐植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各处理均在500 mg/L时达到吸附平衡;土壤镉的解吸量亦随腐植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小分子量腐植酸的酸性官能团丰富,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络合能力更强,可以降低土壤对镉的吸持能力,提高其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大分子腐植酸则主要起吸持和固定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4.
种子可被称为粮食生产的“芯片”,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江苏省常熟市近年来稻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并在总结稻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在优化补贴品种、严格品种质量监管、完善救灾备荒储备制度、配套良种良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常熟市稻麦良种补贴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良种保供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5.
为探究发病梨园土壤中是否存在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以及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2020—2021年,在新疆库尔勒市梨园采集土壤,利用划线分离法,采用Zeller选择性培养基从中分离病原细菌,并结合形态鉴定、PCR检测和致病性测试结果确认梨火疫病菌E.amylovora,并对自然土壤中的E.amylovora持续分离。结果表明,发病梨园土壤中存在梨火疫病菌。梨火疫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可长达550 d,且分离菌株仍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该试验对库尔勒市梨园土壤中E.amylovora的是否存在和存活时间进行研究,其结果对土壤作为E.amylovora传播源的风险性评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梨火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6.
为系统研究梨园气溶胶中梨火疫病菌的含量, 本研究于2019年-2021年在新疆库尔勒市人和农场梨园, 利用病原菌孢子捕捉器在每年春季(4月下旬)、夏季(6月中旬)、秋季(9月中旬)收集梨园气溶胶, 检测梨火疫病菌。结果显示, 健康梨园气溶胶中未检测到梨火疫病菌, 不同发病程度的梨园气溶胶中均能检测到梨火疫病菌, 携菌量均值在102 cfu/(24cm2·h)以上, 其中, 气溶胶中梨火疫病菌含量最高值为2.81×104 cfu/(24cm2·h), 最低值为8.50×102 cfu/(24cm2·h); 重度、中度、轻度发病果园收集的气溶胶中含梨火疫病菌总菌落数均值分别为8.74×103、4.55×103、2.36×103 cfu/(24cm2·h)。此外, 在同一高度收集的气溶胶中, 梨火疫病菌菌落数随收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季节气溶胶携菌量检测结果表明, 秋季发病梨园中气溶胶携菌量明显高于夏季和春季, 与梨园梨火疫病发病规律相符。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气溶胶中分离的梨火疫病菌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30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